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码头镇 | 隶属:范县 |
区划代码:410926103 | 代码前6位:4109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J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84万人 |
人口密度:7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高码头村 | ~201 | 镇中心区 | 传明代年间高姓族人由颜村铺卓楼迁此地定居。因村东有渡口,此地是个码头,而取名高码头。…[详细] |
袁庄村 | ~202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袁姓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袁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大袁庄。…[详细] |
前范庄村 | ~203 | 村庄 | 范姓族人于明代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位于中范庄前,而取名前范庄。…[详细] |
王堂村 | ~204 | 村庄 | 传明崇祯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村里有个寺院叫观音堂,而取名王堂。…[详细] |
周堂村 | ~205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周姓定居较早,村东有座观音堂庙,而取名周堂。…[详细] |
范段楼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明末,段姓迁于此村后,取名段楼,后范姓由古城迁于此村前,以范段二姓命名此村为范段楼村。…[详细] |
陈堂村 | ~207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村里有座陈堂古庙,而取名陈堂。…[详细] |
薛堂村 | ~208 | 村庄 | 薛氏家谱记载,薛氏于清康熙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薛氏最早,而取名薛堂村。…[详细] |
孔河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元初,于江苏苏州吴县吴庄迁此地定居。因村前有一条河,孔姓人较多,而命名为孔河。…[详细] |
大丁庄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后汉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丁姓较多,村庄较大,而取名大丁庄。…[详细] |
三教堂村 | ~211 | 村庄 | 于洪武元年(1368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村里有供奉老君、佛爷、圣人三个教,而取名三教堂。…[详细] |
寇庄村 | ~212 | 村庄 | 清初,从山东阳谷县南寇庄迁此地定居,因怀念故土,村名仍为寇庄。…[详细] |
乔洼村 | ~213 | 村庄 | 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地势较洼,乔姓人多,而命名为乔洼。…[详细] |
大王庄村 | ~214 | 村庄 | 传王氏宋末从江南吴敏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村大,而取名大王庄。…[详细] |
大孙楼村 | ~215 | 村庄 | 传明初,孙、牛两姓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原名西牛胡同,后牛姓迁出,改名大孙楼。…[详细] |
阳谷段村 | ~216 | 村庄 | 段姓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山东省阳谷县安乐镇,后又迁居此地,故名阳谷段。…[详细] |
高孟庄村 | ~217 | 村庄 | 孟姓族人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孟庄。后因高姓相继而来,以高孟两姓而取名高孟庄。…[详细] |
中范庄村 | ~218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范氏从山西洪洞县小寺子村迁来。因位于前范庄和老范庄之间,而取名中范庄。…[详细] |
张吴庄村 | ~219 | 村庄 | 明末张姓、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取名张吴庄。…[详细] |
候庄村 | ~220 | 村庄 | 明末侯姓从山东寿张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侯家庄。…[详细] |
老范庄村 | ~221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范姓从山西洪洞县范家寺村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范庄,后称老范庄。…[详细] |
南张庄村 | ~222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取名张庄。后按方位改名南张庄。…[详细] |
范张楼村 | ~223 | 村庄 | 范姓族人于明代中期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又因村里有张姓老户和一座楼,而取名范张楼。…[详细] |
陈高庄村 | ~224 | 村庄 | 陈、高两姓于洪武元年(1368)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高庄。…[详细] |
赵楼村 | ~225 | 村庄 |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赵姓人口多,当时村里有座古楼,命名为赵楼。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名为东赵楼。…[详细] |
北丁庄村 | ~226 | 村庄 | 丁氏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位于丁庄北部,而取名北丁庄。…[详细] |
北张庄村 | ~227 | 村庄 | 张姓族人于明初(1368-1398)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取名张庄。后因重名改名北张庄。…[详细] |
七里河村 | ~228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距离当时范县城七里,村西有条河,而取名七里河。…[详细] |
宋楼村 | ~229 | 村庄 | 清代嘉庆年间,从今莘县古城贾庄迁此地定居,因宋姓较多且村里当时有座楼,而取名宋楼。…[详细] |
陈丁庄村 | ~230 | 村庄 | 陈、丁两姓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丁庄。…[详细] |
杨楼村 | ~231 | 村庄 | 杨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祖辈有步步登高的理想,故名杨楼。…[详细] |
东孙庄村 | ~232 | 村庄 | 传孙姓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村西有个西孙庄,按方位取名东孙庄。…[详细] |
江庄村 | ~233 | 村庄 | 传江氏清末从本县江庄村迁此定居,仍用原村名江庄。…[详细] |
牛楼村 | ~234 | 村庄 | 牛姓族人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村民希望家家户户住上楼房,而取名牛楼。…[详细] |
范农官村 | ~235 | 村庄 | 传、清康熙年间,范姓从今山东省莘县古城迁此地定居,因当时的范姓九世祖是管农业的官员,而取名范农官。…[详细] |
曹庄村 | ~236 | 村庄 | 清康熙年间,曹姓从山东省冠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为曹庄。…[详细] |
孙瓦屋村 | ~237 | 村庄 | 明初孙姓由山东古城南三里庄迁来,因孙姓人较多,居于东西两庄,此为西,故名西孙庄。明末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因赵姓人占多数,早年村中有座瓦屋,取名为赵家…[详细] |
丁河涯村 | ~238 | 村庄 | 传丁姓族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原来靠近河涯,丁姓人口多,而取名丁河涯。…[详细] |
丁大寺村 | ~239 | 村庄 | 丁姓族人于洪武二年(1369)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该地有个大寺院,以姓氏及寺,取名丁大寺。…[详细] |
后石楼村 | ~240 | 村庄 | 明洪武二年(1369)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村前有石牌楼一座,而命名为石楼。后因方位改名为后石楼。2018年更名为大石楼。…[详细] |
前石楼村 | ~241 | 村庄 | 1963年由本县石楼村迁来,因位于石楼村南边,以方位命名前石楼。…[详细] |
后高湾村 | ~242 | 村庄 | 明末从山东寿张县辛家桥迁此地定居,因位于前高湾后,而命名为后高湾。…[详细] |
前高湾村 | ~243 | 村庄 | 传明洪武年间,高姓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原来处于河转弯处,因地理位置和姓氏,命名为前高湾。…[详细] |
黄范庄村 | ~244 | 村庄 | 清末从颜村铺迁此地定居,因由黄范两姓建村,取名为黄范庄。…[详细] |
仲庄村 | ~245 | 村庄 | 明洪武六年(1373)仲姓从仲堌堆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仲庄。…[详细] |
葛口村 | ~246 | 村庄 | 传葛姓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在黄河渡口建村,故名葛口。…[详细] |
分化台村 | ~247 | 村庄 |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齐国与鲁国分界处的齐鲁分化台旁。故取名为齐鲁分化台,后简称分化台。…[详细] |
三合村 | ~248 | 村庄 | 由东葛口、宋庄、马庄三个自然村组成,故名三合村。…[详细] |
宋名口村 | ~249 | 村庄 | 于明洪武四年(1371)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当时有个姓宋的老人在村西头河上撑船摆渡,讲义气不要钱,很有名望,故取名为宋名口。…[详细] |
牛口村 | ~250 | 村庄 | 碑文记载,朱姓于明末从本县大孙楼迁来,因居小河河口旁,而取名牛口。…[详细] |
冀庄村 | ~251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原为范邑村,后因冀姓人多,更名冀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传此地原为古代水陆码头,明永乐年间,高姓人自本县卓楼迁至此码头建村,得名高码头。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高码头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范县高码头镇位于范县最东边,地处两省交界处,南靠黄河,北依金堤。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000亩。全乡辖51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202个村民组,8879户,农业人口33000多人,其中劳动力13266人。
高码头乡东半部系沙质土壤,西半部系淤质土壤,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西瓜,花生,油菜,蔬菜,棉花为主。
近年来,高码头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于高码头乡的实际,牢固树立“强农固本”的思想,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用好市场经济杠杆指导农业生产,有效地促进了全乡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我乡在“两区四基地”建设的基础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山东范县二区。
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二区。
1952年属山东省范县二区。
1956年属范县张庄区。
1958年属张庄公社。
1964年属河南范县张庄区。
1968年属张庄公社。
1973年成立高码头公社。
1983年改设高码头乡。
2011年改置高码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