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漳淮乡 | 隶属:冀州区 |
区划代码:131103202 | 代码前6位:131103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冀T |
长途区号:0318 | 邮政编码:053000 |
辖区面积:约5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2万人 |
人口密度:38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北漳淮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北漳淮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南漳淮村 | ~202 | 村庄 | 南漳淮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榆林村 | ~203 | 村庄 | 南榆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孔村村 | ~204 | 村庄 | 孔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肖家庄村 | ~205 | 村庄 | 肖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景家庄村 | ~206 | 村庄 | 景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内漳村 | ~207 | 村庄 | 被称为“冀东南第一村”的北内漳村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曾是冀鲁豫党校所在地。现全村有600户、1700人,耕地4500亩,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先后被命名为…[详细] |
南内漳村 | ~208 | 村庄 | 南内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解村村 | ~209 | 村庄 | 解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黄庄村 | ~210 | 村庄 | 南黄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杨庄村 | ~211 | 村庄 | 南杨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冯管村 | ~212 | 村庄 | 北冯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冯管村 | ~213 | 村庄 | 中冯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冯管村 | ~214 | 村庄 | 南冯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陈家庄村 | ~215 | 村庄 | 南陈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田家庄村 | ~216 | 村庄 | 南田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小寨村 | ~217 | 村庄 | 南小寨村位于冀州西南,与新河交界,一个自然村两个行政村。…[详细] |
里阁村 | ~218 | 村庄 | 里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家庄村 | ~219 | 村庄 | 赵家庄村位于冀州西南,冀州、新河、南宫三县交界。…[详细] |
西南王村 | ~220 | 村庄 | 西南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合庄村 | ~221 | 村庄 | 三合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据《冀县志》玉皇庙碑载:“州治去西南四十里漳准村社,隶付水,居民悉永乐中山西泽州迁来者。明洪武初,因河壅塞,去镇加村曰漳淮”。后居北者称北漳淮,居南者称南漳淮,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北漳淮乡位于冀州区西南19公里处,辖区面积57.5平方公里,21个行政村,人口2.2万,耕地70314亩。
漳淮乡是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基地,2000年被中国农业部授予"食用菌之乡"称号,该乡种植食用菌已有19年的历史,2000年种植户数达到2800户,蘑菇大棚3500个,原料投入3000万斤,总产量1.5万吨,有生产小区20个,并且有300多人组成的原料购销队伍和30多个收购网点及3个深加工企业。全乡食用菌生产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引、繁、推、销"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龙头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格局。2001年人均纯收入仅此一项增加1350元,预计2001年大
历史沿革:
1945年,属冀县第四区管辖;1946年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建初级社;1956年发展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属于徐家庄人民公社管辖;1969年公社规模调整时将大公社划小,建北漳淮人民公社;1982年12月,改北漳淮人民公社为北漳淮乡至今。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冀州(今冀州市北漳淮乡北漳淮村)人,清末武术家,人称“瘦尹”,曾为光绪拳师。在著名小说家张宝瑞的《真假慈禧》中,扮演了一个护卫的角色,多次救慈禧性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