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新乡市 > 封丘县 > 应举镇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应举镇

[移动版]
地名:应举镇隶属封丘县
区划代码:410727103代码前6位:4107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G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辖区面积:约96.4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1万人
人口密度:约52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应举村~201镇中心区
因唐代前期,在高凸上建一寺庙,命名“应举寺”,赵、陈二姓定居在寺东北角。形成村落,故名名“应举”。…[详细]
西大村~202镇乡结合区
此村原叫白村集,因此村在东大村之西,故名西大村。…[详细]
东大村~203镇乡结合区
元代时此地有戴家坟,人们纷纷来到坟地高处做买卖,后来形成村庄集市,取名戴家集,后演变为大村,1949年其西原白村集改名“西大村”,故改名为“东大村”。…[详细]
西马房村~204镇乡结合区
明初有黄家骑兵路过此地,夜住,借房喂马,为了纪念此事,取名“马房”。…[详细]
孙马台村~205镇乡结合区
明初从山西迁来孙姓,刘姓一大户喂养有骡马。因低洼潮湿,刘家就筑了高台养马,故名马台,又因孙姓为多,故名孙马台。…[详细]
石楼村~206镇乡结合区
明初,山西洪洞县石楼村石玉举迁此建村,故名石楼。…[详细]
南范村~207村庄
最早迁入此地为范氏,兄弟分开后一南一北建村,在南,得名南范。…[详细]
高吕寨村~208村庄
因其高吕二姓首先在此建村筑寨,取名高吕寨。…[详细]
前小占村~209村庄
据宋氏墓碑记载,东汉光武年间宋姓在此定居落户,取名宋小寨,清雍正改为前小寨。…[详细]
吕井村~209村庄
吕井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宋小寨村~210村庄
元代何姓首先在此居住,叫“何家小寨”,1933年改称“何小寨”,1949年改为后小寨,因宋姓人多,1958年又改为“宋小寨”。…[详细]
闫小寨村~211村庄
明初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杨家寨。因1933年更名为杨小寨,后因闫姓人多,1949年更名为闫小寨。…[详细]
毛占村~212村庄
毛姓首先在此定居落户建村,取村名毛家寨,后演变为毛寨。…[详细]
付里庄村~213村庄
以其历史记载而命名。《阳武县志》清乾隆9年记载,当时村名叫付里家庄。据清嘉庆11年重修三聖庙碑文记载,当时村名已改为付里庄。…[详细]
丁寨村~214村庄
明末丁姓在此建村,名丁家寨,后简称丁寨。…[详细]
崔寨村~215村庄
崔寨原叫后赵古(今邵寨原叫前赵古),据碑记载约500年前改为崔家寨,后演变为崔寨。…[详细]
石碑村~216村庄
原叫大赵古,唐末村南修一座宏伟的崇福寺。寺内有10座大石碑,后有9座失踪,剩下一座,就改村名为石碑村。…[详细]
杨村村~217镇乡结合区
清乾隆60年,杨姓定居在此,南边有一个“前杨村”,故叫后杨村,后来前杨村的人逐渐迁居到后杨村,前杨村自行消失,后杨村改称杨村。…[详细]
范占村~218镇乡结合区
明代建村,因范姓首先在此定居建村,故叫范家集,后演变为范寨。…[详细]
李郭庄村~219村庄
李氏于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落户,因附近有个郭庄,故名李郭庄。…[详细]
张郭庄村~220村庄
明代洪武年老鸦张村张姓迁此建村,后又有郭姓人士迁入,因北200米有一郭庄,故名。…[详细]
闫郭庄村~221村庄
明初,闫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来建村,得名闫郭庄。…[详细]
龙化村~222村庄
建于唐代,因村内有寺院“龙化寺”,以寺院名称取村名“龙化”。又村西有一条象龙一样弯弯曲曲的小河,就起村名为龙化。…[详细]
柳元村~223村庄
明初从山西迁来丁、柳二姓建村。当时种柳树较多,故取名柳园。…[详细]
西范庄村~224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县范姓迁来,在此落户建村,取名范庄。…[详细]
西獐鹿市村~225村庄
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建村,以姓氏命村名为李家新庄,后被洪水淹没。又建新村于獐鹿市村西,故名西獐鹿市村。…[详细]
西辛庄村~226村庄
建于唐代,因许姓在此落户,故名许新庄。元代修寨,改为有寨新庄。新中国后改为新庄,为与其它新庄相区别,就叫西新庄,后演变为西辛庄。…[详细]
阳五里村~227村庄
建于唐代。原村东头叫朱楼,村中间叫李家庄,村西头叫王鹅村,因李家庄人兴旺、势大、人多,把东西两村连在一起,统称李家庄。后来归划阳武县。清代李家一文人改…[详细]
西斗门村~228村庄
原名屯固,以屯堵河道牢固而得名。到明末,此为通往京城大道,因村民劫了皇纲,皇上下令围剿,为避祸端,参照东边陡门村,更屯固村名为西陡门。…[详细]
东斗门村~229村庄
明末崇祯年间,地处通京要道,由于淤沙聚积,形成了两个高陡峭壁沿头,形状像门,故命名“陡门”,村西原屯固村。屯固村因改为西陡门,所以就叫东陡门,后演变为…[详细]
风坡村~230村庄
此地是一大沙丘,一日一只大金鸟从远处飞来,落在此地。人称凤凰落宝之地,起名凤凰坡、落凤坡,后简称为凤坡。…[详细]
雅铺村~231村庄
原名鸭铺。元代时,此处有一片沼泽,常年积水,回民在此以养鸭为生,设有鸭铺店,故名鸭铺,后演变为雅铺。…[详细]
邵家寨村~232村庄
清光绪二年,邵姓在此建村,取名邵家寨,后演变为邵寨。…[详细]
后蒋寨村~233村庄
建于明代,蒋姓迁来,定居建村,分南北两片居住,以方位得名后蒋寨。…[详细]
前蒋寨村~234村庄
建于明代,因蒋姓迁来分两处定居,在南,故取名前蒋寨。…[详细]
邢南村~235村庄
明代洪武年间邢氏迁入此地,一南一北建2个邢庄,此村为邢南。…[详细]
南关屯村~236村庄
古时,由政府派人在此开荒屯田,后来定居建村,因村西北十公里有一官屯,此村在南,得名南官屯。…[详细]
北黄庄村~237村庄
明初,黄姓在此建村,取名黄庄,因南边也有一黄庄,为便于分辨,在北,故改名为北黄庄。…[详细]
小李庄村~238村庄
吴帝庙碑文记载,唐代时叫李家村。后因村西有大李村,改称小李村。…[详细]
北葛寨村~239村庄
明代初年,葛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分南北两处建村,都叫葛寨,居北,故名北葛寨。…[详细]
大李村~240村庄
唐代叫白村集,后来李姓增多,改村名为李村。因村东有一李村较小,较大,所有叫大李村。…[详细]
陈庄村~241村庄
明初,陈姓一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落户,故名。…[详细]
郭辛庄村~242村庄
因村人爱玩舞狮,教师郭兆松在狮子金旗上写上郭,由此开始,叫郭辛庄。…[详细]
沙里村~243村庄
系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因这里有很多沙丘,故取村名沙里。…[详细]
朱庄村~244村庄
明代碑文记载,因朱姓居多,故名。1949年属封丘县第二区。1974年为朱庄大队,属獐鹿市人民公社。1983年为朱庄村民委员会,属獐鹿市乡。2005年属…[详细]
东獐鹿市村~245村庄
因买卖獐鹿成了市场,故名为獐鹿市,后部分居民迁移村东,得名东獐鹿市。…[详细]
铁坡村~246村庄
清初黄河泛滥,形成沙坡,因落过天鹅,故取村名“天鹅坡”,后演变为铁坡。…[详细]
齐岗村~247村庄
清初齐姓从齐寨迁来此建村,故名齐岗。1949年属封丘县第二区。1974年为齐岗大队,属獐鹿市公社。1983年为齐岗村民委员会,属獐鹿市乡。2005年属…[详细]
东王庄村~248村庄
清初,王姓由杨楼迁来定居,形成村落,因姓取村名为王庄。因村西有一王庄,故名东王庄,别名小王庄。…[详细]
大王庄村~249村庄
明初王姓从山西洪洞县移此建村,取名王庄。清初因东新建一王村,村子较小,故改叫大王庄。…[详细]
后仝庄村~250村庄
明代万历年间,仝氏从南2公里的仝蔡寨迁出,在此处定居建村,分居南北两片,以方位得名后仝庄。…[详细]
黄庄村~251村庄
明初,黄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故名。…[详细]
前仝庄村~252村庄
明代万历年间,仝氏从南2公里的仝蔡寨迁出分南北两处建村,因居南,故名前仝庄。…[详细]
邵庄村~253村庄
明初,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邵庄。…[详细]
许庄村~254村庄
明代初年,许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许庄。…[详细]
邢北村~255村庄
明代洪武年间邢氏迁入此地,一南一北建2个邢庄,此村在北部为邢北村。…[详细]

地名由来:

距离开封较近,历史上为学子进京赶考时住宿、聚会之地,故名应举。

基本介绍:

应举镇位于封丘县县城西12公里处,西与延津县相邻、原阳县交界接壤。全镇区域面积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万亩,全镇人口5.1万,下辖47个行政村,其中有一个回民村。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2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劳动力大镇。

经济发展繁荣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94万元,同比增长10.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5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8万元,同比增长36.5%;第一产业生产总值5.9亿元,增速5.8%;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8亿元,

+查看详细应举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应举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3年7月,应举镇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

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位于封丘县应举镇。嘉联生态园,是一家融合中原乡村农业的现代生态园。这个生态园,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和功能定位,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

历史沿革:

1949年为封丘县第二区。

1958年成立应举公社。

1963年分为应举、陈固2公社。

1983年改设应举乡。

2001年改置应举镇。

2005年撤销獐鹿市乡,并入应举镇。


以下地名与应举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