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柏梁镇 | 隶属:鄢陵县 |
区划代码:411024102 | 代码前6位:4110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K |
长途区号:0374 | 邮政编码:461000 |
辖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漆井社区 | ~001 | 镇乡结合区 | 漆井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王岗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王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岗底张社区 | ~003 | 镇乡结合区 | 岗底张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官寨社区 | ~004 | 镇乡结合区 | 官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辘轳湾社区 | ~005 | 镇乡结合区 | 辘轳湾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柏梁村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柏梁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姚家社区 | ~007 | 村庄 | 姚家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马庄社区 | ~008 | 镇乡结合区 | 马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小王庄社区 | ~009 | 镇乡结合区 | 小王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曹寺社区 | ~010 | 村庄 | 曹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袁拐社区 | ~011 | 镇乡结合区 | 袁拐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文范社区 | ~012 | 村庄 | 文范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孔村社区 | ~013 | 镇乡结合区 | 孔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南张坊社区 | ~014 | 村庄 | 南张坊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坊社区 | ~015 | 村庄 | 张坊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胡集社区 | ~016 | 村庄 | 胡集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湾子杨社区 | ~017 | 村庄 | 湾子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林家社区 | ~018 | 村庄 | 林家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龙店南社区 | ~019 | 村庄 | 黄龙店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党岗东社区 | ~020 | 村庄 | 党岗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党岗西社区 | ~021 | 村庄 | 党岗西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圪垱头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圪垱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孟家村 | ~204 | 村庄 | 孟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路王村 | ~205 | 村庄 | 大路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甘罗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甘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陈家村 | ~218 | 村庄 | 陈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温寨村 | ~222 | 村庄 | 温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龙店北村 | ~224 | 村庄 | 黄龙店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安庄村 | ~225 | 村庄 | 安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滕岗村 | ~226 | 村庄 | 滕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席黄村 | ~227 | 村庄 | 席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古时村南运河上有桥,原名北桥头,后因该桥用纯柏木建成,改名柏梁桥。村以桥名,简称柏梁。
基本介绍:
中国花卉名镇----柏梁镇,地处中原腹地,东邻鄢陵县城,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311国道、禹邯铁路横穿东西,北离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为梅乡大地一颗璀璨明珠。全镇辖34个行政村,6.8万亩耕地,5.3万口人,总面积69平方公里。1995年被省建设厅命为“中州名镇”。
柏梁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战国时“十二为相”的少年上卿甘罗墓旁的千年古柏郁郁葱葱,状如伞盖,叶繁枝茂,蔚为壮观。上古高士陈实,高风亮节,誉满古今,故里漆井,仍保存完好,是游人怀古探险的胜境。-高级将领陈德馨藏书楼以其建筑风格古朴庄严、藏书汇聚百川,倍受世人
荣誉排行: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柏梁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0年5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柏梁镇为第四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陈德馨烈士墓位于鄢陵县柏梁镇西老庄村。年代为1938年。陈德馨烈士墓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陈德馨烈士墓,位于老庄村南,县城南环路附近,2015年9月在原墓址重新修建。
温寨墓群位于鄢陵县柏梁镇温寨村,年代为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漆井村陈文范先生祠遗址位于鄢陵县柏梁镇漆井村,年代为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罗古柏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甘罗村甘罗庙前,树围4.5米,高约7米,世传为汉柏,文献记载已有700年的历史。现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状如伞盖,苍劲壮观,为鄢陵县名胜古迹之一。被列为县
陈德馨藏书楼坐落在鄢陵县柏梁镇花都纺织公司院内,砖木结构,飞檐挑角。藏书楼内置木质地板,有木质楼梯通往地下室,地下室与一条300多米长的地道相连。陈氏在老庄村北地办有农场。后来陈德俭在哥哥陈
历史沿革:
明属美化乡,为当时西营新、甘罗北保及南西保、西营北保之大部。
清属美化乡,为当时西营北、甘罗北、西南保之大部。
1912年属明义区(即西区)。
1930年称第三区。
1936年属第二区,有柏梁桥、胡集、黄龙3联保。
1941年称甘罗乡。
1951年称柏梁镇(即第七区)。
1955年更名为柏梁区。
1958年建柏梁公社。
1961年更名柏梁区。
1965年重建柏梁公社。
1983年改为柏梁乡。
1992年撤乡设镇,属鄢陵县
生态之美——鄢陵蜡梅“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是清代诗人王士祯赞美鄢陵蜡梅的诗句,明清之际诗人韩程愈也曾在《叙花》一文中写道:“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古时,鄢陵蜡梅因名贵而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