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左鸠戛彝族苗族乡 | 隶属:纳雍县 |
区划代码:520525214 | 代码前6位:5205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300 |
辖区面积:约5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300人 |
人口密度:1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发仲村 | ~202 | 村庄 | 发仲村位于左鸠戛乡政府西面,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9个村民组,这些村民组是河边、仓房、山脚、大海子、新寨、包包、岩湾、黄泥坡、龙井组。2011年有…[详细] |
先锋村 | ~203 | 乡中心区 | 寓意力争上游。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悦服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三区,1950年属纳雍四区坡其乡自然村,1958年属…[详细] |
坡其村 | ~204 | 村庄 | 坡其村位于左鸠戛乡的东面,距乡6公里,总面积8085亩,东与昆寨乡,西与兴文村,北与条子场,南与猪场乡接壤,有木材、煤资源。全村所辖7个村民组,这些村…[详细] |
拖歪村 | ~207 | 村庄 | 拖歪村位于左鸠戛乡政府北面,距纳雍县城71公里,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总面积10200亩,东接兴文村,南邻下瓦房村,西-仲村,北面接壤锅圈岩乡平坝村。有…[详细] |
兴文村 | ~209 | 村庄 | 兴文村位于左鸠戛乡东面,距左鸠戛乡5公里,是全国抗美援朝苗族英雄刘兴文烈士的故乡,“万古不磨”彝文碑篆刻在村境内采凯箐硝壁的岩上,峡谷幽深,土地贫瘠,…[详细] |
瓦房村 | ~210 | 乡中心区 | 上瓦房村位于左鸠戛乡政府所在地,东面与下瓦房村接壤,西面与龙口村接壤,北面与拖歪村接壤,南面与条子场村、坡其村接壤,村公所住中心组,村民小组8个,这些…[详细] |
地名由来:
“左鸠戛”为古彝语地名,汉语为“盛产茶树的地方”。
基本介绍:
左鸠戛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城的西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1公里,总面积57.6平方公里,东经104度59分至105度05分,北纬26度47分至26度52分,东南接猪场乡,西邻水城县金盆乡、赫章县,北连锅圈岩乡,东面接壤昆寨乡。整个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摩鼻梁子、唐家梁子、猫儿谷梁子、羊子坡山峰四条山脉呈南北走向,把乡内截为四条谷流地。有草场、煤炭资源,建有1000亩联户林场1个。建新河发源于西部白马冲,流程20余华里,乡内最高海拔2101米,最低海拔1462米,年降雨量1095毫米,无霜期238天,属四季分明的温湿性气候。
左鸠戛属彝语,汉语意思是茶树盛产地。远在秦汉代
历史沿革: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属大定府。
民国三年(1914年),设大定县,属悦服里。
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纳雍县,划归纳雍县。
1953年,建立左鸠戛乡。
1958年,改左鸠戛公社。
1966年,与坡其公社合并为兴文公社。
1972年,析为左鸠戛公社、坡其公社。
1982年,建乡。
1992年,坡其、左鸠戛2乡合并为左鸠戛彝族苗族乡。
区划: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