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城镇 | 隶属:新兴县 |
区划代码:445321100 | 代码前6位:44532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W |
长途区号:0766 | 邮政编码:527300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8.06万人 |
人口密度:15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州背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州背:因当年处于新州府背面而命名。解放后;1949年属新兴县第一区附城镇,称州背村;1951年属城关镇称州背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称州背大队;19…[详细] |
司背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在县属之背的聚落,故名。1949年属新兴县第一区附城镇,称司背村;1951年属城关镇州背乡,称司背村;1958年属红旗公社,称司背大队;1959年属…[详细] |
锦水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饶州文脉水从县城西南部的白鳝坑流出,经较坊,在西门左侧流入城内的接水亭,然后从佐隍坊向正南过泮桥后向东北方向流出太师桥,合流后向北流出城外,灌溉桥亭洞…[详细] |
塘背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建在旧县城西南角的城墙脚下后边因当时县衙要修筑城池,就地挖掘烧砖,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坑洼,人们将坑洼改造成鱼塘得名。…[详细] |
侍郎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明朝永乐年间官洞人陈鼎任朝廷刑部右侍郎后,在县衙前,即今中山路县学工会处建“书锦牌坊”,又称“侍郎牌坊”。村民为纪念他而取村名“侍郎”,因驻地在侍郎村…[详细] |
茅园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因村落建在长满茅草的土地上,故名。1949年属新兴县第一区附城镇,称茅园村;1951年属城关镇塘背乡,称茅园村;1958年属红旗公社,称茅园大队;19…[详细] |
仓夏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仓夏:由夏院水、仓背两村组成,后来各村取一个字组成。…[详细] |
城中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城中:位于在县城中心位置的聚落。1956年成立居委会,属城关镇称街道居民委员会。址设于县城解放路45号,由县和城关镇人民公社双重管辖,居委的工作人员有…[详细] |
大地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大地:在辽阔的土地上而形成的聚落。1948年属新兴县一区附城镇乡会;1951年属城关镇塘背乡称大地村;1958年属红旗公社塘背大队;1959年属城关公…[详细] |
北街社区 | ~010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州学街之北,得名“北街”。1949年属于新兴县第一区附城镇,称北街村;1951年属城关镇水东岸乡,称北街村;1958年10月属红旗人民公社,称北…[详细] |
水东社区 | ~011 | 镇乡结合区 | 水东:位于县城东部,亦在东门河的东部1949年属新兴县一区附城镇称水东岸村;1951年属城关镇水东岸乡水东岸村,成立互助组到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社;1…[详细] |
南外社区 | ~012 | 镇中心区 | 南外:在旧县城南门之外,现在县城内一千多年前,有高氏、祝氏、柯氏祖先在南外定居,形成最早村落。李氏始祖大椿公于宋宝佑四年(1256年)自江西省吉安市大…[详细] |
平康社区 | ~013 | 镇中心区 | 平康:意指平安、安居康乐、康宁的聚落。1949年11月属新兴一区附城镇称平康村;1951年属新兴一区附城镇南平乡称平康村;1952年村设农民协会、互助…[详细] |
沙亭社区 | ~014 | 镇乡结合区 | 沙亭:每逢下雨,山洪暴发,河上游把沙冲积在村前,日久堆积成沙丘故形成沙亭的聚落。…[详细] |
桥亭社区 | ~015 | 镇乡结合区 | 新兴江支流经村的西边流过,该村大部分耕地在村西,外出耕作,跨桥而过。桥东有座“避雨亭”,故名“桥亭村”…[详细] |
枫洞社区 | ~016 | 镇乡结合区 | 因周围长满着枫景树(即水松树),故名。枫洞是一条古村落,最早建村于唐末宋初(约960年);1949年属新兴县第一区枫良乡,称枫洞村;1950年属一区枫…[详细] |
下坪社区 | ~017 | 村庄 | 村前原有新兴江冲积地,长期集积的沙丘连成一片,后辟为耕地,俗称坪地,该村整个坪地建有上坪,中坪,下坪三个自然村,以河流走向,该村位于两村之下,故称为下…[详细] |
城东社区 | ~018 | 镇中心区 | 城东:位于县城东面的聚落。20世纪末,县政府、镇政府为了规范城镇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把县城的非农人口居住地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管理,辖区坐…[详细] |
城南社区 | ~019 | 镇中心区 | 城南:位于镇政府南面聚落。2001年4月县、镇政府决定成立了城南居委会。和原来的城中办事处一起办公。2006年更名为城中、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
城西社区 | ~022 | 镇中心区 | 城西:座落在县城区范围的西边1995年9月成立城西办事处,2006年5月,根据省市县文件要求,城西办事处改设为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地点设象岗山11…[详细] |
城北社区 | ~023 | 镇中心区 | 设在县城北面,故名。于2006年成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雨洞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据年长老人口述:由“鱼翁撒网”的地理历史而起,此处群山环绕,田洞开阔,西河沿村庄北面而过,洞前有一山岗座立在西河边,形态似鱼翁之手延伸至白田洞,田洞开…[详细] |
凤凰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凤凰:酷似一只凤鸟,意为凤凰飞翔之地现村委共有苏、甘、梁、陈、赵5个姓氏,最大姓苏,约占40%。1949年11月属新兴县三区凤沙乡称凤翔里村;1952…[详细] |
黄塘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黄塘:因地处于集成河下游。当时河堤失修,河水常泛滥,坑洼积水成塘,故有“黄塘”之称。…[详细] |
陇塘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由彭姓于元朝大德四年(1300年)前从顺德龙江移居到新兴县南郊路建村沿用至今。有梁、潘、叶、罗、钟、黄、范、张、甘、陈等12姓,以彭姓为多,占80%。…[详细] |
枫冼村 | ~205 | 村庄 | 枫冼:座落于枫树林的山岗,后枫树被不断砍光建村,原名“枫鲜”,建国后因“鲜”与“冼”谐音,故易名“枫冼村”…[详细] |
联群村 | ~206 | 村庄 | 联群,意思团结一致,共建和谐村庄黄氏始祖从广东省南雄迁入,形成最早村落叫企村。1949年前属一个农会,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1956年,成…[详细] |
黄岗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黄岗:因该村有一个小黄土山岗。1949年11月,县属六区、西平乡称黄岗村;1952年2月建立农民协会、互助组,1956年春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黄岗归属…[详细] |
三挺村 | ~208 | 村庄 | 三挺:三棵树顶风傲霜、苍劲挺拨,像伞一样守护着村落。…[详细] |
庞村村 | ~209 | 村庄 | 庞村:庞姓人先来此居住明朝末期,庞姓人氏先到此建村。1950年属新兴县第六区成睦乡,1958年属新兴县红旗公社称庞村大队,1959年属洞口公社称庞村大…[详细] |
大稳村 | ~210 | 村庄 | 大稳: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取安居乐业,稳定向前发展之意。…[详细] |
黎源村 | ~211 | 村庄 | 黎源:因黎氏来村较早,村东井水殿内有水源,水源不断,“黎”与“来”谐音。…[详细] |
布坪村 | ~212 | 村庄 | 因地形地貌像布一样的平坦,故名。1949年11月属洞口片区第六区管辖;1956年春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车岗…[详细] |
云吟村 | ~213 | 村庄 | 云吟:云集龙吟之意。云吟于明朝嘉靖年间由梁圣胜开村,1949年属新兴县第六区成睦乡;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5-1957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58…[详细] |
布龙村 | ~214 | 村庄 | 布龙:此处两水交汇,群山环抱,巨龙自打老坑翻腾而出,见龙在田,再经村头坊,悄然潜落长江垌,危然盘踞,在垌中央,隆起一小山丘。古先民以此福地建村,命名为…[详细] |
坡边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坡边:此地有个小土坡,且土坡很斜。1950年属新兴县第六区昇平乡;1958年11月属新兴县红旗公社称洞口大队;1959年属洞口公社称洞口大队;1963…[详细] |
地名由来:
新城镇因地处新兴县城所在地,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新城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新城镇榜上有名。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城镇人口数量为18.06万人,位列新兴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新城镇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新城镇位于新兴县的中北部,是县委县府驻地,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 117 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 18.5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 103207 人 , 流动人口 1.3 万人 , 镇政府下辖 32 个居 ( 村 ) 委和 2 个办事处,新城镇 1998 年跨入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行列,该镇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镇级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2004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0.52 亿。工农业总产值 41.04 亿 ( 按可比价计 ), 第三产业产值 4.05 亿元 , 财政总收入 2691 万元 , 村级集体纯收入 1001 万元 , 农村人均收入 4479 元 ,
历史沿革:
1952年6月,新城镇从第一区分出,称城关镇,为区级镇。
1958年9月,与车岗、洞口乡合并为红旗公社。
1959年1月,红旗公社改称新城公社。
1964年5月,复称城关镇。
1987年4月,更名为新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