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闾井镇 | 隶属:岷县 |
区划代码:621126105 | 代码前6位:6211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J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哈古村 | ~201 | 村庄 | 据《岷州文化揽胜》载:“常喇嘛,明末清初人,祖籍岷州闾井。村内有古城一座用于藏经书所用。故地名又一定的藏区文化所以命名为哈古村。…[详细] |
闾井村 | ~202 | 镇中心区 | 闾井最早以前以五户一比,五比一阁,仿效井田制而得名。…[详细] |
张寨村 | ~203 | 村庄 | 据考察,张寨村以张姓人居多,故而取名为张寨村。…[详细] |
台子村 | ~204 | 村庄 | 台子村由原先的七户村民居住于一个崖上,“崖”又俗称“台子”,后发展为现今的台子村。…[详细] |
杨寨村 | ~205 | 村庄 | 据村上老人了解,大宋年间杨家军经过此地,为纪念杨家军故命名此地为杨家村。…[详细] |
林口村 | ~206 | 村庄 | 林口村与礼县相邻,当时,草原茂盛,森林茂密,林口距离森林很近故称为林口村。…[详细] |
和平村 | ~207 | 村庄 | 解放前,以此地野鹁鸽很多,故而命名鹁鸽湾,后以鹁鸽象征和平,故而命名和平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大庄村 | ~208 | 村庄 | 清雍正年间庄里住有八九十户人,多数姓年,所有就叫年家大庄,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
杜家村 | ~209 | 村庄 | 杜家村由原先的四户村民居住于一个崖上,“崖”又俗称“杜家台子”,后发展为现今的杜家村。…[详细] |
后治村 | ~210 | 村庄 | 曾经为原始森林,里面多猴子,后森林遭遇火灾,猴子都没有了,得到了治理,故名。…[详细] |
草地村 | ~211 | 村庄 | 祖辈们都叫草地坝,分村以来叫草地村。草地村1950年为上草地公社,下草地地公社。1952年上下草地公社合并,改名为草地村至今。…[详细] |
颉代玛村 | ~212 | 村庄 | 颉代玛村源于小林大队,最后分出成为现在的颉代玛村。…[详细] |
小林村 | ~213 | 村庄 | 祖辈相以前这里有一片小树林,人们烧火,盖房都在这片地方伐木。后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小树林也不见了,人们为了纪念小树林把这里就叫小林村了。…[详细] |
联合村 | ~214 | 村庄 | 因王家山村与边堡村联合而得名联合村。于2005年王家山村与边堡村联合,改名为联合村沿用至今。…[详细] |
古岭村 | ~215 | 村庄 | 据古岭原来森林茂密,远远看去,后山就像一个分水岭,故而人们以岭称呼,慢慢成现名。…[详细] |
喇嘛村 | ~216 | 村庄 | 喇嘛村在明朝以前叫村滩堡,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洪武之治时期,以村滩堡有著名寺庙喇嘛寺,以此,村滩堡改为喇嘛,包含自然村结嘛、…[详细] |
麻子村 | ~217 | 村庄 | 约在1125年前后,麻子村有座寺院,名叫“麻寺”,以此命村名为“麻寺”,后来寺院不存在了,“麻寺”被人们叫转名为“麻子”,所以村名为麻子村。…[详细] |
八郎村 | ~218 | 村庄 | 据传南宋杨继业义子杨八郎在此处驻军扎寨,后人名八郎寨。…[详细] |
阳关村 | ~219 | 村庄 | 于1955年命名为阳关村。1955年之前阳关村人员稀少,路径此地的人们都要在此休息,以地势向阳,也是人们人们在此休息的关口,后被称为阳关村。…[详细] |
新庄村 | ~220 | 村庄 | 外来人员到此地放牧,后来有人在此安家落户,以此命名为新庄村。…[详细] |
七孟村 | ~221 | 村庄 | 相传以前有一个五郎在该村有一面旗子,旗子插在现在的七孟村内,故名。…[详细] |
古郎村 | ~222 | 村庄 | 祖辈们都叫古郎坝,分村以来叫古郎村。古郎村自1986年沿用至今。…[详细] |
李家庄村 | ~223 | 村庄 | 据调查,原闾井镇八郎村李氏村民于现李家庄地界务农,后定居于此,随着繁衍生息,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村落,故命名。…[详细] |
结山村 | ~224 | 村庄 | 于2004年七治村与土山村联合,改名为结山村。…[详细] |
小巩滩村 | ~225 | 村庄 | 闾井镇东部几个村以防务巩固而名巩滩,以小巩滩最小故名小巩滩。…[详细] |
地名由来:
传首户为羌人,命名为罗里。清光绪时因闾巷地形似井状,改今名。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闾井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闾井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阊井镇位于岷县东部。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581.6毫米,年均气温6.1°C,全年无霜期13l天。
行政区划:辖2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7011户,乡镇总人口33287人,乡镇从业人员15005人。
六通情况:19个村通电,24个村通邮、24个村通公路,19个村通电话,1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4所,教师120人,在校学生4707人。行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2人,病床17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3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526公顷,粮食总产量122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77元;财政收入171万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闾井区闾井公社,1969年与八郎、小林公社合并成立了闾井公社,1982年12月更名为闾井乡,2000年更名为闾井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