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子镇 | 隶属:平乐县 |
区划代码:450330102 | 代码前6位:450330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C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辖区面积:约1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37万人 |
人口密度:17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沙子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沙子街原名沙羊,传唐代始建,为湘桂驿道必经之地,建有天妃庙。清光绪年间(1875-1908)在天妃庙前铺了一条沙石路,渐成街圩,故名沙子街。…[详细] |
保和村 | ~200 | 村庄 | 村因取保卫和平之意而得名。1946年属沙子乡。1952年设保和乡,属平乐县第二区。1955年属沙子区。1958年改保和大队,属沙子公社。1962年复改…[详细] |
围梓村 | ~201 | 村庄 | 一说以村周围多梓树得名;一说由“围死”雅化得名,传古代一将军由沙子赴平乐途径此地时遭围困战死,故名。…[详细] |
维新村 | ~202 | 村庄 | 以“变法维新”意取名。1934年为维新村,属兴隆乡。1946年属世平乡。1952年与围梓村并为维新乡,属平乐县第二区。1958年改维新大队,并析出围梓…[详细] |
沙子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沙子街原名沙羊,传唐代始建,为湘桂驿道必经之地,建有天妃庙。清光绪年间(1875-1908)在天妃庙前铺了一条沙石路,渐成街圩。…[详细] |
安隆村 | ~204 | 村庄 | 取“安定兴隆”之意得名,光绪末年,陈家榨已成圩,1936年为表示该圩生意兴隆,故得名安隆村。…[详细] |
义和村 | ~205 | 村庄 | 因村有一义渡(半边渡),为村与村之间联合管理,村民和平共处,而得名。…[详细] |
治平村 | ~206 | 村庄 | 1934年为治平村,取“治理平安”之意得名。…[详细] |
保安村 | ~207 | 村庄 | 因地处平乐、恭城、阳朔三县交界,是保卫安全要地,故名。…[详细] |
安全村 | ~208 | 村庄 | 村因旧时安全治安较好,故取名安全。1934年为安全、兴大2村,属兴隆乡。1946年属世平乡。1952年设安全乡,属平乐县第二区。1955年属沙子区。1…[详细] |
协中村 | ~209 | 村庄 | 因驻地在中心,村民团结协作,故名。1934年为协中村,属协和乡。1952年改协中小乡,属平乐县第二区。1955年属沙子区。1958年改协中大队,属沙子…[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驻地旧有天妃庙,庙前道路均为粗沙铺成,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沙子镇人口数量为3.37万人,位列平乐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基本介绍:
沙子镇,古称沙阳、沙子埠,位于茶江河畔,平乐县北部,平乐、阳朔、恭城三县交界中心。自古以来,连接湘粤桂古驿道和茶江黄金水道在此交汇,省道201线和305线过境,沙子距县城30公里,距桂林88公里,距阳朔和恭城高铁站均为2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016年,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全年共引进投资规模1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92元。
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0个村委,122个自然村,总人口4.5万,其中城镇人口0.82万人。有汉、瑶、壮、苗、布衣、侗、回等民族。影视剧《五月的鲜花》、《石达开》等在沙子取
历史沿革:
民国时,设有协和乡、兴隆乡、世平乡。
1950年2月,建立沙子区,同年9月,改称第二区。
1958年1月,撤区并乡,分沙子治平2个乡,同年9月,撤销治平乡成立沙子公社。
1961年7月,划分为沙子、安隆2个公社。
1962年7月,撤销安隆公社改设沙子区公所。
1984年,改称沙子镇。
区划: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