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谷旦镇 | 隶属:孟州市 |
区划代码:410883103 | 代码前6位:41088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H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辖区面积:约4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9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谷旦村 | ~201 | 镇中心区 | 五代后周郭威取得政权后,改谷旦为郭旦。清乾隆年间,一知县任孟过此,问及地名,叹曰:“若‘谷旦’如此祥名何不用乎”!于是复称谷旦。…[详细] |
曲村村 | ~202 | 村庄 | 传周时曲王葬此。依冢建村,故名曲村。1949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第三区曲洪乡。1955年属禹寺乡曲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谷旦中心乡曲洪…[详细] |
洪道村 | ~203 | 村庄 | 元末,朱元璋率义军曾在小憩。登基后,建元洪武,故名洪道。…[详细] |
赵改村 | ~204 | 村庄 | 明末,赵改由虢村赵迁此建村,故名。1949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第三区曲洪乡。1955年为赵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禹寺乡。1957年属谷旦中心乡曲…[详细] |
前进村 | ~205 | 村庄 | 明嘉靖间,奸相严嵩,贪污贡品,皇帝降旨搜查。百姓惧官兵骚扰,听说取名不吉利即可免灾,故名难进村。后一分为二,该居民点位置靠南,称前进村。…[详细] |
后进村 | ~206 | 村庄 | 明嘉靖间,百姓惧官兵骚扰,听说取名不吉利即可免灾,故名难进村。后一分为二,该居民点位置靠北,称后进村。…[详细] |
米庄村 | ~207 | 村庄 | 明初,米姓由山西洪洞迁此,故名。1949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第三区谷旦乡。1955年为米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谷旦乡。1957年为谷旦高级农业生…[详细] |
党宋马村 | ~208 | 村庄 | 党庄:明初,党洪苗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迁此,故名。宋桑楼:传后晋丞相桑维翰曾在此地修建一座楼宇,取名桑家楼,简称桑楼。马庄:明初,马守才由山西洪洞迁此,…[详细] |
董村村 | ~209 | 村庄 | 明前,董氏所居,故名董村。1949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第三区桑楼乡。1955年属谷旦乡董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谷旦中心乡谷旦高级农业生…[详细] |
张刘李村 | ~210 | 村庄 | 传后晋丞相桑维翰修一楼房,取名桑家楼,明初,李、刘、张氏由山西洪洞迁桑家楼北建村,故名。…[详细] |
杨村村 | ~211 | 村庄 | 明初,杨氏从山西洪洞迁郭威墓东南建村,故名。…[详细] |
古城村 | ~212 | 村庄 | 传北魏孝文帝太子恂被贬于此,于城西建村,取名古城。…[详细] |
赵村村 | ~213 | 村庄 | 明初,赵氏由山西洪洞迁民于郭威墓东北建村,故名。…[详细] |
薛村村 | ~214 | 村庄 | 明初,薛氏由山西洪洞迁民于郭威墓东建村,故名。…[详细] |
吴村村 | ~215 | 村庄 | 后晋丞相桑维翰修一楼房,取名桑家楼,简称桑楼。明初,吴氏由山西洪洞迁楼西建村,故名。…[详细] |
堰底村 | ~216 | 村庄 | 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民于土堰之下,故名堰底。…[详细] |
卢村村 | ~217 | 村庄 | 传后晋丞相桑维翰曾在此地修建一座楼宇,取名桑家楼,简称桑楼。明初,卢氏由山西洪洞迁桑家楼东南建村,故名。…[详细] |
张村村 | ~218 | 村庄 | 明初,张禹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1949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第三区前进乡。1955年为虢村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张村乡。1957年为张村高级…[详细] |
南那村 | ~219 | 村庄 | 明初,冯、王二姓由山西洪洞迁那那沟南建村,故名。…[详细] |
北那村 | ~220 | 村庄 | 明初,郑、赵二姓由山西洪洞迁那那沟北建村,故名。…[详细] |
程庄村 | ~221 | 村庄 | 明初,程满被刘氏雇用看管柿园,故名。1949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第三区西那乡。1955年属张村乡程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禹寺中心乡张村…[详细] |
柿园村 | ~222 | 村庄 | 明洪武初年,刘聚、刘薄父子由山西潞城迁此,植柿开园,取名柿园。…[详细] |
新屯村 | ~223 | 村庄 | 传东汉末年,白骑将军张晟在此屯粮,取名屯村。因修白墙水库迁建新村,故名。…[详细] |
王大义村 | ~224 | 村庄 | 明初,张尧由山西洪洞迁居沟内建窑烧盆,后围窑建村,村名大义。虢村杨王氏迁窑南建村,故名。…[详细] |
禹寺村 | ~225 | 村庄 | 传后人为感谢大禹治河之恩,在此地修寺院供奉之,故名。…[详细] |
康大义村 | ~226 | 村庄 | 明初,张尧由山西洪洞迁此,居沟内建窑烧盆,后围窑所建村庄,皆称大义。康姓所建村位于窑东,称康大义。…[详细] |
西大义村 | ~227 | 村庄 | 明初,张尧由山西洪洞迁居沟内建窑烧盆,后围窑建村皆称大义。因其村位于窑西,故名西大义。…[详细] |
张营村 | ~228 | 村庄 | 东汉末年,白骑将军张晟在此扎营,故名张营。…[详细] |
张连村 | ~229 | 村庄 | 传东汉末年,白骑将军张晟在此扎营,士兵帐篷接连成行,称帐连。因谐韵,故名张连。…[详细] |
地名由来:
《唐书·地理志》云:“武德三年(620)析河阳,置谷旦县,四年省”。传五代后周郭威夺取政权前,每早于此操练。取政权后,改谷旦为郭旦,以纪其武功。清乾隆年间,一知县任孟过此,问及地名,叹曰:“若‘谷旦’如此祥名何不用乎!”遂更今名。
基本介绍:
谷旦镇位地城北7.5公里处,东与城伯镇为邻,南与会昌办事处接壤,西与赵和乡毗邻,北与沁阳市崇义镇相接,总面积49.5平方公里。辖谷旦、曲村、洪道、赵改、米庄、长店、后逯、中逯、太子、王庙、堰底、吴村、卢村、马庄、李村、董村、前进、后进、张村、杨村、赵村、薛村、西大义、王大义、康大义、古城、柿园、程庄、南那、北那、禹寺、张营、张连、新屯等34个行政村221个村民小组,3.6万余人。
谷旦镇地处太行山南丘岭向黄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区,耕地47700亩,有三库(白墙水库、孙村水库、寨沟水库)一池(北那水池)两条河(新老漭河),1000余口机井组成的机井群和地埋管节水工程,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
文化旅游:
禹寺遗址位于孟州市谷旦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新石器时代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谷旦公社。
1983年更名谷旦乡。
1991年改为谷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