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茹荷镇 | 隶属:昌黎县 |
区划代码:130322108 | 代码前6位:130322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冀C |
长途区号:0335 | 邮政编码:066600 |
辖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61万人 |
人口密度:3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茹荷村 | ~200 | 镇中心区 | 茹荷村有819户,1935人,耕地3735亩。均为汉族。
属茹荷村管辖的张家铺是清光绪年间,由大葛庄搬到其地开荒的张姓哥俩搭铺建立的,人称“张家铺”…[详细] |
东拗榆树村 | ~201 | 村庄 | 拗榆树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为遭受滦河洪灾后由拗榆树老村址先后迁过来的村民建立的小村组成。原来的拗榆树村,为明前期的移民建立,以当地有一棵老榆树生长奇异…[详细] |
西拗榆树村 | ~202 | 村庄 | 拗榆树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为遭受滦河洪灾后由拗榆树老村址先后迁过来的村民建立的小村组成。原来的拗榆树村,为明前期的移民建立,以当地有一棵老榆树生长奇异…[详细] |
中拗榆树村 | ~203 | 村庄 | 拗榆树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为遭受滦河洪灾后由拗榆树老村址先后迁过来的村民建立的小村组成。原来的拗榆树村,为明前期的移民建立,以当地有一棵老榆树生长奇异…[详细] |
少佛林村 | ~204 | 村庄 | 少佛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仓上村 | ~205 | 村庄 | 东仓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仓上村 | ~206 | 村庄 | 西仓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庄子村 | ~207 | 村庄 | 赵庄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太庄村 | ~208 | 村庄 | 杨太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石各庄村 | ~209 | 村庄 | 东石各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石各庄村 | ~210 | 村庄 | 南石各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石各庄村 | ~211 | 村庄 | 北石各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滩村 | ~212 | 村庄 | 大滩村位于昌黎县城南偏东25.3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有481户,1110人,耕地2022亩。均为汉族。…[详细] |
大东庄村 | ~213 | 村庄 | 大东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胡草科村 | ~214 | 村庄 | 胡草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棉花坨村 | ~215 | 村庄 | 棉花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前七里庄村 | ~216 | 村庄 | 前七里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后七里庄村 | ~217 | 村庄 | 后七里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茹荷村而得名。茹荷村为明嘉靖年间的山东冯、王二姓移民建立,因居地处于芦苇丛生的盐碱滩,得名“芦花村”;后因有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改名为“芦河”,终依谐音被叫成了“茹荷”。
基本介绍:
茹荷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但由于土壤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比较落后,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发展了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建立了西部特色果品蔬菜地,滦河沿岸的速生杨基地、东部畜牧业养殖基地、浅海海产品养殖基地。
茹荷镇珍希动物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该镇紧紧抓住珍希动物养殖利润看好的契机,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狐、貉、貂为主的珍希动物养殖业,到目前为止狐存栏66440只、貉存栏76860只、貂存栏20070只,以此同时,积极引进彩狐、白貉等新品种,不断向多元化、规模化养殖发展。
茹荷镇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该镇有十余公里的海岸线和悠久的海洋捕捞史,现有大小机动船只
历史沿革:
1953年5月建茹荷乡。
1956年8月茹荷乡、石各庄乡、仓上乡合并为仓上乡。
1958年8月为刘台庄人民公社仓上管理区。
1961年5月建茹荷公社。
1984年2月复置茹荷乡。
1988年1月大滩乡并入。
2002年5月撤乡建镇称茹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