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江镇 | 隶属:岷县 |
区划代码:621126104 | 代码前6位:6211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J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团结村 | ~201 | 村庄 | 远古时期,山头上住着人家,为了建制取名团结。…[详细] |
结扎村 | ~202 | 村庄 | 清朝年间,根据藏语汉化过来,1994年成立结扎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长青村 | ~205 | 村庄 | 与2008年由中湾村和张嘎村合并,命名为长青村。含义为青山绿水,草木长青的意思。…[详细] |
中山村 | ~206 | 村庄 | 中山村村民委员会曾用名中山公社,坐落于中山顶,后来由于土改,将村址新建在山草滩,改村名为中山村。…[详细] |
粗路村 | ~207 | 村庄 | 明代到建国前银本村只有方家和袁家姓氏,当时袁家人口少方家姓氏较多。故村里人起名为方家台,后经发展到建国后政府起名为粗路村。…[详细] |
浦洞村 | ~208 | 村庄 | 浦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牛坝村 | ~209 | 村庄 | 牛坝村村民委员会曾用名牛坝公社,坐落于牛坝延湾,后来由于土改,将村址新建在牛坝下湾,改村名为牛坝村。…[详细] |
瓦场村 | ~210 | 村庄 | 据查在明朝时期,修建法藏寺时,用来储藏砖瓦的场地,故名。…[详细] |
大坪村 | ~211 | 村庄 | 大坪,原作“太平”,后简化作大坪。别名:大坪子、太平沟。“太平”即民国年间农民为躲避抢匪,迁往大坪子开荒辟草,大坪子原为本村的一个自然村(即七社所在地…[详细] |
拉朱村 | ~212 | 村庄 | 该村属牛坝公社管辖,改村名为拉朱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王仑村 | ~213 | 村庄 | 王仑,原作“王崙”,后简化作王仑。别名,拉章沟、冶林沟。“王崙”即王姓居民居多数的群山环绕之地,原为本村的一个自然村(即五社所在地),后用作村名委员会…[详细] |
青山村 | ~214 | 村庄 | 在改革开放以前,该地方属牛坝大队管辖,是牛坝公社的一个生产队后改名为青山村。…[详细] |
哈岔村 | ~215 | 村庄 | 700年前哈萨尔去世后埋葬在此地,后以哈萨尔名字命名为村名。…[详细] |
富康村 | ~216 | 镇中心区 | 原有三个自然村峨路、西江、草滩,2004年9月合并后,更名为富康村。…[详细] |
唐家川村 | ~217 | 村庄 | 唐家川村村民委员会曾用名唐家公社,坐落于白家山底,后来由于土改更名为西江人民公社唐家大队,1988年改村名为唐家川村。…[详细] |
八娘村 | ~218 | 村庄 | 八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铁池村 | ~219 | 村庄 | 铁池村来历是由两个自然村王铁咀和族卜池,取其两个自然村的“铁和池”两个字,因而得名铁池村。…[详细] |
红土村 | ~220 | 村庄 | 本村地质主要以红土为主,故起名为红土村。…[详细] |
牙古村 | ~221 | 村庄 | 据查、2003年以前牙古一直以来为牙古村,2003年以后到2014年牙古与红土合并为红古村,到2014年以后红古村有分为牙古村和红土村。…[详细] |
马槽村 | ~222 | 村庄 | 那里多为草场经常马儿吃草,所以取其谐音为马槽。…[详细] |
大洋村 | ~223 | 村庄 | 2007年以前叫大洋村,2007-2014年与马槽村合并后,更名为南屏村。2014年以恢复合并村政策,重新更名为大洋村。…[详细] |
地名由来:
西江镇因驻扎西江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西江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西江镇位于到城北部。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581.6毫米,年均气温6.1℃,全年无霜期131天。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575户,乡镇总人口26183人,乡镇从业人员10529人。
六通情况:19个村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5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0所,教师111人,在校学生4017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6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061公顷,粮食总产量329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72元;财政收入198万元,财政支出
历史沿革:
1955年区内普遍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了西江公社,1961年又分成了西江、牛坝两个公社,1972年恢复原名西江公社,1982年12月更名为西江乡,2001年更名为西江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