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岗镇 | 隶属:兴宁市 |
区划代码:441481116 | 代码前6位:4414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M |
长途区号:0753 | 邮政编码:514000 |
辖区面积:约155.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罗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据说,客家人民从闽、赣中南部迁至兴宁前,有姓罗和姓江的两姓人落居此地,便以姓氏得名为“罗江”,因客家语“江”与“岗”同音,且此地的山岗较多,后人又将…[详细] |
五五村 | ~200 | 村庄 | 1958年大队带为五片此地排列第五,后改为五五村。该地原属白水大队,1958年大队带为五片此地排列第五,1978年分大队后命名为五五管理,1999年改…[详细] |
白水村 | ~201 | 村庄 | 村中有一晶莹洁白的瀑布,因而得名“白水”。1958年为白水大队,含现在的五五管理区、白群区,1978年又分开为三个大队。1988年为白水管理区。199…[详细] |
白群村 | ~202 | 村庄 | 因从白水大队分出时,取原来的白一片、王群片两村“白”与“群”字,故名。1949年—1958年称白水,1958年—1962年分为五群、白一大队,1962…[详细] |
柿子坪村 | ~203 | 村庄 | 此地有一个草坪,长着一条柿子树,高达数丈,人们便将此地叫做柿子坪。民国时属罗岗蕉坑村,1949年属浮岗区,1957年属罗西乡,1962年属罗岗公社蕉坑…[详细] |
蕉坑村 | ~204 | 村庄 | 此地原是一深山沟,生长有较多野蕉,故名蕉坑。1958年统称蕉坑(划分为蕉一、蕉二、蕉三、蕉四)四个大队。1962年体制下放,蕉二、蕉三、蕉四统称为蕉坑…[详细] |
蕉一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1962年体制下放时,由原蕉坑乡分为三个村,因该区地处三个村的前面,得名蕉一。清代年兴宁北厢、杨塘堡,民国时兴宁县第十三区,1950年兴宁县浮网区,1…[详细] |
罗中村 | ~206 | 镇中心区 | 因地处罗岗镇中心地带,故名罗中。1949年设罗中乡农会,1951年至1956年为小乡,1999年改称罗中村委会。…[详细] |
元潘村 | ~207 | 村庄 | 因村地大多耕田地,称颜畲,后以“潘”姓氏以及“颜”字谐音为“元”美称为“元潘”,故名。1957年为元潘大队。1988年成立元潘管理区至今。1999年改…[详细] |
潘洞村 | ~208 | 村庄 | 因潘姓人落居在此地的大石洞内建居,故名。1949-1957年称为潘洞乡,1958年~1983年称潘洞大队,1984年称潘洞乡政府,1989年为潘洞管理…[详细] |
德丰村 | ~209 | 村庄 | 因原有四德、岐丰两村,后合并两村各取一字“德”与“丰”字,故名。1958-1983年称为德丰大队,1983-1986年称为德丰乡政府,1986年称为龙…[详细] |
富强村 | ~210 | 村庄 | 因该区有二十个村落,以廿字代表二十,称廿村,后又将“廿”写成“甘”字故称甘村。建国初期以含有强盛富裕的意义取名为富强,故名。清末是为甘村,1951年改…[详细] |
福胜村 | ~211 | 村庄 | 民国时期属甘村,为纪念革命烈士黎福胜而得名。1950年称浮岗区罗西乡,1958年—1982年称福胜大队,1983年—1987年称福胜乡,1989年—1…[详细] |
徐坑村 | ~212 | 村庄 | 因当时徐姓祖先在此山坑坪地建立村落,故名。1949-1951年成立农会时,为大坪罗南乡管辖,1952-1953年徐岭重新规划罗岗坪洋乡管辖,1999年…[详细] |
霞岚村 | ~213 | 村庄 | 相传以前居住着夏、蓝两姓,取其谐音“霞”、“岚”二字,故名。1949年称农会,1958年为五一大队,1962年—1984年称霞岚大队,1984年—19…[详细] |
红星村 | ~214 | 村庄 | 因未成立大队时属于霞岚村的部分地区,后分出以革命的符号“红色的五角星”取名为红星。1957年行政组改为高级社,原霞岚行政组划分出有其中一个叫红星社,后…[详细] |
红旗村 | ~215 | 村庄 | 由于该村土地肥沃,地形优势较为突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起名“红旗”含有蒸蒸日上之意,故名。1984-1987年为红旗乡,1987年4月称为红旗村,19…[详细] |
坳下村 | ~216 | 村庄 | 因村位于罗岗坳山脚下而得名。原属罗岗公社联兴大队,后因分社、分队,1978年由联兴大队分出为坳下大队,1984年成立罗岗镇政府后改为坳下管理区。199…[详细] |
罗东村 | ~217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地处于罗岗镇东面,故名罗东。1984-1987年为罗东乡,1987年4月称为罗东村,1989年9月改称为罗东管理区,1999年4月复称罗东村委会。…[详细] |
联兴村 | ~218 | 村庄 | 相传几百年前在村中间有一个1平方千米宽的湖泊,且生长有莲花,起名莲湖。后来由于几个村庄合并为一个大村,故名联兴。1951年—1956年设立联兴乡,19…[详细] |
联东村 | ~219 | 村庄 | 因位于联兴东面,故名联东。1978年该区从联兴划分出来,1987年改称为联东管理区,1999年改称联东村委会。…[详细] |
官庄村 | ~220 | 村庄 | 相传在清代,当地老百姓因避兵乱远走他乡,过一个月回来,田庄干旱,禾苗半枯,但农民引水灌田后,当年仍获得丰收。此后当地百姓每年都要将田庄干旱一段时间(晒…[详细] |
高陂村 | ~221 | 村庄 | 原名为“高陂下村”因此地有一座很高的石陂而得名,公社化后命名为高陂大队,故名。1958年成立高陂大队,1972年称高陂乡,1984年改称为高陂管理区,…[详细] |
源清村 | ~222 | 村庄 | 相传在清代,老百姓因避兵乱,远走他乡至半岭,因这里土地肥沃,种植庄稼收成好,称为河田洞。建国初期改为源清,故名。1949年初源清农会1958年后,源清…[详细] |
澄清村 | ~223 | 村庄 | 民国时期叫陈坑村,新中国成立后同元清合为一个生产大队,由“陈”改为同音澄,并各取一字,改称为澄清。1949年澄清村改为澄温乡包含(澄温,翁公溪),19…[详细] |
五福村 | ~224 | 村庄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由五个自然村(即湴田背、解湖、高梘、大船坑、下坪里)组成故起名五联村,后因纪念历史上的五福红色政权,故名。五福原名五联。1926年中…[详细] |
溪联村 | ~225 | 村庄 | 以溪美和竹联各取一字,故名溪联。新中国成立初期属溪美乡政府,1955年从溪美乡划出,1987年称溪联管理区,1999年改称溪联村委会。…[详细] |
溪庄村 | ~226 | 村庄 | 该村原属溪美村,1955年从溪美村分出,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合作社时起名“溪庄”,故名。清朝时期属溪美堡,民国属溪美保,1949年10月属溪美乡,于195…[详细] |
溪东村 | ~227 | 村庄 | 1964年体制下放时,原属溪美大队一分为五,其中之一在溪美河的东面,故名溪东。1953年—1978年属溪美村的一个小村,1978年—1984年属溪东大…[详细] |
溪一村 | ~228 | 村庄 | 以原属溪一管理区,后改为溪一村。原属溪美乡的一个村庄,1978年划为一个生产大队,即溪一大队,83年至86年隶属溪美乡政府,1987年至1999年独立…[详细] |
溪群村 | ~229 | 村庄 | 因这里土地肥沃,居民以勤劳种养为业,“勤”方言谐音“群”,故名溪群。1987年前属溪美村,1987年成立罗岗镇后划分为溪群管理区,1999年改称溪群村…[详细] |
地名由来:
罗岗镇始建于明代后期。当时汉人从闽、赣中南部迁至兴宁时,有姓罗和姓江的两姓人落居此地,便以姓氏得名为“罗江”,因客家语“江”与“岗”同音,且此地的山岗较多,后人又将“罗江”写成“罗岗”,罗岗由此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罗岗镇人口数量为3.44万人,位列兴宁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基本介绍:
罗岗镇位于兴宁市北部,是山区大镇、革命老区。基本情况是人多、地阔、位中、资源富、欠发达。据统计,去年底全镇人口66285人(非农4514人),是全市农村人口最大的镇。面积155.9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91450亩,水田17612亩),居全市第二位,辖3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东邻黄陂、黄槐,南向坪洋、大坪,西连龙川县,北靠罗浮,是兴宁市北部六镇中心、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有丰富的资源:主要有霞岚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4.5亿吨,潜在价值300多亿元,矿区面积4.5平方公里。有1710万吨储量的煤炭,上亿吨的石灰石和优质温泉,以及可开采利用的2500多千凡的水力资源,还有森林、毛竹等资源
文化旅游:
善述围,位于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为四堂四横四角楼围屋,分布面积439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74.1米,进深49.1米,建筑占地面积3638平方米。有20厅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18日,兴宁解放,同年6月8日设立罗岗区。
1950年4月初,设罗黄区。
1950年5月,改划为浮岗区(第五区)。
1951年10月至1956年12月,划为罗岗区(第五区)。
1957年1月,罗岗区分设罗东乡、罗西乡。
1958年9月,成立罗岗人民公社。
1978年4月,罗岗公社分为罗岗、官庄、霞岚3个公社。
1983年11月,3个公社合并为罗岗区。
1987年4月,罗岗区改为罗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