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讲武镇 | 隶属:永年区 |
区划代码:130408108 | 代码前6位:130408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冀D |
长途区号:0310 | 邮政编码:05715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08万人 |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讲武村 | ~201 | 镇中心区 | 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屯集兵力,为赵王经文讲武之地。后来户籍繁衍,聚落成村,以其历史传说命村名为讲武。清代,分为东西讲武、南讲武,1945年东、西讲武合…[详细] |
南讲武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屯集兵力,为赵王经文讲武之地。后来户籍繁衍,聚落成村,以其历史传说命村名为讲武。清代,分为东西讲武、南讲武,1945年东、西讲武合…[详细] |
后马营村 | ~203 | 村庄 | 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屯集兵力,建立营盘。明初王马两姓氏迁此战产立庄,故以姓氏命村名王马营,后来户籍繁衍,发展为两个村,称前、后王马营(光绪三年县志上…[详细] |
尚古村 | ~204 | 村庄 | 《嘉靖广平府志》记载:“洪武三十四年闰三月,成祖皇帝(燕王)至广平郡县,官民各持牛酒来迎,上悉不受,但慰劳遗之。”据查,明朝燕王扫北时,路过该村,居民…[详细] |
东赵王固村 | ~205 | 村庄 | 相传北宋时期,有位姓赵的王子在此作战,不幸身亡并葬于此地。后来此地聚集成村,称赵王墓,明初多姓从山西迁此居住,嫌村名不雅,遂更名为赵王固。…[详细] |
西赵王固村 | ~206 | 村庄 | 相传北宋时期,有位姓赵的王子在此作战,不幸身亡并葬于此地。后来此地聚集成村,称赵王墓,明初多姓从山西迁此居住,嫌村名不雅,遂更名为赵王固。…[详细] |
东李解村 | ~207 | 村庄 | 据传,明代以前,该村李、解两姓氏为大户,村名称李解。明初迁来八姓氏组成八个片村。各冠以自己的姓氏称“某李解”,1947年土改时合并为三个村,位于西边的…[详细] |
中李解村 | ~208 | 村庄 | 据传,明代以前,该村李、解两姓氏为大户,村名称李解。明初迁来八姓氏组成八个片村。各冠以自己的姓氏称“某李解”,1947年土改时合并为三个村,位于西边的…[详细] |
西李解村 | ~209 | 村庄 | 据传,明代以前,该村李、解两姓氏为大户,村名称李解。明初迁来八姓氏组成八个片村。各冠以自己的姓氏称“某李解”,1947年土改时合并为三个村,位于西边的…[详细] |
南辛村 | ~210 | 村庄 | 该村地处洺河北岸,约在明中期洪水将村冲毁,重建村后称新村,后书写成辛村。…[详细] |
北辛村 | ~211 | 村庄 | 该村地处洺河北岸,约在明中期洪水将村冲毁,重建村后称新村,后书写成辛村。…[详细] |
小北汪一村 | ~212 | 村庄 | 明初以前,该村叫南坎村,因村庄位于大片沼泽地的南岸上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张、温、郝等姓氏从山西迁此建立几个居民点。这里有水汪汪沼泽地,又在府城之北,故…[详细] |
小北汪二村 | ~213 | 村庄 | 明初以前,该村叫南坎村,因村庄位于大片沼泽地的南岸上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张、温、郝等姓氏从山西迁此建立几个居民点。这里有水汪汪沼泽地,又在府城之北,故…[详细] |
小北汪三村 | ~214 | 村庄 | 明初以前,该村叫南坎村,因村庄位于大片沼泽地的南岸上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张、温、郝等姓氏从山西迁此建立几个居民点。这里有水汪汪沼泽地,又在府城之北,故…[详细] |
小北汪四村 | ~215 | 村庄 | 明初以前,该村叫南坎村,因村庄位于大片沼泽地的南岸上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张、温、郝等姓氏从山西迁此建立几个居民点。这里有水汪汪沼泽地,又在府城之北,故…[详细] |
张虎庄村 | ~216 | 村庄 | 原名坎村,在一片大水坑的北岸上,明永乐二年(1404年,一名叫张虎的铁匠从山西迁此定居,因此人锻造技艺精湛,家族发展很快,村庄也随之扩大,所以,人们就…[详细] |
南尹固村 | ~217 | 村庄 | 与北尹固原为一村,形成于宋代,后分治称南尹固,以姓氏命名。…[详细] |
董庄村 | ~218 | 村庄 | 清初,有董氏在此建立村庄,冠以姓氏取村名董庄。…[详细] |
王白北汪村 | ~219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王、白两姓氏从山西迁此占产立庄。因这里有大片水汪汪的沼泽地,且在府城之北,故冠以姓氏命村名为王白北汪。愿与刘、赵北汪合称河北北汪,清末分治…[详细] |
石北汪村 | ~220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石氏奉诏从山西迁此占产立庄。因这里有大片水汪汪的沼泽地,且在府城之北,故冠以氏命村名为石北汪。…[详细] |
陈七方村 | ~221 | 村庄 | 据《宋史》记载,“临洺县改镇又改县,属真定府广平郡,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七方在宋代当是荒凉斥卤之地,人烟稀少,朝廷在此划…[详细] |
乔七方村 | ~222 | 村庄 | 据《宋史》记载,“临洺县改镇又改县,属真定府广平郡,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七方在宋代当是荒凉斥卤之地,人烟稀少,朝廷在此划…[详细] |
杜七方村 | ~223 | 村庄 | 据《宋史》记载,“临洺县改镇又改县,属真定府广平郡,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七方在宋代当是荒凉斥卤之地,人烟稀少,朝廷在此划…[详细] |
刘七方村 | ~224 | 村庄 | 据《宋史》记载,“临洺县改镇又改县,属真定府广平郡,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七方在宋代当是荒凉斥卤之地,人烟稀少,朝廷在此划…[详细] |
苑七方村 | ~225 | 村庄 | 据《宋史》记载,“临洺县改镇又改县,属真定府广平郡,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七方在宋代当是荒凉斥卤之地,人烟稀少,朝廷在此划…[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屯集兵力,为赵王经文讲武之地。后户籍繁衍,聚落成村,以其历史传说村名为讲武。清代,分为东、西讲武和南讲武。1945年东、西讲武合并为大讲武,南讲武也称小讲武。政府驻地大讲武村,以古地名“讲武”得名讲武镇。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讲武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讲武镇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讲武镇人口数量为4.08万人,位列永年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
基本介绍:
讲武乡农业方面.玉米.小麦.工业.塑料加工机械.古建筑瓦厂购件.玻璃厂.永年县七方综合一酿造厂主产:优质酱油、优质香醋、豆瓣酱、甜面酱、蒜蓉辣酱、牛肉辣酱、西瓜酱。(全县龙头企业,优质产品).
历史沿革:
解放前夕(1945年10月至1947年)讲武为永年县人民政府驻地。
解放后属五区所辖。
1953年建大讲武乡,属大北汪区。
1957年撤区并乡仍为大讲武乡。
1958年成立公社时,本社为小北汪公社一部分。
1961年分建大讲武公社。
1983年公社划乡复设大讲武乡。
1996年扩镇并乡,将原大讲武乡、小北汪乡合并,改为讲武乡。
2018年撤乡设立讲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