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更乡 | 隶属:忻城县 |
区划代码:451321207 | 代码前6位:45132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桂G |
长途区号:0772 | 邮政编码:5428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4万人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北更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北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犀牙村 | ~201 | 村庄 | 犀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凤凰村 | ~202 | 村庄 | 凤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古利村 | ~203 | 村庄 | 古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内仁村 | ~204 | 村庄 | 内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弄兰村 | ~205 | 村庄 | 弄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加乐村 | ~206 | 村庄 | 加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加猛村 | ~207 | 村庄 | 加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加兰村 | ~208 | 村庄 | 加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雅文村 | ~209 | 村庄 | 雅文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门村 | ~210 | 村庄 | 龙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百福村 | ~211 | 村庄 | 百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加福村 | ~212 | 村庄 | 加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塘太村 | ~213 | 村庄 | 塘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北更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北更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北更乡位于忻城县的南部,东与古蓬镇相邻,西与都安县马山乡接壤,南与上林县交界,北与遂意乡毗邻,忻城至马山的四级公路贯穿全乡,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忻城县城44公里。全乡现有14个村民委,324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乡总人口26459人。总面积28.1万亩,其中石山面积占92%,人均耕地仅为0.76亩。
全乡土地面积20494.44亩,其中水田602.5亩,早地17691.94亩。2002年底,桑园面积10150亩,年产鲜茧1100吨,金银花种植面积5900亩,年产鲜花850吨,是来宾市有名的桑茧、金银花之乡,深加工业潜力巨大,同时境内蓄藏丰富的白云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北更乡人口数量为1.64万人,位列忻城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
2014年7月,农业部认定北更乡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八寨金银花)。
文化旅游:
七卡修路碑位于忻城县北更乡加兰村七卡屯,年代为清(1829年),七卡修路碑为忻城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
灵阳寺遗址位于忻城县北更乡凤凰村东南,年代为清,灵阳寺遗址为忻城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
冲暧石寨墙位于忻城县北更乡加兰村冲暧屯东,年代为清,冲暧石寨墙为忻城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
古利石板道位于忻城县北更乡古利村古扑屯东,年代为清,古利石板道为忻城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
雅文石板道位于忻城县北更乡加福村东南,年代为清,雅文石板道为忻城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朝,属贺水县。
宋朝,属上林县。
明清时期,属古蓬乡村。
民国时期,先置北更团,后改置北更乡,隶属上林县第六区。
1952年12月,北更乡成为忻城县第九区的一部分。
1953年11月,撤第九区置第十一区。
区人民政府驻北更街,区下辖12个乡。
1955年8月,第十一区改称北更区。
1958年2月,撒区,置北更、加福、弄兰3个乡。
同年9月,撒乡,成立和平、上游、东方红3个公社。
1959年1月,3个公社合并为北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