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宝光街道 | 隶属:高州市 |
区划代码:440981008 | 代码前6位:4409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粤K |
长途区号:0668 | 邮政编码:525000 |
辖区面积:约1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4万人 |
人口密度:4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平江社区 | ~001 | 主城区 | 该居委会位于鉴江河畔,河面宽阔,平面如镜,故而得名。…[详细] |
观山社区 | ~002 | 主城区 | 因位于观山寺旁,故名。2003年由原西岸街道和顿梭镇合并设立宝光街道,于1999年1月设立观山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宝光社区 | ~003 | 主城区 | 地处宝光塔附近,故名。1996年设立西岸街道宝光居民委员会,2003年由原西岸街道和顿梭镇合并设立宝光街道,保留宝光居民委员会,近年改称宝光社区居民委…[详细] |
顿梭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因为该居委会位于顿梭村委会,故而得名。1994年11月10日设立顿梭镇居民委员会以顿梭,沿用至今。…[详细] |
广潭村 | ~201 | 城乡结合区 | 因村边有一口很大的潭,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属大同公社顿梭区,1959年属顿梭公社环城区,1962年属换成公社,成立广潭大队,1983年改为广潭乡,…[详细] |
新塘村 | ~202 | 城乡结合区 | 因此村以前有块池塘,后来村民重建称为新塘,而得名。…[详细] |
北江村 | ~203 | 城乡结合区 | 北江位于鉴江河流的北面取名。1957年与西岸红花成立为长江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分开后成立北江大队,1983年改为北江乡,1986年改为北江农村管…[详细] |
西岸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西岸村因地形位于鉴江河的西面一带,故名。…[详细] |
红花村 | ~205 | 主城区 | 村过去曾建有一座红花庙,故名。1957年曾与西岸、北江、平山合为长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又以西岸、北江、平山成为西岸农场,1962…[详细] |
高垌村 | ~206 | 镇中心区 | 因此地田垌大部分是山坡高地,比周围的田垌高,故名。…[详细] |
茶亭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因以前此地建有一个茶亭,有个饮茶的地方,故而得名。…[详细] |
丁堂村 | ~208 | 城乡结合区 | 该村原名登堂,因地势高亢,常受旱情威胁,村民祁望雨水均匀,五谷丰登,故称登堂。后人祈盼子孙满堂,故称丁堂。…[详细] |
程村村 | ~209 | 城乡结合区 | 因该村多数程姓族人到此定居,故名。1962成立程村大队,1983年改为程村乡,1986年改为程村农村管理区,1999年称为程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顿梭村 | ~210 | 城乡结合区 | 因村委会驻地在顿梭圩,故名。1961年由程村社分开组成顿梭大队,1983年改为顿梭乡,1986年改为顿梭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顿梭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
贵牌村 | ~211 | 城乡结合区 | 因该村地形似竹簰,有如金钱扎竹为簰。因而取名贵簰,习惯写成贵牌,故名。…[详细] |
荷木坡村 | ~212 | 城乡结合区 | 因此村建在长满荷木的山坡上,故名。1962年成立荷木坡大队,1983年改为荷木坡乡,1986年改为荷木坡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荷木坡村民委员会,…[详细] |
曹垌村 | ~213 | 城乡结合区 | 1962年由六平、黎垌、曹垌三个大队合并成一个大队,1983年改为曹垌乡,1986年改为曹垌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曹垌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西垌村 | ~214 | 城乡结合区 | 因所在地自然村坐落于一条田垌的西边,故名。…[详细] |
秧坡村 | ~215 | 城乡结合区 | 因在山坡上种植农作物,故而得名。1962年成立大队,1983年改为秧坡乡,1986年改为秧坡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秧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下汉村 | ~216 | 城乡结合区 | 1961年为下汉大队,1983年改为下汉乡,1986年改为下汉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为下汉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
西圳村 | ~217 | 城乡结合区 | 因位于高州鉴江河西边建立的圩镇,故而得名。…[详细] |
八角山村 | ~218 | 村庄 | 1962年成立,1983年改为八角山乡,1986年改为八角山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八角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宝光街道因辖区内有塔名“宝光”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宝光街道为2022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水稻)。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宝光街道人口数量为6.4万人,位列高州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基本介绍:
宝光街道位于高州城鉴江河西面,从平江至八角山沿江河岸线长30多公里,东与潘州街道、山美街道相邻,北面与南塘镇相邻,南邻石仔岭街道、石鼓镇,西接荷塘镇、沙田镇。全街道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81783人,辖18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境内207国道穿越南北,历来是高州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乡企重点工业区、城郊型三高农业粮食、水果、渔业、畜牧、养鸽主产区,是“一乡一品”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连续多年获得市表彰和奖励。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高州市“经济综合实力十强镇(街道)”。宝光街道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景观迷人。有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第二高塔宝光塔;有种植于明朝,号称
历史沿革:
2003年,由原顿梭镇和西岸街道合并设宝光街道。
区划: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宝光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