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曲沟镇 | 隶属:殷都区 |
区划代码:410505100 | 代码前6位:41050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E |
长途区号:0372 | 邮政编码:455000 |
辖区面积:约37.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曲沟村 | ~200 | 镇中心区 | 传此村附近有条干戈沟,春秋末年,诸侯国曾在该弯沟里打仗,后此处形成村庄,名曰干戈沟。村民感到村名不佳,便根据村周围这繁多的弯弯曲曲的沟渠,改村名为曲沟…[详细] |
南曲沟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传此村附近有条干戈沟,春秋末年,诸侯国曾在该弯沟里打仗,后此处形成村庄,名曰干戈沟。村民感到村名不佳,便根据村周围这繁多的弯弯曲曲的沟渠,改村名为曲沟…[详细] |
四盘磨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明末清初,北曲沟大户闫武举在村南万金渠上架设四盘水磨,加工粮食,后形成村落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四盘磨,历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
北曲沟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曲沟(亦称曲沟集)、北曲沟。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北曲沟。相此村附近有条干戈沟,春秋末年,诸侯国曾在该弯沟里打仗,后此处形成…[详细] |
西曲沟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大唐故邺郡王君墓志铭》碑文载有曲沟。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西曲沟。相此村附近有条干戈沟,春秋末年,诸侯国曾在该弯沟里打仗,后此处形成村庄,名曰干戈…[详细] |
鄣邓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北宋《相台志》载有“张登”,为纪念此人,以人名为村名。明仍为张登(见《邺乘·地理志》)。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讹为“张邓”。民国《续安阳县志》为…[详细] |
安车村 | ~206 | 村庄 |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安家车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安车村。相此地位于洹河南岸,过去有码头,来往车辆甚多,故名车村。明清以来逐渐发展为6个车村,明…[详细] |
郭车村 | ~207 | 村庄 | 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郭车村。相此地位于洹河南岸,过去有码头,来往车辆甚多,故名车村。北宋《相台志》载有车村,明清以来逐渐发展为6个车村,此村郭姓居多…[详细] |
董车村 | ~208 | 村庄 | 北宋《相台志》载有车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董家车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董车村。相此地位于洹河南岸,过去有码头,来往车辆甚多,故名车村。明初,…[详细] |
东夏寒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传夏代寒浞曾率军打败夏国军队,使夏朝灭亡,统治中原四五十年,死后下葬于此,后有人在此东部居住,逐渐形成村庄,村庄由此得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东夏…[详细] |
西夏寒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西夏寒。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西下寒。据夏代寒浞曾率军打败夏国军队,使夏朝灭亡,统治中原四五十年,死后下葬于此,后有人在此西方…[详细] |
武旺村 | ~211 | 村庄 | 传周武王伐纣曾在此地驻军,故名武王。又,“五王”为古代复姓,村以姓为名,故称“五王”。北宋《相台志》载有“五王”。乾隆年和民国《安阳县志》均为武王。1…[详细] |
陈家井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陈家井村。相明初陈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移到此地一座破庙内居住,庙内有眼甜水井,后人口增多,取村名为陈家井。…[详细] |
东漳武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东漳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洪岩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村西南有条巨大的岩石岭,从村西南流过的金线河发洪水时,岩石岭阻挡洪水,保护着村庄,故取村名为洪岩。唐代已有洪岩。《邺下冢墓遗文·诸葛明哲及夫人墓志》:…[详细] |
秦小屯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传早年有人在村南路旁开火烧铺,以卖烧饼闻名,故称火烧屯。后因村里秦氏居多,改称秦小屯。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有秦家小屯。民国《续安阳县志》为秦家屯。19…[详细] |
永定村 | ~221 | 镇乡结合区 | 万金渠和金线河在村东北角汇合,二水相合形似“永”字,故取村名为永定。北宋《相台志》载有永定,历清、民国,村名未变。…[详细] |
地名由来:
传古时附近有条沟,春秋晚期,诸侯经常在这里大动干戈,故取村名“干戈沟”。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干戈沟,摇头说道:“渴死不饮盗泉水,绕道不走干戈沟。”当地民众也觉得其名不雅,请孔子为本村取名,孔子说,曲阜人杰地灵,就取“曲阜”的“曲”字,改“干戈沟”为“曲沟”。自此之后,这沟附近的几个村庄统称“曲沟”。
基本介绍:
曲沟镇位于安阳市区西10公里处,面积37.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5.8万人口,其中镇政府驻地人口1万人。镇党政机构按上级乡镇机构精减要求设置,党委、人大、政府三个班子有领导班子成员15名,下设两个办公室,4个站,即党办、财经办、社会事业办、农业办、科教文卫办、林管站、农机站、水利站、畜牧站5个县管站在镇政府的体育场下协同工作。镇机关现有公务员44名,行政工勤人员4名,镇管4站事业在编干部14名。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乡镇企业是该镇经济的主体,2000年,企业总数达到220家,形成了水泥、钢铁、铁合金、造纸四大支柱产业。目前,水泥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建成了湖波水泥有限公司,陈井水泥有限公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曲沟镇被认定为1996-2024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曲沟抬阁)。
历史沿革:
据碑文载,唐代这一带即有“曲沟村”,史书《邺乘》载,北宋有南曲沟和北曲沟。
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曲沟”和“北曲沟”。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录有有南、北、西三曲沟和曲沟集,民国《续安阳县志》安阳县第五区有“北曲沟乡”、“西曲沟乡”和“曲沟镇”。
该镇自清到民国以至建国后,一直是安阳县五区所在地。
清光绪年间初称洹南乡,后改五区。
1954年9月,安、邺两县合并后,改称曲沟区。
1958年7月,建立曲沟乡。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