地名:王庄寨镇 | 隶属:民权县 |
区划代码:411421105 | 代码前6位:4114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3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9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王南村 | ~201 | 镇中心区 | 王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郝庄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郝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王北村 | ~203 | 镇中心区 | 王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王子树村 | ~204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有一王姓居此,后一亲王之子出游经此歇息,将马栓在村东树上,里人习称王子树。…[详细] |
王东村 | ~205 | 镇中心区 | 王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赵庄村 | ~206 | 村庄 | 赵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冉楼村 | ~207 | 村庄 | 清咸丰六年(1856)黄河北徒后,此处为黄河滩地,冉姓自吴屯迁此,倚岗而盖楼一座,故名。…[详细] |
尤庄村 | ~208 | 村庄 | 清咸丰五年(1855),尤姓从山东曹县尤集迁此定居,故名。…[详细] |
尚楼村 | ~209 | 村庄 | 尚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吴屯村 | ~210 | 村庄 | 《吴氏族谱》载:清乾隆年间,吴氏从宁陵县吴大桥迁此。清咸丰年间筑寨,更名吴屯寨。清中叶,吴屯寨西门外有龙王庙,农历二月初二有庙会,逢会便连续唱戏五天,…[详细] |
刘庄村 | ~211 | 村庄 | 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东村 | ~212 | 村庄 | 李东村:即李庄寨东村,位于王庄寨镇以西4公里处。…[详细] |
韩大寺村 | ~213 | 村庄 |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韩氏从山东省巨野县龙固集迁此,名韩庄。清光绪十五年(1889),在村东建一大寺院,取村名韩大寺。…[详细] |
李西村 | ~214 | 村庄 | 据《李氏族谱》载:清嘉庆年间,李姓自旧考城北关迁此,称李庄。…[详细] |
袁庄村 | ~215 | 村庄 | 袁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合楼村 | ~216 | 村庄 | 明弘治年间冯氏由今王桥乡冯楼村迁此,建三座土楼,名三所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黄河泛滥,庄周围冲刷成三条河,改名三河楼,误写为三合楼。…[详细] |
杨庄村 | ~217 | 村庄 | 杨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庄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清乾隆年间,唐、王二姓自山东曹州迁此,取村名唐王庄。…[详细] |
马庄村 | ~219 | 村庄 | 马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乔集村 | ~220 | 村庄 | 明洪武十年(1377),乔姓从宁陵县石桥村前堤迁往山东邵庄王集西北乔庄,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迁此,清咸丰年间防乱打寨,形成市集,故名。…[详细] |
前张村 | ~221 | 村庄 | 此处原为多岗地带。村由4张家岗、王家岗、吴家岗、秦家岗合并而成。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张氏从山东青固集迁此,村名张家岗。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详细] |
后张村 | ~222 | 村庄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张姓自前张贡庄迁此,取名后张贡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洪武初年(1368),王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王庄。清咸丰三年(1853),为防乱筑寨改名王庄寨。
基本介绍:
民权县辖乡。1969年建王庄寨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4.5平方公里,人口3.4万。通公路。辖前张贡、后张贡、尚楼、吴屯、冉楼、大杨庄、王庄寨东、王庄寨北、王庄寨南、袁庄、赵庄、乔集、韩大寺、三合楼、马庄、王子树、李庄寨、郝庄、尤庄、刘庄、王庄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业、建材等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
历史沿革:
清属睢州。
1912年改属睢县。
1928年划归民权县,属孙六(四)区。
1955年设王庄寨乡。
1958年属孙六人民公社。
1961年属孙六区,设王庄寨小公社。
1963年改属林七区,分设王庄寨、郝庄、吴屯、三合楼、袁庄等五个小公社。
1965年属孙六人民公社。
1969年自孙六人民公社分出,设王庄寨人民公社。
1983年置王庄寨乡。
2009年撤乡设王庄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