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三汲乡 | 隶属:平山县 |
区划代码:130131201 | 代码前6位:130131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冀A |
长途区号:0311 | 邮政编码:0504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1万人 |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上三汲村 | ~201 | 乡中心区 |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这里的“汲水”就是打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详细] |
坡底村 | ~202 | 村庄 | 坡底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穆家庄村 | ~203 | 村庄 | 穆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白家岸村 | ~204 | 村庄 | 北白家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家岸村 | ~205 | 村庄 | 赵家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郎家村 | ~206 | 村庄 | 郎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康家村 | ~207 | 村庄 | 康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家庙村 | ~208 | 村庄 | 张家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田营村 | ~209 | 村庄 | 田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后街村 | ~210 | 村庄 | 后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白家岸村 | ~211 | 村庄 | 东白家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康街村 | ~212 | 村庄 | 大康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河渠村 | ~213 | 村庄 | 河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蒲北村 | ~214 | 村庄 | 蒲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枣洼村 | ~215 | 村庄 | 枣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金山村 | ~216 | 村庄 | 西金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茹家庄村 | ~217 | 村庄 | 茹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访驾庄村 | ~218 | 村庄 | 武则天去世后,睿宗李旦继位。睿宗得知御弟天寿太子的下落后,就召他回京。但圆泽法师表示永不还俗。睿宗就亲自率领文武大臣前去寻访。寻访的队伍驻扎在距双峰寺…[详细] |
川坊村 | ~219 | 村庄 | 川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寺沟村 | ~220 | 村庄 | 寺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七汲村 | ~221 | 村庄 |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这里的“汲水”就是打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详细] |
中七汲村 | ~222 | 村庄 |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这里的“汲水”就是打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详细] |
南七汲村 | ~223 | 村庄 |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这里的“汲水”就是打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详细] |
东庙头村 | ~224 | 村庄 | 东庙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单杨村 | ~225 | 村庄 | 单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刘杨村 | ~226 | 村庄 | 刘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三汲村 | ~227 | 村庄 |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这里的“汲水”就是打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详细] |
地名由来: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上三汲村而得名。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这里的“汲水”就是打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了,村里的水位都下降了,打水时要三条扁担或绳索接起来“三层汲水”,甚至“七层汲水”。后来,三层汲水的地方就叫“三汲”,七层汲水的地方就叫“七汲”。而“三汲”也分为了“上三汲”和“下三汲”两个村。
基本介绍:
三汲乡辖27个行政村,共有5500户,21116人,耕地面积28419亩,在职机关干部47人,乡人民0驻地穆家庄村。
文化旅游:
中山国本是我国历史记载较少的一个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带有很强的神秘性,中山国故城的发现,尤其是一些铭文的出土,为研究其国的历史提供了很详实的资料。从高空俯瞰,故城为不规则桃形,现存有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平山县南甸区。
1953年,设上三汲乡。
1958年,属南甸大公社。
1961年,析出,成立上三汲公社。
1983年12月,社改乡,为上三汲乡。
1988年,撤区。
上三汲乡建置未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