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江镇 | 隶属:南海区 |
区划代码:440605121 | 代码前6位:440605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Y |
长途区号:0757 | 邮政编码:528000 |
辖区面积:约94.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83万人 |
人口密度:230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4个社区、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江滨社区 | ~001 | 主城区 | 江滨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0.48平方公里 居民数: 户籍人口1516人
负责人: 麦桂均 联系电话: 86553188
组织成员: 1、社…[详细] |
儒林社区 | ~003 | 主城区 | 儒林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0.46平方公里 居民数: 4798
负责人: 陈启文 联系电话: 86552024
组织成员: 1、社区党总支部…[详细] |
沙口社区 | ~004 | 主城区 | 沙口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0.46平方公里 居民数: 2381人
负责人: 曾胜洪 联系电话: 86551338
组织成员: 曾志财、梁锡培…[详细] |
水南社区 | ~006 | 城乡结合区 | 水南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2.27平方公里 居民数: 3059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组织成员: 1、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何家洪,社区居委…[详细] |
下西社区 | ~007 | 城乡结合区 | 下西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4.814平方公里 居民数: 5589
负责人: 张仕成 联系电话: 13702996668
组织成员: 1、社区…[详细] |
南方社区 | ~008 | 城乡结合区 | 因位于九江镇南面,故名。明万历年间,村境属九江堡南区79图村心和下村地域。光绪、宣统年间,属九江堡南方地域。民国17年置南方村,19年改乡建制,34年…[详细] |
朗星社区 | ~010 | 城乡结合区 | 据传朗星所辖的几个自然村,聚居在河滩高朗的地势上,四周鱼塘河涌星罗棋布,在日光的映照下,几个村庄有如几颗明星在闪烁,熠熠生辉,取其意名朗星,故名。…[详细] |
沙咀社区 | ~011 | 城乡结合区 | 相传开村之初,村南部为西江左岸的沙滩边沿,故名。…[详细] |
敦根社区 | ~012 | 城乡结合区 | 敦根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2.1平方公里 居民数: 989
负责人: -宏 联系电话: 86500796
组织成员: 1、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详细] |
梅圳社区 | ~013 | 城乡结合区 | 据说清朝年间,村民习惯在榕树下拴牛,有人称之为“牛圳”,其后众口相传,遂成村名。后村人嫌“牛圳”不雅,改为梅圳,故名。…[详细] |
大谷社区 | ~014 | 城乡结合区 | 大谷社区简介
管辖面积: 1.8平方公里 居民数: 2864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组织成员: 1、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1…[详细] |
河清社区 | ~015 | 城乡结合区 | 因位于西江河畔,古传曾称古潭、河溪、清溪,后取名河清,故名。…[详细] |
下北社区 | ~016 | 城乡结合区 | 因属原九江堡北方南部,故名。1950年至1953年,成立下北乡政府。1963年3月,由李涌、大正两个大队合并设置大正大队。1966年更名为建中大队。1…[详细] |
上东社区 | ~017 | 城乡结合区 | 明万历年间,村境属九江堡东区34图下围地域。清末,属九江堡东方地域。1953年4月始置上东乡,乡名意为东方北部,故名。…[详细] |
英明社区 | ~018 | 城乡结合区 | “英明”乃沿用解放初生产合作社之名称。明初建村。曾与南金合称南畔村。1956年成立英明生产合作社,后以此为村名。“英明”二字含有人杰地灵,前途光明的意…[详细] |
沙头社区 | ~019 | 城乡结合区 | 沙头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璜矶社区 | ~035 | 城乡结合区 | 清宣统年间为璜矶村,属河清堡。民国17年属璜烟六乡。19年置璜矶乡。25年撤璜矶乡,村境属璜河乡。34年12月撤销璜河乡,村境属南胜乡。1953年4月…[详细] |
石江社区 | ~037 | 城乡结合区 | 石江原名石岗,但该村并无山岗,四周环水,后易名为石江,故名。…[详细] |
北村社区 | ~041 | 城乡结合区 | 因地处沙头堡以北,故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已成村,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沙头堡北村;清宣统二年(1910年)称北村乡;1950…[详细] |
西桥社区 | ~042 | 主城区 | 西桥社区:2020年12月成立,由沙头社区析置而来。…[详细] |
新龙村 | ~201 | 城乡结合区 | 下辖新涌与龙涌,各取一字得名,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
上西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名取原属九江堡西方北部之意,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
海寿村 | ~208 | 村庄 | 取临近的海心沙与寿亭沙,各一字,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
下东村 | ~211 | 城乡结合区 | 意为原九江堡东方南部,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
烟南村 | ~214 | 城乡结合区 | “烟南”为其下辖“烟桥”、“南水”2个自然村的合称,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
镇南村 | ~216 | 城乡结合区 | 清宣统年间,村境属镇涌堡。民国17年置南石镇三乡,属南海县第一区。25年撤销南石镇三乡,村境属南烟乡。34年12月撤销南烟乡,村境属南胜乡。1953年…[详细] |
南金村 | ~222 | 城乡结合区 | 建村时称南畔,南金之名,取“南国之金”的意思,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
物流产业园九江片一区社区 | ~401 | 主城区 | 物流产业园九江片一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物流产业园九江片三区社区 | ~403 | 主城区 | 物流产业园九江片三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物流产业园沙头片一区社区 | ~404 | 主城区 | 物流产业园沙头片一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物流产业园沙头片二区社区 | ~405 | 主城区 | 物流产业园沙头片二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地名由来:
九江镇因南有九条涌(古时以“九”表示多数)通连西江,故名九江。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九江镇位列第81名。
2024年8月,佛山市“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村名单公布,九江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九江镇榜上有名,位列第69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九江镇位列第6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九江镇位列第83位。
2023年9月,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九江镇位列第70。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九江镇位列第75。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九江镇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九江镇位列第64位。
基本介绍:
现九江镇于2005年1月10日由原九江、沙头两镇整合而成。合并后,新九江位于南海西南部,紧邻西樵、顺德、高明、鹤山、新会等市镇,面积94.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万多人,外来人口5.5万多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是珠江三角洲为数不多的典型水乡,也是南海著名的侨乡。全镇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5万,足迹遍布世界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九江境内水陆交通便利,325国道、佛开高速、龙高公路、九樵公路纵横交错,筹建中的“珠二环”高速公路穿越该镇,西、北江干流更成环抱状流经镇的南北两部,江岸线总长达27.5 公里,水陆交通条件在南海尤为突出。
九江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河涌
文化旅游:
烟桥古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委会。从“孝廉公”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南海九江石龙村,传六代至慕庄公,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迁往烟桥,并于明代正统十四年(1450年)建村
灶岗遗址位于南海市九江镇大同。年代为商时期。1978年发掘134平方米。堆积厚达两米,含大量贝壳。发现房址3座,有硬土居住面、火塘、柱洞等遗迹,一号房址面积约10平方米。其它遗迹有灰坑10个
吴家大院原处广东佛山南海区九江镇十三湾中的第二湾,现在人民路40号,占地有7000平方米左右,是由越南华侨吴庚南及畅如兄弟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887年),吴庚南,祖籍九江镇梅圳村。早年远离
“良二千石”牌坊在南海九江镇下西村西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牌坊柱上抬梁,大青砖饰砌斗拱模样构筑,歇山顶,琉璃瓦滴水,四柱为西樵山粗面岩石打制,
“慈悲宫”牌坊在南海九江下西村翘南约慈悲宫内,始建于明代,为山字形四柱三间楼式牌坊,通高6米。牌坊柱上抬梁,大青砖饰砌斗拱模样构筑,歇山顶,琉璃瓦滴水,四柱为西樵山粗面岩石打制,牌坊柱下镶嵌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九江境域属南海县鼎安都。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置九江主簿,辖九江等五堡。
民国初年,撤销九江主簿,置第一区,仍辖九江等五堡。
民国十五年(1926年),九江堡划出设立省辖九江市。
民国十八年(1929年),九江市回归南海县辖。
1950年,属第五区。
1955年10月,第五区改称九江区。
1958年,成立九江公社。
1980年,分出沙头公社。
1983年,撤销公社设九江区。
198
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江双蒸酒,在南海内外都是知名品牌。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如何保护和促进发展,既推动南海区域品牌产品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又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话题。
冯夏威(1876~1905年)沙头镇北村乡六约坊人。年少父母双亡,贫无所依。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只身越洋至墨西哥佣力自给。目睹华工受到当地殖民主义者的欺凌,甚感不平,常起而-,虽屡遭殖民当局逮
程可则(1627~1676年),别字周量,又字湟溱,南海九江大同人,其祖先自河南迁来南海,曾在佛山松桂里居住。父亲是教书先生,可则幼承家教,5 岁读书,能过目不忘,10 岁能文,有“神童” 之称,至青
朱完(1558—1617年)字季美,号白岳山人,南海县九江人。17岁由顺德县学选充廪膳生员,随父在广州北郊筑虹冈别业、环谷山庄及清晖、师古、巢云等精舍,栽竹数万竿,梅数百株,储金石、字画于其中,有花竹
冯伯恒(1914~1985),广东省南海县人,出生于澳门。民国20 年(1931)“九· 一八”事变后,冯伯恒随父母回到广州,进中山大学高中部学习。1933 年毕业升入中0学院政治系。当时中大学生爱国
中国当代骨伤科流派十大名家之一何竹林,广东南海人,生于1883年,从清末经民国到新中国,悬壶济世70个春秋。1972年在广州辞世,终年90岁。何竹林父亲何良显,精通武术,擅长骨科,行医为业。何竹林受父
陈博民 字克济,号东山,南海九江人。家居桑园围西堤内,因感西潦为患,坏庐墓,淹禾稼,民常受其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乘朝廷遣使修天下水利之机,悉心手绘围内倒流港深广图册,探析成患始因,自费赴
邓士宪(1771—1839年)字临智,号鉴堂,沙头镇大坑村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考充左翼宗学教习,得授内阁中书。嘉庆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补兵部职方司主事、员外郎,升武选司郎中。嘉庆二十一年,以
区划: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