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老城镇 | 隶属:淅川县 |
区划代码:411326102 | 代码前6位:4113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R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辖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3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秧田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因村西有水泉,可浇灌百余亩秧田,故名。明属武丁保。清属武丁里。1914年属中区第三段。1937年属一区平等镇。1949年属一区城关秧田乡。1959年属…[详细] |
险峰村 | ~201 | 村庄 | 村委会位于梅子园村南石坡。因岵峰险峻,1968年取毛主席诗词“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得名。…[详细] |
王家岭村 | ~206 | 村庄 | 因王姓在土岭上建村居住,故名。明属淅川保。清属淅川里。1914年属中区第五段。1937年属一区平等镇。1949年属一区城关下湾乡。1958年属城关安洼…[详细] |
石家沟村 | ~207 | 村庄 | 据石姓由本镇石营迁于此,居伏牛山脚下一山沟,故名。…[详细] |
武贾洲村 | ~208 | 村庄 | 村委会位于武岗,位于老鹳河迴水淤积沙洲东岸,故名。…[详细] |
陈岭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据陈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山岭定居,故名。后老城镇为丹江水库淹没区由陈岭迁于厚坡蒋营,仍袭原名。…[详细] |
叶沟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村委会位于坦山沟与叶沟之间,故名。明属淅川保。清属淅川里。1914年属中区第四段。1937年属一区平等镇。1948年属一区域关置乡。1958年属城关公…[详细] |
王沟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据王姓于清康熙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建村。…[详细] |
泉沟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因沟内有水泉,故名。明属淅川保。清属淅川里。1914年属中区第三段。1937年属一区平等镇。1949年属城关区王沟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置大队。19…[详细] |
马沟村 | ~217 | 村庄 | 因村民在历史上习惯养马为生。明属淅川保。清属淅川里。1914年属中区第三段。1937年属一区平等镇。1949年属一区冢子坪乡。1959年属城关公社冢子…[详细] |
塚子坪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因境内坪上有汉朝大型古墓,封土甚高,故名。…[详细] |
黑龙泉村 | ~219 | 村庄 | 因村西南角有一泉,据传说,有黑龙显现,故名。…[详细] |
官福山村 | ~220 | 村庄 | 因境内之独山形如翻了的船,又因此山阻水迴旋,经洪水后,富了田,名富田山,民国时有三代县长,故改为今名。…[详细] |
穆山村 | ~221 | 镇乡结合区 | 因穆姓建村于靠山面水处,故名。1973年原名刘营大队。1982年2月更名为穆家山根大队,属老城公社穆家山根大队。1983年12月改为老城乡穆家山根村民…[详细] |
石门村 | ~222 | 村庄 | 因其地形似一座石门,故名。1973年由库区后靠属城关公社。1982年属老城公社。1983年12月改为老城乡石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老城镇,名称沿用…[详细] |
秧地沟村 | ~223 | 村庄 | 因此沟多为种秧田地,故称秧地沟。明属淅川保。清属淅川里。1914年属中区第三段。1937年属一区平等镇。1949年属一区城关石门乡。1958年属城关人…[详细] |
七里边村 | ~224 | 村庄 | 距老县城七里,故名。1982年属老城公社。1983年改为七里边村民委员会,属老城乡。1986年属老城镇,沿用至今。…[详细] |
古城村 | ~225 | 村庄 | 因地处老县城北丹江口水库北岸,为纪念老县城而命名。…[详细] |
岵山村 | ~226 | 村庄 | 因地处岵山以南,以山名命名。2020年根据淅川县人民政府淅政文【2020】77号文件“关于撤销合并村民委员会的批复”,将老城镇原杨家山村民委员会和下湾…[详细] |
地名由来:
原县城关公社迁此,为纪念县城故址,故名。
基本介绍:
老城镇是淅川县老县城所在地,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距县城23公里,X011线横穿全境。全镇现辖16个行政村,1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81户22300人,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近4万亩,宜林荒山荒坡8万亩,是淅川县移民大镇。
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全镇涉及丹江口库一期移民21个行政村,其中全迁村4个,分别为狮子岗、岵山铺、安洼、新建村,总移民人口达1.6万人,主要移民安置区为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延津、获嘉、封丘4县和郑州中牟县。
老城镇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舜帝时为尧子丹朱封地,丹朱陵即在今天老城镇石门村;春秋时是楚文化主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老城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61年老县城关被丹江口水库水淹没后,县城迁至上集,原城关公社迁此。
1983年改为老城乡。
1986年设老城镇,名称沿用至今。
彭凌霄(1560年-1628年)字用沈,号参柱,明代淅川安洼人(今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安洼村),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考取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享年44岁的彭凌霄赴京参加殿试,考取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