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新乡市 > 长垣市 > 苗寨镇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苗寨镇

[移动版]
地名:苗寨镇隶属长垣市
区划代码:410728109代码前6位:410728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G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万人
人口密度:约85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苗寨村~201镇中心区
郑国大夫祭仲的封地,原名苗祭城,1955年合作化时取谐音改名苗寨。…[详细]
前李拐村~202镇乡结合区
原名李祭城,十二祭城之一。清乾隆十五年(1750)从山东巨野迁来的一部分李姓,在大路拐弯处建村,居南得名。…[详细]
后李拐村~203镇乡结合区
原名李祭城,十二祭城之一。清乾隆十五年(1750)从山东巨野迁来的一部分李姓,在大路拐弯处建村,居北得名。…[详细]
闫庄村~204镇乡结合区
原名闫祭城,为十二祭城之一。由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迁民之闫姓居民所建,1955年合作化时,易名闫庄。…[详细]
张寨村~205镇乡结合区
明初山西洪洞县张氏移民在此建村定居,得名张寨。…[详细]
安寨村~206镇乡结合区
原名安祭城,为十二祭城之一,为安姓居民所建。1955年合作化时取谐音改名安寨。…[详细]
林寨村~207镇乡结合区
原名林祭城,十二祭城之一。为林姓居民所建,1955年合作化时取谐音易名林寨。…[详细]
文寨村~208村庄
民国期间,有文姓居民来此定居建村,得名文寨。…[详细]
前宋庄村~209村庄
明初,宋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建村宋庄。后以居住地方位分为前宋庄、后宋庄。…[详细]
后宋庄村~210村庄
明初,宋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建村宋庄。后以居住地方位分为前宋庄、后宋庄。…[详细]
田寨村~211村庄
清咸丰年间,因村中建有寨墙,居民以田姓居多,得名田寨。…[详细]
梁寨村~212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梁姓建村定居而得名。1929年属第五区。1943年属滨河县第四区。1945年属长垣县第四区。1958年建梁寨生产大队,属方里人民公社。…[详细]
坟台村~213村庄
依坟墓建村而得名。1929年属第五区。1943年属滨河县第四区。1945年归长垣县第四区。1958年建坟台生产大队,属方里人民公社。1963年属苗寨人…[详细]
韩寨村~214村庄
明朝时期就形成村落,因村中以韩姓居多,得名韩寨。…[详细]
小街村~215村庄
清康熙年间有居民从河南李大屯迁来建村,因傍南岳得名小街。…[详细]
许寨村~216村庄
这里是明朝初年南岳集姜家员外的大花园,后由许姓居住,以花园为寨,得名许家寨,民国时期易名许寨。…[详细]
南岳村~217村庄
建村在隋唐以前,称岳家店,在集市兴起之后,用名南岳集,简称南岳。…[详细]
东庙村~218村庄
原有一座泰山行宫,叫泰山庙,因庄位于庙东边而得名。…[详细]
后辛庄村~219村庄
原名后姚。因明初姚氏建村得名,后因辛氏增多,易今名。…[详细]
武寨村~220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迁民之武姓居民在此定居建村得名武寨。…[详细]
西关村~221村庄
清嘉庆《长垣县志》载:南岳“旧有土城”位于土城西门外,故名西关。…[详细]
九堽村~222村庄
当年这里地形丘陵起伏,九岗相连。明初山西洪洞迁民依岗定居,故名九岗。解放后,村名易为九堽。…[详细]
马野庄村~223村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马大仁建村,得名马野庄。…[详细]
杜寨村~224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县杜姓移民在此建村。1929年属第五区。1943年属滨河县第四区。1945年属长垣县第四区。1958年建杜寨生产大队,属方里人民公社。19…[详细]
杨楼村~225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迁民之杨姓在此定居建村,得名杨楼。…[详细]
东于林村~226村庄
元末,这里生长着大片榆树林,有一条官道从中穿过。人们称路东为东榆林,路西为西榆林。明初,山西洪洞移民被安置在东榆林。…[详细]
西于林村~227村庄
元末,这里生长着大片榆树林,有一条官道从中穿过。人们称路东为东榆林,路西为西榆林。明初,山西洪洞移民被安置在西榆林。…[详细]
何吕村~228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何姓、吕姓、张姓迁此建村,得名何吕张。…[详细]
高庄村~229村庄
清乾隆年间,山西洪洞高姓移民安置在魏寨,后迁至此处建村,得名高庄。…[详细]
魏寨村~230村庄
山西洪洞魏姓迁民在此定居建村,为避水患曾建有村寨得名。…[详细]
西旧城村~231村庄
旧城,即金元时期长垣旧县城。1939年,国民党组织保甲,为便于编组管理,要求散户聚居,便形成了张旧城、王旧城、苏旧城三个自然村。1966-1976年期…[详细]
苏旧城村~232村庄
旧城,即金元时期长垣旧城。1939年,国民党组织保甲,为便于编组管理,要求散户聚居,便形成了张旧城、王旧城、苏旧城三个自然村。后将张旧城改为东旧城,王…[详细]
西柳冢村~233村庄
春秋时期,柳下跖葬于此,村位于墓西,称西柳冢。…[详细]
东柳冢村~234村庄
春秋时期,柳下跖葬于此,村位于墓东,称东柳冢。…[详细]
贾庄村~235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贾云庆、贾云鹏所建,得名贾庄。…[详细]
胡口村~236村庄
原名胡家口。由胡氏建村于河渡口处而得名。…[详细]
东旧城村~237村庄
旧城,即金元时期长垣旧城。1939年,国民党组织保甲,为便于编组管理,要求散户聚居,便形成了张旧城、王旧城、苏旧城三个自然村。1966-1976年期间…[详细]

地名由来:

据清嘉靖《长垣县志》载:“该村原名苗祭(zhai)城”。又据《水经注》载:“祭城,春秋郑大夫祭仲之邑,该址即为故祭城旧址”。后有苗姓迁居于此,称苗祭城,后以谐音简称苗寨。

基本介绍:

苗寨镇地处长垣市东北部的黄河滩区,黄河和天然文岩渠是其东西双向的天然屏障。距县城25公里,南与芦岗为邻,北与武邱交界,西与方里、孟岗、赵堤接壤,东与山东东明隔黄河相望,距山东东明县城20公里。全镇辖37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土地面积54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

苗寨镇37个行政村:苗寨村、前李拐村、后李拐村、闫庄村、张寨村、安寨村、林寨村、文寨村、前宋庄村、后宋庄村、田寨村、梁寨村、坟台村、韩寨村、小街村、许寨村、南岳村、东庙村、后辛庄村、武寨村、西关村、九堽村、马野庄村、杜寨村、杨楼村、东榆林村、西榆林村、何吕张村、高庄村、位寨村、西旧城村、苏旧城村、西柳冢村、东柳冢村、贾庄村、

+查看详细苗寨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苗寨镇入选2022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2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苗寨镇上榜。

历史沿革:

1929年属长垣县五区东榆林乡、祭城乡、南岳乡。

1943年属滨河县。

1945年仍属长垣。

1949年属四区(苏庄区)。

1958年属方里公社。

1961年分设苗寨、南岳两个小公社。

1963年合并小公社成立苗寨公社。

1983年设苗寨乡。

2010年改置苗寨镇。

2019年长垣县撤县设市,属长垣市。


以下地名与苗寨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