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绵镇 | 隶属:福绵区 |
区划代码:450903107 | 代码前6位:450903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K |
长途区号:0775 | 邮政编码:537000 |
辖区面积:约7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7万人 |
人口密度:90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福东社区 | ~001 | 主城区 | 福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福西社区 | ~002 | 城乡结合区 | 福西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福绵社区 | ~003 | 城乡结合区 | 福绵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洋桥社区 | ~004 | 城乡结合区 | 洋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下枥社区 | ~005 | 城乡结合区 | 下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新江社区 | ~006 | 城乡结合区 | 新江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上坡村 | ~201 | 村庄 | 上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坡村 | ~202 | 村庄 | 中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十丈村 | ~203 | 村庄 | 十丈村,清朝初年建村,古称十丈坡。十丈村保留有连片完整的古村落,现存良好的生态民居等古建筑70多座,最早的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之后清至民国陆续扩建…[详细] |
上地村 | ~204 | 村庄 | 上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良表村 | ~205 | 城乡结合区 | 良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水岭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水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韦福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韦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覃村村 | ~211 | 城乡结合区 | 覃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香山村 | ~212 | 城乡结合区 | 香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镇石村 | ~214 | 村庄 | 镇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宝岭村 | ~215 | 村庄 | 宝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枥村 | ~216 | 城乡结合区 | 上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中枥村 | ~217 | 城乡结合区 | 中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沙浪村 | ~220 | 村庄 | 沙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龙村 | ~221 | 村庄 | 三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青岭村 | ~222 | 城乡结合区 | 青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船埠村 | ~223 | 城乡结合区 | 船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横岭村 | ~224 | 村庄 | 横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竹菜村 | ~225 | 城乡结合区 | 竹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地名由来:
福绵镇,旧名福棉圩。原属玉林西部辛棉堡附近开设的市集。相传此地为南流江水运要冲之地,盐利舟车之会,明朝时为棉纱周转仓库因而为名,辛棉堡下设福棉圩,又有福祚一方的吉祥之意。其后福棉圩纺织业迅猛发展,商业日渐繁华,为鬱林州西部诸圩镇之冠,因而于民国时期改名“福绵”更是取福旺绵长之意,圩西南有古朴建筑万济桥和古船埠遗址。是为今天福绵区福绵镇名称的由来。
荣誉排行: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福绵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在玉林市中部偏南。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6.7万。辖1居委会、24村委会,有117自然村。1950年设为七区。1958年改福绵公社。1984年改置镇。盛产甘蔗、花生、黄麻、烟叶、柑橙等。为市烟、麻、果主要产区之一,福绵良种猪基地。有中小学24所。古建筑有万济桥,竹山村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有船埠街硫磺温泉。镇人民政府驻地福绵圩,在玉林西南11公里。人口9510。原称福棉,清末以“福旺绵长”意改福绵。有纸箱、农机、农具、被服、水泥、塑料、制衣等厂。有公路接324国道和桂玉、柳玉、玉浔等公路。
历史沿革:
请属郁林县贵平乡辖地。
1941年设福绵乡、水枥乡、新辛乡,属郁林县。
1952年9月改郁林县第六区。
1955改福绵区。
1957年改乡。
1958年改公社。
1962年复改区。
1965年属玉林县。
1966年复改公社。
1983年属玉林市(县级)。
1984年改福绵镇。
1997年属玉州区。
2013年属福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