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塔洋镇 | 隶属:琼海市 |
区划代码:469002108 | 代码前6位:469002 |
行政区域:海南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琼C |
长途区号:0898 | 邮政编码:571400 |
辖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先亮村 | ~200 | 村庄 | 先亮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珍寨村 | ~201 | 镇中心区 | 珍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福寨村 | ~202 | 村庄 | 福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联丰村 | ~203 | 村庄 | 联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加贤村 | ~204 | 村庄 | 加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庄村 | ~205 | 村庄 | 红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群良村 | ~206 | 村庄 | 群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联先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联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红花村 | ~208 | 村庄 | 红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裕山村 | ~209 | 村庄 | 裕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里文村 | ~210 | 村庄 | 唐代因多村民于此贸易而渐成村落,初称里文市,后改里文坡村。…[详细] |
千秋村 | ~211 | 村庄 | 民国四年此处因多村民贸易成村落,原因双庙得名双庙铺子。1939年日军废村后外移一里建新墟,名千秋墟,为千秋万代不变之意。…[详细] |
诗书村 | ~212 | 村庄 | 诗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孟里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孟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鱼良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鱼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因聚奎塔位于大田洋中,故地名为塔洋,墟因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塔洋镇被确定为海南省2022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塔洋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柠檬)。
2016年12月,塔洋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基本介绍:
塔洋镇得名于镇上历史悠久的聚奎塔和宽广辽阔的大田洋,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田园风光的古邑小镇。
塔洋镇位于琼海市东北部,距离嘉积城区6公里,距离高铁琼海站7.9公里,距离海南环线高速路口10公里,省道琼文线贯穿全镇,交通十分便捷。全镇面积69平方公里,总人口30335人,辖15个行政村,共有基本农田31690亩,林地4966亩。我镇产业类型丰富,拥有三大龙头企业(海南品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海南福松有限公司、海南温氏禽畜有限公司)以及全域分布的乡村休闲旅游点。镇墟以明朝建筑风格为主,融入青瓦白墙的仿古元素全面展现小镇古朴儒雅的面貌与品位。村庄建设严格遵循“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原则,
文化旅游:
聚奎塔位于琼海市塔洋镇,时代为明。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13.85米,南面向外延伸31.57米,西面向外延伸46.53米,北面向外延伸31.20米,总面
历史沿革:
古属会同县。
元称县门市。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辟为会同县治,明清时期继续沿袭这一体制。
民国三年(1914年),会同县易名为琼东县,俗称县城。
民国十七年(1928年),置镇称附城。
1950年,县治迁址嘉积。
1958年,改称塔洋公社。
1983年,取消公社设塔洋区。
1987年,设塔洋镇。
香烛,乃乡下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时必备之品。每到年终岁末,塔洋镇瓦灶岭村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便忙碌起来,在一个个家庭作坊里,全家老少齐上阵,破竹子的破竹子、搓烛蕊的搓烛蕊、煮石腊的煮石腊、制香烛的制香烛
“八仙桌”既是祭祀祖先时放置祭品的桌子,又是平时置于客厅中供放置热水瓶、茶具的桌子,因此,乡下家家户户都有一至数台“八仙桌”。从某种意义上说,客厅中所置放的“八仙桌”的质地,显示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实
“看菜村”乃塔洋镇一村庄,编织竹笠为该村村民的传统手工艺。海南气温高、紫外线照射强,取自天然材料、既遮阳又挡雨的竹笠,是终年室外劳作的农民必备的日用品,而“看菜竹笠”以工艺精细、竹笠耐戴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