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渊镇 | 隶属:宁明县 |
区划代码:451422103 | 代码前6位:451422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F |
长途区号:0771 | 邮政编码:532200 |
辖区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1万人 |
人口密度:18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正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正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新西街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新西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海湾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海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思州村 | ~202 | 村庄 | 思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驮零村 | ~203 | 村庄 | 驮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驮邓村 | ~204 | 村庄 | 驮邓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那明村 | ~205 | 村庄 | 那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什八村 | ~206 | 村庄 | 什八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峙北村 | ~207 | 村庄 | 峙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那禄村 | ~208 | 村庄 | 那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岩村 | ~209 | 村庄 | 北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那功村 | ~210 | 村庄 | 那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友福村 | ~211 | 村庄 | 友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那才村 | ~212 | 村庄 | 那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蔗园村 | ~213 | 村庄 | 蔗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台村 | ~214 | 村庄 | 三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桐骨村 | ~215 | 村庄 | 桐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海渊镇因镇政府驻海渊街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海渊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海渊镇位于明江河上游,地处宁明县东部、距县城56公里,距南宁首府159公里,宁明至上思至防城公路穿境而过,是宁明、崇左、扶绥、上思4县市14个乡镇的贸易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镇下辖17个村(居)委会55个经联社142个自然屯,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其中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全镇耕地面积5.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万亩,甘蔗4.3万亩,有林面积12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桑蚕、蔬菜、花生为主。全镇杂居着以壮、汉、侗、瑶为主的多种民族。全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属于亚热湿润性气候,具有发展粮、蔗、林、果、养等特色农业的优越条件。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思土州于今思州,隶太平府。
1953年4月,思乐县撤销,与镇南县合并置宁明县,镇域属宁明县第七区。
1958年,设红光公社。
1959年,红光公社改名海渊公社。
1962年,海渊公社改海渊区。
1966年,海渊区复为海渊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