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亭镇 | 隶属:定州市 |
区划代码:130682106 | 代码前6位:130682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冀F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3万人 |
人口密度:8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亭社区 | ~200 | 镇中心区 | 汉代建村,地刺为邑东驿使要道,设置驿亭,亭处邑东,故称东亭。明代永乐年间,又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村镇逐渐夸大。…[详细] |
元光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元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西堤阳村 | ~202 | 村庄 | 。明代以前,村北曾是唐河故道,河岸有堤,人们在堤岸建村,南为阳,故称堤阳,后发展成两村,称为东西堤阳。…[详细] |
东堤阳村 | ~203 | 村庄 | 。明代以前,村北曾是唐河故道,河岸有堤,人们在堤岸建村,南为阳,故称堤阳,后发展成两村,称为东西堤阳。…[详细] |
南齐村 | ~204 | 村庄 | 明代以前齐氏家族建村分南齐、北齐。…[详细] |
陈村营村 | ~205 | 村庄 | 相传,明代燕王扫北后,始有陈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因此处曾为燕王扫北的营地,故名陈村营。…[详细] |
安家营村 | ~206 | 村庄 | 明代燕王扫北时,此处曾为燕王军队扎营地。后来安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名安家营。…[详细] |
庞村村 | ~207 | 村庄 | 明代永乐年间,始有庞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名庞村。…[详细] |
翟城村 | ~208 | 村庄 |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先民生存,现有战国时瓦砾堆集的遗迹。至西晋时,是丁零翟鼠的故城。民国15-2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会址曾设在此村。…[详细] |
土厚村 | ~209 | 村庄 | 明代永乐年间,村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故名土厚。…[详细] |
曹村村 | ~210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始有曹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名曹村。…[详细] |
固城社区 | ~211 | 村庄 | 原为西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195年)的安险县县治。东汉章帝改为安熹。刘备曾因平黄巾军有功,被任为安熹尉。隋大业初年(605年),废安熹县置。…[详细] |
黄家营社区 | ~212 | 村庄 | 明代永乐年间,始有黄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以姓氏得名黄家营。…[详细] |
师家庄村 | ~213 | 村庄 | 明代永乐年间,师姓人家最早迁来建村,以姓氏得名师家庄。…[详细] |
东王村 | ~214 | 村庄 | 明初燕王扫北时,居民绝大部分被杀,仅有史姓一家铁匠,以铁器裹身,藏于暗室,躲过一劫,被人称为亡村。后雅化为王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古代那里是个驿站,骑马传信息,休息或者为送急件的人,换马的地方。那时那里有两个亭,东边这个作买卖的人多,以后就慢慢发展起来了,演变成村,故名。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爱卫办命名东亭镇为2022年度河北省卫生乡镇。
2022年11月,东亭镇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村镇。
基本介绍:
定州市辖镇。1961年建立东亭公社,1982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4年东庞村乡并入。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东亭、元光、东堤阳、西堤阳、东庞村、王村、固城、师家庄、黄家营、土厚、曹村、南齐、翟城、陈村营、安家营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养殖牛、羊、猪、鸡。乡镇企业主要有纺织、建筑、林果加工、建材市场等。
文化旅游:
冀中第七军分区东堤阳医院位于东堤阳村,占地面积187平方米。抗战时期,部队和伤员化整为零,分散到村民家里,军民相互认亲戚成为一家人,接力转送伤员、传递信息等,仅在1943年以前东堤阳村冀中第
历史沿革:
1953年,分属东亭镇、西堤阳乡。
1958年,属东亭公社。
1961年,析出,建东亭公社。
1982年,改为东亭乡。
1984年,东亭乡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