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德卓镇 | 隶属:赫章县 |
区划代码:520527111 | 代码前6位:520527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200 |
辖区面积:约11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6万人 |
人口密度:19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德卓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德卓村位于德卓乡东部距县城98公里,在乡政府所在地;全村老百姓靠养殖为生,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等。南接大营村,北接云南省,人均年收入1900元,平均…[详细] |
柏杨村 | ~202 | 村庄 | 柏杨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六公里,
--人口总数:1612人 农业人口:160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详细] |
水炉村 | ~203 | 村庄 | 水炉村位于德卓乡东部,与柏杨及坝塘两村相邻,平均海拔22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详细] |
坝塘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坝塘村位于德卓乡西部,左接德卓村,右接水炉村,平均海拔1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详细] |
堰联村 | ~205 | 村庄 | 堰联村位于赫章县德卓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共12个村民组494户、2220人(凉山28户、112人;堰沟33户、135人;中沟63户、26…[详细] |
炉元村 | ~206 | 村庄 | 炉元村位于赫章县德卓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耕地面积2198亩,大牲畜存栏350头(匹)。其中,适宜种烟面积3089亩,常年种烟面积250…[详细] |
中营村 | ~207 | 村庄 | 中营村位于德卓乡南部,左接大营村,右接堰联村,平均海拔156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详细] |
大营村 | ~208 | 村庄 | 大营村位于德卓乡南部,左接德卓村,右接中营村,平均海拔156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详细] |
胜营村 | ~209 | 村庄 | 胜营村位于德卓乡东部,左接柏杨村,右接元角,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全村8个村民组,321户、1369人(团…[详细] |
马路村 | ~210 | 村庄 | 马路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左接尖山村,右接河镇乡,平均海拔1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详细] |
元脚村 | ~211 | 村庄 | 元脚村位于德卓乡东部,与胜营及田坝两村相邻,平均海拔138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毫米。…[详细] |
田坝村 | ~212 | 村庄 | 田坝村位于德卓乡东南方向,左接沙泥村,右接元角村,平均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5…[详细] |
沙泥村 | ~213 | 村庄 | 沙泥村位于德卓乡东部25公里,距县城77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220毫米。全村7个村民组,374户、1728人(…[详细] |
尖山村 | ~214 | 村庄 | 尖山位于德卓乡东部,距乡政府有10公里,该村以农业为主
--人口总数:1077人 农业人口:1077人 非农业人…[详细] |
地名由来:
“德卓”系彝语,意为彝族德卓家的名称。因为当时该家支在当地人丁兴旺、家族势力强大,人们就以其家支名称相称,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地名。
基本介绍:
德卓镇位于赫章县西部,地处两省(贵州省、云南省)三县(赫章县、威宁县、彝良县)交界,东邻可乐乡和辅处乡,西接云南省彝良县龙街乡和奎乡,南抵威宁县兔街乡,北与河镇乡毗邻。平均海拔2025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雨量725毫米。全乡辖14个村,133个村民组,总面积118.47平方公里,总人口23607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布依等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20%。
德卓乡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有煤、铜、铁、锌等多种矿产资源,全乡可容纳5口以上年产30万吨的煤矿,铜矿储量居全县之首,水能、风能资源蕴藏量1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6万千瓦,投资9000多万元
历史沿革:
宋、元、明,属乌撒卫部(今威宁)。
清代时期,先后为威宁府、威宁州、威宁县所管。
民国时期,设赫章分县、赫章县后属赫章县。
1950年,建德卓乡。
1951年,建恒底区公所后属恒底区公所。
1958年,德卓乡改公社。
1984年,改德卓乡。
1991年,德卓、德胜、丰家甘河3乡并入德卓乡。
2017年1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德卓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