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枣园乡 | 隶属:威县 |
区划代码:130533202 | 代码前6位:130533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冀E |
长途区号:0319 | 邮政编码:054000 |
辖区面积:约5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枣园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时此地 为一片枣树园,故取村名枣园。…[详细] |
后洼村 | ~202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赵王河北岸建 村。因地势低洼,取名洼里,后分为两村,北面村庄称 后洼,南面村庄称前洼。…[详细] |
前洼村 | ~203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赵王河北岸建 村。因地势低洼,取名洼里,后分为两村,北面村庄称 后洼,南面村庄称前洼。…[详细] |
司庄村 | ~204 | 乡中心区 |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司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 名司庄。…[详细] |
于化村 | ~205 | 村庄 | 明以前,此村有一雨姓画匠,因作画出名,故取 村名为雨画,后沿写为于化。…[详细] |
东张庄村 | ~206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居住,以姓氏取 村名张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张庄。…[详细] |
罗庄村 | ~207 | 村庄 |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罗五老至此定居,以姓氏 取村名罗庄。…[详细] |
后辛庄村 | ~208 | 村庄 |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张姓至此定居,因为新建村 庄,故名新庄,后沿写为辛庄,冠以方位,称后辛庄。…[详细] |
魏家寨村 | ~209 | 村庄 | 据刘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山西洪 洞县迁民刘姓至此,依魏姓而居,沿用村名魏家寨。…[详细] |
李店村 | ~210 | 村庄 | 该村建于宋朝,时有一李姓在此开店,后人口繁 衍,成为村落,取名李店。…[详细] |
潘店村 | ~211 | 村庄 | 潘店村位于枣元乡西南方位4公里处,全村人口1130人,户数296户,党员30人,耕地面积1567亩,村主要产业种植棉花小麦。…[详细] |
南辛庄村 | ~212 | 村庄 | 张姓始祖张云山为耕作方便,从后辛庄迁至潘店南居住,为潘店附属村,民国36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冠以方位取名南辛庄。…[详细] |
井湖寨村 | ~213 | 村庄 | 据传,该村原来地势较洼,形如湖状,故名井湖寨。…[详细] |
大芦村 | ~214 | 村庄 | 据传,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李氏兄弟二人至此定居, 因村周围芦苇很多,取村名芦村,后更名大芦。…[详细] |
鸡泽屯村 | ~215 | 村庄 | 原名张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 周围几十里唯有该村为鸡泽县属,故更名为鸡泽屯。…[详细] |
东庄村 | ~216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至此建村,因在大台头村西,取名小台头,后改名东庄村。…[详细] |
王里固村 | ~217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王姓迁民至此,在大里固附近建村,取名王里固。魏姓至此建村,取名魏里固。为避徭役,两村合为一行政村,民国后期分开,魏里固更名西里固。…[详细] |
西里固村 | ~218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王姓迁民至此,在大里固附近建村,取名王里固。魏姓至此建村,取名魏里固。为避徭役,两村合为一行政村,民国后期分开,魏里固更名西里固。…[详细] |
东台吉村 | ~219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建村,取名大台头,后取吉言改为台吉头,1961年,分为东台吉、西台吉。…[详细] |
西台吉村 | ~220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建村,取名大台头,后取吉言改为台吉头,1961年,分为东台吉、西台吉。…[详细] |
全礼村 | ~221 | 村庄 | 全礼村位于枣元乡东北部,东邻吕清公路,西邻丁家寨村,南邻邵固,北与清河县交界,全村总人口1522人,耕地面积2022亩。…[详细] |
丁家寨村 | ~222 | 村庄 | 明成化二十年,山西迁民丁姓至此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丁家寨。后建成丁寨。…[详细] |
辛台林村 | ~223 | 村庄 | 村庄建于辽代,因村在鲧堤管辖区西头,取名西天林,后萧银宗路过此地,改名为辛台林。…[详细] |
官地村 | ~224 | 村庄 | 据传,唐朝时,有一绅士财多势大,雇佣许多佃户,为耕作方便,佃户在他地里盖房居住,成为村落,取名官地。…[详细] |
阎里固村 | ~225 | 村庄 | 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清凉江东岸定居建村,取名大里固,后以姓氏分为两村:阎里固和董里固。…[详细] |
董里固村 | ~226 | 村庄 | 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清凉江东岸定居建村,取名大里固,后以姓氏分为两村:阎里固和董里固。…[详细] |
王家屯村 | ~227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王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王家屯。…[详细] |
翁屯村 | ~228 | 村庄 | 明洪武元年,山西迁民翁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翁屯。…[详细] |
东李庄村 | ~229 | 村庄 | 明代,李姓从曲周护金口至此居住,取村名翁李屯,清朝,改为李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李庄。…[详细] |
东孙庄村 | ~230 | 村庄 | 清代,孙姓从本县河北寨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孙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孙庄。…[详细] |
牛寨村 | ~231 | 村庄 | 据传,元朝有一牛兵部在此宿营扎寨,故取村名牛家寨,后简称牛寨。…[详细] |
寺前村 | ~232 | 乡中心区 | 寺前村位于枣元乡东部,东靠吕清公路,交通便利,人口1848人,耕地2500多亩,著名的鲧堤从村东侧穿过。…[详细] |
太阳庙村 | ~233 | 村庄 | 宋元丰五年(1082年),刘姓至此建村,因村西头有座太阳庙,遂取村名太阳庙。…[详细] |
刘家洼村 | ~234 | 村庄 | 刘家洼村位于枣元乡东北部,东邻清河县三十里屯,南邻太阳庙村,西邻邵固村,北邻清河县王洼村;全村总人口1230人,耕地面积1800亩。…[详细] |
邵固村 | ~235 | 乡中心区 | 邵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刘家屯村 | ~236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刘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刘家屯。…[详细] |
地名由来:
因乡政府驻枣园村而得名。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时此地为一片枣树园,故取村名枣园。
基本介绍:
威县辖乡。1953年置枣园乡,1958年属梨园屯公社,1961年析建枣园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9.5公里。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3.6万。邢临公路穿越乡境。辖枣园、于化、司庄、前洼、后洼、东台吉、西台吉、东庄、西里固、王里固、井湖寨、鸡泽屯、大芦、潘店、南辛庄、东张庄、罗庄、魏家寨、李店、后辛庄、邵固、丁家寨、全礼村、辛台林、牛寨、寺前、东孙庄、翁屯、东李庄、官地、刘家屯、董里固、阎里固、王家屯、刘家洼、太阳庙3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橡胶、轴承加工、运输、小米加工、标准件制造等业。农业主产棉花、小麦。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枣园乡入选邢台市2018—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南部的后辛庄、潘店、南辛庄、井湖寨、大芦、魏家寨、李店、前洼、后洼、枣元、司庄、于化12村属曲周县,鸡泽屯属鸡泽县。
1940年属企之县,东台吉、西台吉、东庄村、于化、西周里、张庄、罗庄属威县。
1942年属宏毅县。
1945年全部划归威县。
1949年为第八区。
1953年建枣园乡,属威县二区。
1958年8月属东风人民公社,为枣园管理区,11月属梨园屯人民公社,属南宫县。
1961年5月恢复威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