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利镇 | 隶属:灵山县 |
区划代码:450721116 | 代码前6位:45072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N |
长途区号:0777 | 邮政编码:535000 |
辖区面积:约3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96万人 |
人口密度: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文利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文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文和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文和社区:2020年12月成立,由原文利村更名而来,辖箭珠角、楠子埠、百牛岭、龙蛇湾、柯木江、长冲口、鸦彩埠、白石冲、旧门、望天堂、甲江口、仙女晒罗裙…[详细] |
公服村 | ~202 | 村庄 | 公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黎头村 | ~203 | 村庄 | 黎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城村 | ~204 | 村庄 | 南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驲面村 | ~205 | 村庄 | 驲面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马达村 | ~206 | 村庄 | 马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冲村 | ~207 | 村庄 | 东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甲叉村 | ~208 | 村庄 | 甲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香山村 | ~209 | 村庄 | 香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谷埠村 | ~210 | 村庄 | 谷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横山村 | ~211 | 村庄 | 横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升安村 | ~212 | 村庄 | 升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升平村 | ~213 | 村庄 | 升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升和村 | ~214 | 村庄 | 升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搭简村 | ~215 | 村庄 | 搭简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清康熙年前,建有一个较有名的武庙,北海、合浦的商人经常乘船运货到此地销售,逐步形成经济交易中心,形成圩集,故名文利圩。
荣誉排行:
2012年11月,农业部认定文利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百强水牛奶)。
基本介绍:
地处灵山最西南边缘,面积365平方公里。总人口29584人,其中农业人口27902人。耕地面积264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12公顷,辖15个村委会,397个自然村。 近几年来,该镇按“一村一品”、“几村一品”规划,采用“公司十农户”“机关十农户”的模式,使甘蔗、水果、么拉牛成为支柱产业。1999年,水果种植面积达15820亩,产量17516吨,甘蔗种植面积13823亩,产量42100吨,么拉奶牛1880头,农业生产总值7645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12.1%,实现财政收入5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4元。
历史沿革:
清嘉庆以后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今文利镇属武利练。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团练建制,设文利乡,属第八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设区4个,文利属第二区。
解放后,仍称“文利乡”。
1949年12月,随灵南特区划给合浦县管理。
1950年1月10日复归灵山县管辖。
1958年9月,“文利乡”改称“文利人民公社”;同年10月并入灵南人民公社(驻地武利圩)。
1961年6月,全县划分8个区,文利
钦州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磨砺了钦州人民“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与“自强不息”的人格力量;她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荔枝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