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锦屏县 > 彦洞乡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彦洞乡

[移动版]
地名:彦洞乡隶属锦屏县
区划代码:522628207代码前6位:522628
行政区域:贵州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贵H
长途区号:0855 邮政编码:556700
辖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14万人
人口密度:12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彦洞村~200乡中心区
彦洞村为彦洞乡政府驻地,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396户1762人。彦洞村东接登宜村,南抵河口乡锦宗村,西邻救民村,北与瑶白村接壤,距锦屏县城38公里…[详细]
救民村~201村庄
救民村位于彦洞乡西部,距乡政府3公里,海拔840米,东邻彦洞村,南界剑河县锦宗村,西抵剑河县芳武村,北与仁里村对面相望。下辖救民、亚赖、中梅、传良、万…[详细]
仁里村~202村庄
仁里村土地总面积875公顷,农田24.6公顷,下辖仁里、救王、登类、丰斗、归乐5个自然寨,有吴、杨、宋、徐、陈、吴、刘、周、黄、罗、王11姓,8个村民…[详细]
瑶白村~203村庄
瑶白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东3公里,东与仁丰、采芹接壤,南邻登宜,西抵彦洞、仁里两村,北与九勺为邻。原名苗白,始得名于清朝,古侗语叫“妙白”或“正押金”,…[详细]
黄门村~206村庄
原称黄闷,以其地势高,雾罩多,令人窒闷得名,侗名“更王”,其意不详,也有说意为侗族之最的。民国二十年改为黄门,亦因黄门村是黄姓开寨之故。清代属黎平府,…[详细]
仁丰村~207村庄
仁丰位于彦洞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处,东、南两面抵黄门村,西界瑶白、九勺,北抵高坝,原名坪圭仁,1955年张承德改为仁丰,意在为富要仁。 …[详细]
九勺村~208村庄
九勺位于彦洞乡北部,距乡政府7公里,源自“九勺九个窝”而得名,东与仁丰村为界,南与瑶白村为邻,西抵剑河县洞庭村,北界剑河县及平秋镇新寨村。 有李…[详细]

地名由来:

彦洞乡旧称验洞,因乡人民政府驻彦洞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彦洞乡被贵州省林业局命名为2022年贵州省森林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彦洞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基本介绍:

彦洞乡位于锦屏县西北部,距县城驻地38公里,与剑河县南加镇,盘溪乡接壤,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三板水溻站淹没库区张镇之一。全乡幅员9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8个自然桂冠,85个村民小组,有2808户,11353人,侗族人口占99.8%,全乡森林覆盖率75%,其中天然林保记16324.1亩,全乡行政事业单位干部46人,其中行政干部20人,专业技术干部26人,有初级中学一所,村级完小3所,村小4所,教学点4个,在教学生1700人,教师100人。境内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土地瘠蒲,海拔900-1100米,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终年云雾缭绕。全乡有耕地面积5555亩,人均占有耕地0.45亩,200

+查看详细彦洞乡概况>>

历史沿革:

宋代时期,属绍庆府。

明初时期,在彦洞设中林验洞长官司,后长官司治地迁至钟灵。

清代时期,归黎开泰县。

民国时期,属锦屏县。

1958年1月,成立彦洞公社。

1984年2月,改为彦洞乡。

1992年2月,黄门乡并入彦洞乡。

锦屏薏仁米

锦屏薏仁米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彦洞乡的特产。彦洞乡出产的薏仁米以米质优、香味纯正、无公害、食用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出名。锦屏县彦洞乡是黔东南州薏仁米的主产区,薏仁米种植在彦洞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当地用薏


以下地名与彦洞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