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旧城镇 | 隶属:平果市 |
区划代码:451023106 | 代码前6位:451023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L |
长途区号:0776 | 邮政编码:533000 |
辖区面积:约20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62万人 |
人口密度:1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兴宁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兴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教美村 | ~202 | 村庄 | 教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望力村 | ~203 | 村庄 | 望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同利村 | ~204 | 村庄 | 同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康马村 | ~205 | 村庄 | 康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菊良村 | ~206 | 村庄 | 菊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六岸村 | ~207 | 村庄 | 六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民江村 | ~208 | 村庄 | 民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庆兰村 | ~209 | 村庄 | 庆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坡那村 | ~210 | 村庄 | 坡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贤村 | ~211 | 村庄 | 龙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更村 | ~212 | 村庄 | 新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局马村 | ~213 | 村庄 | 局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绿宏村 | ~214 | 村庄 | 绿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绿园村 | ~215 | 村庄 | 绿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富升村 | ~216 | 村庄 | 富升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发达村 | ~217 | 村庄 | 发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那达村 | ~218 | 村庄 | 那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六达村 | ~219 | 村庄 | 六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政府驻地有明代古城墙而得名。
基本介绍:
旧城镇位于平果县中部偏东,距平果县城43公里,东界大化县碧城开发区和马山县永州乡,西邻太平镇、海城乡,南和坡造镇接壤;北与那沙乡相连。旧城自古以来是交通重镇是平果至海城、都阳至凤山的交通中转站。该镇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现下辖13个村民委,169个自然屯,245个村民小组,8194户,总人口36237人。镇人民政府驻兴宁街。
旧城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00.3平方公里,东部属丘陵地带,西、南、北部均属石山地区,耕地面积30696亩,其中水田12864亩,有林面积60277.5亩,森林覆盖率2%,旧城镇是百色地区的桑蚕生产基地之一,群众以种植蚕桑、水稻、玉米、甘蔗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
历史沿革:
唐、明代,为思恩州治。
明嘉靖七年(1528年)后,为旧城土巡检司。
民国四年(1915年),改土归流并归果德县,称下区旧城民团支局;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称旧城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归平治县,仍称旧城乡。
1953年,为平果县第十区。
1958年,为兴宁人民公社。
1962年,改为旧城区。
1968年,称新城公社。
1971年,复称旧城公社。
1984年,改称为乡。
1996年7月10日,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