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圩镇 | 隶属:蒙山县 |
区划代码:450423103 | 代码前6位:450423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D |
长途区号:0774 | 邮政编码:543000 |
辖区面积:约14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明村 | ~201 | 村庄 | 大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文圩村 | ~202 | 镇中心区 | 文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秀才村 | ~203 | 村庄 | 秀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定村 | ~204 | 村庄 | 龙定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屯治村 | ~205 | 村庄 | 屯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木护村 | ~206 | 村庄 | 木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道义村 | ~207 | 村庄 | 道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龙村 | ~208 | 村庄 | 大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六夏村 | ~209 | 村庄 | 六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连塘村 | ~210 | 村庄 | 连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河村村 | ~211 | 村庄 | 河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桃洞村 | ~212 | 村庄 | 桃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文圩镇因镇政府驻文圩得名。
基本介绍:
文圩镇位于蒙山县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是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先生的故乡。全镇总面积143.67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300个村民小组,24个镇直单位,总人口3.5万人。
耕地33315亩,林地总面积9854.9公顷,木薯1.4万亩,桑园1.1万亩,甘蔗3000亩,水果4800亩,有蒙山“水果之乡”的美称;玉桂八角3000亩,尾叶桉速生林基地3000亩。冬季发展食用菌生产面积3万m2以上。
全镇建有千头养猪场一座,百头猪场7个,是蒙山猪花交易的集散地。全镇年出栏生猪14.7万头,其中肉猪出栏7.7万头,外销仔猪7万头。有万羽养鸡场2个,家禽出栏86万羽。有高产养牛示范基地1个,年出栏肉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文圩镇被授予2022年度梧州市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称号。
2020年5月,文圩镇被确定为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4年7月,文圩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韦竹平故居韦竹平故居位于文圩镇道义村,为蒙山著名民间拳师韦竹平故宅,是今县境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清光绪年间的民宅建筑。故居为整体结构,分前后两座,每座为一厅两房,前后座之间有左右横廊相连,构成
文圩风雨桥兴建于乾隆廿二年(一七五八年),光绪六年(一八八0年)重修,原为木头木板架设桥面桥栏,一九九五年由当地政府出资修建水泥桥面桥栏,位于文圩水街西面,是文圩镇区通往莲塘、龙定、大龙、屯
陆超故居陆超故居座落在文圩镇大明村大明粮仓内,现基本保存完整。陆超,抗日战争时期任修(仁)、荔(浦)、蒙(山)三县民团指挥部少将指挥官。
龙头村李氏家祠位于蒙山县文圩镇大明村,年代为民国。龙头村李氏家祠为蒙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石关氏祠位于蒙山县文圩镇秀才村三石组内,年代为清代。三石关氏祠为蒙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代,属永安州。
民国元年(1912年),属永安县。
民国三年(1914年),属蒙山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文圩、上鉴、秀才3个乡。
1950年4月15日,设文圩、上鉴2个乡。
同年10月,设第四区,辖文圩、上鉴2乡。
1952年5月,第四区辖秀才、佛子、大车、大棠、屯治、道义、木护、六夏、夏宜9个乡。
1955年1月22日,第四区改为文圩区。
1957年12月30日,分设文圩木护、佛子3个乡。
19
梁羽生 (1926~2009)原名陈文统。广西蒙山人。1945年入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学习。曾任《岭南日报》。1949年后历任香港副刊,南方学院讲师,香港《大公报》撰述员,后从事写作。20世纪40年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