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团乡 | 隶属:清苑区 |
区划代码:130608200 | 代码前6位:130608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冀F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辖区面积:约53.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5万人 |
人口密度:6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白团东街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立村人为“白”姓,村民向往团结,借意抱成一团,冠姓氏取村名白团。1948年分为东街、北街两个行政村。1959年从北街分出西街,1961年从西街分出南…[详细] |
白团西街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因立村人为“白”姓,村民向往团结,借意抱成一团,冠姓氏取村名白团。1948年分为东街、北街两个行政村。1959年从北街分出西街,1961年从西街分出南…[详细] |
白团南街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因立村人为“白”姓,村民向往团结,借意抱成一团,冠姓氏取村名白团。1948年分为东街、北街两个行政村。1959年从北街分出西街,1961年从西街分出…[详细] |
白团北街村 | ~203 | 乡中心区 | 因立村人为“白”姓,村民向往团结,借意抱成一团,冠姓氏取村名白团。1948年分为东街、北街两个行政村。1959年从北街分出西街,1961年从西街分出南…[详细] |
白团中街村 | ~204 | 乡中心区 | 因立村人为“白”姓,村民向往团结,借意抱成一团,冠姓氏取村名白团。1948年分为东街、北街两个行政村。1959年从北街分出西街,1961年从西街分出南…[详细] |
边营村 | ~205 | 村庄 | 此地曾为宋辽边界,扎过兵营,后借此取村名边界营,后简称边营。…[详细] |
胡杨庄村 | ~206 | 村庄 | 因立村人为“胡、杨”二姓,取村名胡杨庄。…[详细] |
北魏村 | ~207 | 村庄 | 因居民迁自魏村,取村名小魏村。后因此村位于魏村北,1948年改名为北魏村。…[详细] |
北白团村 | ~208 | 村庄 | 因立村人迁自白团,故取村名小白团,1949年因此村居白团北,改村名北白团至今。…[详细] |
东壁阳城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五代时,此地为屯兵营垒,名壁阳城,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晋将符彦卿败辽于此。北宋年间建村后,沿用旧地名壁阳城为村名。南宋年间部分村民迁至村西居…[详细] |
西壁阳城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五代时,此地为屯兵营垒,名壁阳城,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晋将符彦卿败辽于此。北宋年间建村后,沿用旧地名壁阳城为村名。南宋年间部分村民迁至村西居…[详细] |
辛庄村 | ~211 | 村庄 | 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城一村 | ~212 | 村庄 | 因立村人迁自望都县白城,沿用原籍名称至今。1962年分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5个行政村。1984年5月改“队”为“村”,分别称一村、二村、三村…[详细] |
白城二村 | ~213 | 村庄 | 因立村人迁自望都县白城,沿用原籍名称至今。1962年分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5个行政村。1984年5月改“队”为“村”,分别称一村、二村、三村…[详细] |
白城三村 | ~214 | 村庄 | 因立村人迁自望都县白城,沿用原籍名称至今。1962年分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5个行政村。1984年5月改“队”为“村”,分别称一村、二村、三村…[详细] |
白城四村 | ~215 | 村庄 | 因立村人迁自望都县白城,沿用原籍名称至今。1962年分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5个行政村。1984年5月改“队”为“村”,分别称一村、二村、三村…[详细] |
白城五村 | ~216 | 村庄 | 因立村人迁自望都县白城,沿用原籍名称至今。1962年分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5个行政村。1984年5月改“队”为“村”,分别称一村、二村、三村…[详细] |
南营村 | ~217 | 村庄 | 初建成南北两村,因南方兵(称南蛮)曾在此扎营,借此取名南、北蛮营,此村居南,故名南蛮营。1961年简称为南营。…[详细] |
北蛮营村 | ~218 | 村庄 | 初建为南北两村,因南方兵(称南蛮)曾在此扎营,借此取名南、北蛮营,此村居北,故名北蛮营。…[详细] |
樊庄村 | ~219 | 村庄 | 因立村人为“陈”姓,取村名陈庄,清朝时期,陈姓户绝,遂改村名樊庄。…[详细] |
北曹庄村 | ~220 | 村庄 | 因立村人为“曹”姓,取村名曹家庄,后简称曹庄。1981年地名普查中,因在同名村中居北,故改村名为北曹庄。…[详细] |
西白城村 | ~221 | 村庄 | 因村民迁自白城,又居白城西,故取村名西白城。…[详细] |
地名由来:
因乡政府驻地位于白团东街村而得名。据查,西汉末年白姓迁此定居,后聚户成村,向往合睦、抱成一团,故取其意冠以姓氏得名白团。
基本介绍:
白团乡地处县城西5公里,因驻地白团村而得名。辖区面积53.9平方公里,辖白团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街、北魏村、西壁阳城、边营、胡杨庄、北白团、辛庄、东壁阳城、白城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西白城、北蛮营、南营、北曹庄、樊庄22个行政村,人口34384人。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棚蔬菜、草莓、果树等。
白团乡建筑业和打井业历史悠久,为本乡传统行业,有“建筑之乡”之称。
历史沿革:
1953年建白团、壁阳城乡。
1957年合并为白团乡。
1961年5月析置白团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建为白团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