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皇集乡 | 隶属:柘城县 |
区划代码:411424214 | 代码前6位:4114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41.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皇集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明代皇甫二兄弟为避兵乱自今武陟县迁此,分居前后两处建村。清代前村逢集市,故名。…[详细] |
杨集村 | ~202 | 村庄 | 清嘉庆年间杨氏从今村北后老家迁此,因擅长经商,四方黎庶多来此交易,遂成集市,故名。…[详细] |
天门村 | ~203 | 村庄 | 天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庄村 | ~204 | 村庄 | 元代,卢氏建村,始名卢家庄。明代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擅养鸭,遂名鸭卢李,俗称鸭卢李庄。另因被三条河、沟所围,别名“三河村”。随着卢氏家族消亡,李氏…[详细] |
王克仁村 | ~205 | 村庄 | 明代王氏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民权县落户,后民权遭灾,三兄弟中有两人迁至现鹿邑县辛集镇辖区落户、建村,按其祖辈规矩,其族人不管到哪定居,发展壮大后都要…[详细] |
崔庄村 | ~206 | 村庄 | 崔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易周村 | ~207 | 村庄 | 易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罗李村 | ~208 | 村庄 | 明代,李清府用骡车载家人自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遂称“骡车李”,简称骡李。明成化年间部分村民南迁建村,以其在后,遂称后骡李。“骡”“罗”同音1949年改…[详细] |
中王村 | ~209 | 村庄 | 中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胡庄村 | ~210 | 村庄 | 元代张氏建村,以织手帕闻名远近,村名手帕庄。明代胡氏从山西洪洞县枣林庄迁民于此,后张氏绝嗣,遂称手帕胡,1958年改胡庄。…[详细] |
张集村 | ~211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张氏自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初名张庄。清顺治年间逢集市,遂名张集。1949年后,村落增大,有村民东迁居住,以其居西,故名。…[详细] |
如意村 | ~212 | 村庄 | 如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孔楼村 | ~213 | 村庄 | 孔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军胡村 | ~214 | 村庄 | 军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末,皇甫氏兄弟为避兵乱自今武陟县迁此,分居前后两处建村,清初前村逢集市,故名。
基本介绍:
柘城县皇集乡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下轄14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3万亩,现有人口3.7万人。商周公路贯穿该乡,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皇集乡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未清初期数学家李廷基前鉴有载。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皇集乡广大干部群众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谱写了一曲曲多彩的乐章,使皇集乡焕发了勃勃生机。
历史沿革:
原属鹿邑县。
1954年划归柘城县置皇集乡,属第十区。
1955年置皇集小乡,属李原中心乡。
1962年设皇集公社,属李原区。
1977年从李原、张桥公社划出后罗李、崔庄、皇集、王克仁、胡庄、天门赵、军胡庄、鸭李庄、易周庄、张集、杨集、如意馆、孔楼寨、中王庄14大队,复置皇集公社。
1984年改皇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