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湖镇镇 | 隶属:博罗县 |
区划代码:441322113 | 代码前6位:44132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L |
长途区号:0752 | 邮政编码:516000 |
辖区面积:约117.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5万人 |
人口密度:5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3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湖镇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始建于唐朝,相传唐时有一皇姑出巡江南,来到此地不幸病逝,当地居民以宾礼厚葬。朝廷获悉后,赐建一城,因其四周湖水环绕,俨然城镇,故名湖镇。…[详细] |
响水社区 | ~002 | 特殊区域 | 据查清代陈姓、何姓、黎姓、赖姓由兴宁迁来该地,响水河传说河水发出响声,故而得名。…[详细] |
新作塘村 | ~201 | 村庄 | 元代黄氏在此定居,后陆续有汪、陈、雷、王、徐、古、叶、李等八姓氏从外地迁入。因当时居住分散,常遭到猛兽袭击和外地大宗族的干扰,便串联起来,取名八围。后…[详细] |
下边村 | ~202 | 村庄 | 村落原属于宋时金锡都的前方边防地,当地习惯将前方区域称为下边,故名。…[详细] |
下村村 | ~203 | 村庄 | 下村村隶属于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湖镇镇位于博罗县中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湖镇沙河段环绕镇域,广梅公路(S244)、粤湘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属全县政治、…[详细] |
莲塘村 | ~204 | 村庄 | 宋朝初期胡氏从江西迁入定居,后林、黄、陈、曾、同、赖姓氏迁入,因村前有一口小塘,塘中长满莲花,故名。有一副对子称“莲长玉湖湖上花开映古月,塘浮金屋屋中…[详细] |
光辉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取名“美好生活,充满光辉”之意,故名。始建于1958年,因河源市修建新丰江水库,应政府号召而集体搬迁至此。1958年成立光辉生产大队,隶属湖镇公社;1…[详细] |
湖镇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当时有“宋村名城湖镇围”,据史料可考,地名来源北宋祖先文俊公迁入此落居,湖镇围发展成湖镇城,因村庄周围筑起高墙,三面湖水环绕,俨然小镇,故名。…[详细] |
陈村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因村委会驻地位于陈村村,故名。清朝时期,隶属善政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八德乡。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八区博罗县湖镇乡。1958年10月,隶属新作塘人民公社…[详细] |
水心围村 | ~208 | 村庄 | 明代末年苏氏祖公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古竹乡迁来建村,四面环山如盆地,周边地势较高,下雨较多时常遇水浸,故名水心围。…[详细] |
梅潭村 | ~209 | 村庄 | 因地处罗浮山脚下是一块风水宝地,南有鸡心岭至松果岭连绵而山中有梅,山边有河,河中有潭,留芳万年,故名。…[详细] |
钓湖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本村始建于北宋年间,丁氏先祖率族人南迁至东莞颜屋村分东坑丁屋,1250年搬至现博罗县湖镇镇钓湖村,后经村民讨论取名钓湖村,曾用名麻圆廊,别名红湖。…[详细] |
新风村 | ~211 | 村庄 | 取名“新气象,新风气”之意,故名。清朝时期,属博罗县善政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八德乡。新中国成立后,属博罗县湖镇乡。1959年,属博罗县新作塘公社…[详细] |
显岗村 | ~212 | 村庄 | 宋朝初期黄氏从龙川迁入,因村建在小山岗,人民取“杨名声,显父母”中的“显”意,故名。…[详细] |
东风村 | ~213 | 村庄 | 相传此村常有东风吹来,东风指的是美好的风气,故名。…[详细] |
和睦村 | ~214 | 村庄 | 此地村民认为和睦寓意是美好村民的风气,故名。…[详细] |
金星村 | ~215 | 村庄 | 有犁头坑、竹坑、白陂坑三山水源汇合一处,经峡谷流入响水河,凡流经之处,沙呈金色,客家人称“峡谷”为“洞”,故名金沙洞。后为了响应爱国的热情,将金沙洞改…[详细] |
邹村村 | ~216 | 村庄 | 始祖九郞公在宋理宗皇中元甲子(公园1229-1230年)落居,因姓邹,故得名邹村。…[详细] |
岗南村 | ~217 | 村庄 | 风水学中南是吉祥寓意,座南立村的意义,故名。…[详细] |
茶山村 | ~218 | 村庄 | 据查元朝期间建村,村中有七姓,其中姓谢在清朝无后,余六姓,建村时因村后有一山盛产茶叶,故而得名。…[详细] |
大坑村 | ~219 | 村庄 | 由茶山两条山脉构成一条北-南走向的峡谷。当地人称峡谷为坑,中间有一条石河。相传明朝年间,朱氏从五华迁入,定居于石河西岸,故名。…[详细] |
横光村 | ~220 | 村庄 | 相传乾隆41年由兴宁,福建等地徒迁入村距今已有300年历史,村落所处地名为回龙岗,而回龙岗走向为横向,岗与光谐音,故取名横光村。…[详细] |
下径村 | ~221 | 村庄 | 地形状似一条径道,苏氏落居称为下径。清朝年间,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八德乡磜下。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响水乡。1958年,隶属新作…[详细] |
星星村 | ~222 | 村庄 | 相传村民认为此地来源于天空上的星星,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名。…[详细] |
塘下村 | ~223 | 村庄 | 宋朝时期,黄氏祖先从福建迁移到湖镇镇白土,后再迁徙到西丫,明朝年间,又从湖镇西丫迁到塘下。因地名而取名塘下。…[详细] |
三水村 | ~224 | 村庄 | 据查,清朝年间由广东兴宁迁入而建村,因此地有三条河流汇在一起,故而得名。…[详细] |
大丰村 | ~225 | 村庄 | 1955年初级社时由大岭头,丰园合并成村,各取一字命名“大丰”。…[详细] |
东埔村 | ~226 | 村庄 | 据查,明代刘、胡、李在此占产立庄,因当时来自多姓,故得名。…[详细] |
坪山村 | ~227 | 村庄 | 据称,此地比较平整故取名坪山。清朝年间,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八德乡。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响水乡。1958年,隶属新作塘公社。1…[详细] |
上前村 | ~228 | 村庄 | 国家建筑河源新丰江水库,村民移居此地新建村庄,取上前之名:寓意向上,前进。…[详细] |
黎光村 | ~229 | 村庄 | 曾用名黎岗,建村谢氏是博罗县城镇人,相传于明初曾任南京学政,后被派往龙川当县官,因事被解除官职,回此定居,他家居小山岗,每天黎明即起,除外谋生,故名。…[详细] |
黄塘村 | ~230 | 村庄 | 相传大约在明朝中期村中族人开办糖寮,是当时周边村独有产糖地而蔗糖在民间俗称黄糖,从黄糖产地悟出地名,故名黄塘。…[详细] |
埔头村 | ~231 | 村庄 | 埔头庄有一千年之久,宋朝年间,福建省南雄县来到埔头庄落居,全庄始郑氏。因在埔头岭下,故名。…[详细] |
埔新村 | ~232 | 村庄 | 位于埔头岭,是移民新村,故称埔新。1958年,隶属新作塘公社。1983年,属博罗县响水乡。1990年称埔新村民委员会至今。2006年响水镇并入湖镇镇。…[详细] |
新丰村 | ~233 | 村庄 | 新丰大队在1970年后从新围大队分开,大队所起名为新丰大队,代表新气象、丰裕,故名。…[详细] |
新围村 | ~234 | 村庄 | 不同村庄迁入,形成新的围村,故名。清朝年间,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八德乡。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响水乡。1958年,隶属博罗县新作…[详细] |
下洞村 | ~235 | 村庄 | 明清期间先后陆续有7个先祖建村,该村位于罗浮山脉之下,七星耀罗浮黄金绿水通道穿境而过。有一条千年古河长流不断,清澈见底取名下洞。…[详细] |
地名由来:
湖镇镇始建于唐朝,相传唐时有一皇姑出巡江南,来到此地不幸病逝,当地居民以宾礼厚葬。朝廷获悉后,赐建一城,因其四周湖水环绕,俨然城镇,故名湖镇。
荣誉排行:
2021年9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湖镇镇榜上有名(柑橘)。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湖镇镇人口数量为6.5万人,位列博罗县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基本介绍:
博罗县辖镇。1958年成立新作塘公社,1960年更名为湖镇公社,1983年废社设区,1986年冬撤区建镇。地处博罗县中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17.3平方公里,人口2.4万。205国道贯穿全镇,交通便利。辖湖镇、陈村、光辉、东风、新作塘、下边、连塘、显岗、钓湖、下村、新风、梅潭、水心围、和睦、邹村、金星、岗南17个管理区和1个居委会。工业以外向型为主,建立了钓湖、台高、东风3个高科技电子开发基地。有电子、微型电脑、铜箔、陶瓷等10多个行业。农业主产水稻、花生、甘蔗。建立了蔬菜、水果、水稻、水产养殖四大三高农业基地。
文化旅游:
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位于博罗县湖镇镇下村农场,距离县城15公里,距离罗浮山景区10公里,以中部通道为界分为南北两区,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示范场以现有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增
湖镇围距博罗湖镇对面一公里多的地方,有一座至今保留完整的古村落,叫湖镇围。湖镇围村口有个四十多亩的大湖塘,呈弯月形环护着古村落。原先按北斗七星的天象设有七座土墩,墩高十米,村人称七座土墩为“
东方树玫瑰园位于博罗县湖镇镇茶山村,占地200多亩,以树状玫瑰为主题建设,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除了赏花外,还有玫瑰迷宫、生肖园、儿童亲子乐园等游乐场所。
怡情谷旅游度假区位于博罗县湖镇镇下洞良村,是一个集生态旅游、温泉旅游、别墅度假、户外探险、热情-漂流、休闲观光、餐饮美食与一体的度假旅游胜地。夏日漂流,冬日温泉疗养,娱乐养生两不误。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善政司巡检署。
崇祯二年(1629年),为博罗县善政巡司湖镇约。
清代,设湖镇司,城内建有贸易市场人和墟,后改湖镇墟。
民国时期,属八区八德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乡属四区。
1952年7月,改属八区。
1955年10月,属响水区。
1956年12月,撤区并乡属湖镇乡。
1958年10月,属新作塘人民公社。
1960年,析置湖镇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设区。
1986年冬,撤区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