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平山镇 | 隶属:兴业县 |
区划代码:450924101 | 代码前6位:450924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K |
长途区号:0775 | 邮政编码:537000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7万人 |
人口密度:4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陈村社区 | ~001 | 村庄 | 陈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苏社区 | ~002 | 村庄 | 大苏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泉村 | ~201 | 镇中心区 | 龙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田寮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田寮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上阳村 | ~203 | 村庄 | 上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正阳村 | ~204 | 村庄 | 正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雅桥村 | ~205 | 村庄 | 雅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江下村 | ~207 | 村庄 | 江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江岭村 | ~208 | 村庄 | 江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鸣峨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鸣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新岭村 | ~211 | 村庄 | 新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古城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古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平山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平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山下村 | ~214 | 村庄 | 山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山腰村 | ~215 | 村庄 | 山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联村 | ~216 | 村庄 | 三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阳村村 | ~217 | 村庄 | 阳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良村 | ~218 | 村庄 | 高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埠头村 | ~219 | 村庄 | 埠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村村 | ~220 | 村庄 | 南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双凤村 | ~221 | 村庄 | 双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大平山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村舍分布在较平坦的土阜上以形取意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大平山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大平山镇位于兴业县南部,离兴业县城区15公里,有324国道、玉石一级公路和黎湛铁路贯穿而过。全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21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人口4.7万,耕地3.4万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1819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26万元,生猪出栏33万头,肉鸡出栏285万羽,乡镇企业总产值96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实现了“生态农业”和订单农业。大平镇城区的建设以小区为依托,先后建设一个商住小区,两个工业小区,新建住宅480套(幢),使城区面积扩大到4.26平方公里,2个工业小区形成了饲料、机械、农产品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新建了大型的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得到了大
历史沿革:
唐麟德二年(665年),置潭栗县,隶鬱州,治今镇古城村。
次年,潭栗县改属鬱林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潭栗县改属鬱林郡。
唐德三年(758年),潭栗县复改属鬱林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潭栗县并入兴业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属鬱林县大平山乡和兴业县大平山乡。
1950年6月,分属鬱林县第九区和兴业县第一区。
1953年,设第八区,属鬱林县。
1955年9月,第八区改为大平山区属鬱林县。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