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阳江镇 | 隶属:琼海市 |
区划代码:469002105 | 代码前6位:469002 |
行政区域:海南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琼C |
长途区号:0898 | 邮政编码:571400 |
辖区面积:约126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阳江村 | ~200 | 镇中心区 | 阳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岭下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岭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题榜村 | ~202 | 村庄 | 题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益良村 | ~203 | 村庄 | 益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科村 | ~204 | 村庄 | 上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江南村 | ~205 | 村庄 | 江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兴村 | ~206 | 村庄 | 东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色村 | ~207 | 村庄 | 红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山村 | ~208 | 村庄 | 龙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老区村 | ~209 | 村庄 | 老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桥园村 | ~210 | 村庄 | 桥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群联村 | ~211 | 村庄 | 群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文市村 | ~212 | 村庄 | 原名牛市,因耕牛集市得名,后雅化文市。…[详细] |
利试考村 | ~213 | 村庄 | 利试考村,隶属于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2011年8月22日,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利试考村(火龙果)入选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详细] |
棉坡村 | ~214 | 村庄 | 棉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驻地明初有阳江县儒生落泊于此定居,不忘故土,以家乡名之。
基本介绍:
阳江镇位于琼海市西南山区,距嘉积32公里,东与中原镇毗邻,南与万宁市相隔,西与国营东平农场相依,北与龙江镇和嘉积镇接壤。是国营东平农场、东太农场、会山镇和海南牛路岭电站至市府所在地嘉积的必经之地,是“省百镇建设计划”之一镇。素有琼海“南大门”之称。
面积与人口: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有15个村委会,221个村小组,总户数5849户,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80人。
全镇现有党支部28个,党员870名,其中农村支部15个,党员625名;村“两委”干部73人。基层组织有活动阵地,有经济实体,有9个村委会在墟镇上设立“办事处”,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有:上科
文化旅游:
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遗址位于琼海市阳江镇,时代为1927年。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21.80米,南面向外延伸1.89米,西面向外延伸9.42米,北
红色娘子军成立大会场地遗址位于琼海市阳江镇,时代为1931年。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92.49米,南面向外延伸120.00米,西面向外延伸113.72米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称大江尧乡。
1951年至1953年,设互助组。
1954年至1955年,设阳江初级社。
1956年,称阳江高级社。
1957年,阳江、龙江、文市合并为阳江区。
1958年,之前属乐会县。
1958年,将阳江及东平(现东平农场)合并成立东平公社。
1961年,东平公社分置为阳江公社及文市公社。
1984年,改为阳江区公所及文市区公所。
1986年,设为阳江镇及文市乡。
2002年,文市乡并入阳江镇,称为阳江镇
王文明,字钦甫,号恩安,1894年11月1日出生于海南东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镇)益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守仁,素以乡村私塾教员为职业。母亲陈氏,是个贤惠勤劳的农妇。王文明幼年随父读私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