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丹镇 | 隶属:武山县 |
区划代码:620524106 | 代码前6位:62052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E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5万人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任门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任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车川社区 | ~002 | 村庄 | 车川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山丹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山丹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贺店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贺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周庄村 | ~200 | 村庄 | 因以周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镇。1958…[详细] |
堡子村 | ~201 | 村庄 | 因村中有座土堡子,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镇。1958…[详细] |
渭河村 | ~202 | 村庄 | 因地处渭河河畔,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镇。1958年…[详细] |
车岸村 | ~203 | 村庄 | 车岸村坐落在渭河右岸,村里皆是车姓人家,故把村名定名为车岸村民委员会。…[详细] |
贾河村 | ~208 | 村庄 | 因以贾姓人氏聚居,且地处河畔,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漆河村 | ~209 | 村庄 | 因以漆姓人氏聚居,且地处河边,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干树村 | ~210 | 村庄 | 因内有颗大枯树,树体已干,故而取名干树村民委员会。…[详细] |
明山村 | ~211 | 村庄 | 明末清初年间,张姓人氏因逃难至此处落户,当时村名为大庄村,后因有明山堡更名为明山村。…[详细] |
丁湾村 | ~212 | 村庄 | 因以丁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苏嘴村 | ~213 | 村庄 | 因以苏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嘴,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硬山村 | ~214 | 村庄 | 因地处阴面山坡,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镇。1958年…[详细] |
龚山村 | ~215 | 村庄 | 因以龚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赵山村 | ~216 | 村庄 | 因以赵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任山村 | ~217 | 村庄 | 因以任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阳山村 | ~218 | 村庄 | 因地处阳面山坡上,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镇。1958…[详细] |
崔山村 | ~219 | 村庄 | 因以崔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刘屲村 | ~220 | 村庄 | 因以刘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区,故名。1949年属县城区水丹,1951年属城关区山丹镇。1953年10月属第一区山丹镇。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山丹…[详细] |
漆窑村 | ~221 | 村庄 | 因以漆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居民居住窑洞,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山丹河流经而得名。
基本介绍:
山丹镇位于县城西 5公里 处, 介于山丹河与渭河交汇处。有27个村委会,79个村民小组,5281户,24968人,总耕地面积37032亩,其中水地4841亩,山地32191亩,人均占地1.5亩,人均纯收入1096元。水资源丰富,素有“蔬菜之乡”的称誉,蔬菜面积达3500多亩,年产值1250多万元。丰富的鸳鸯玉矿藏资源,是“玉器之乡”发展的坚强后盾,玉器加工户已达260户,年产值1000多万元,车家川已成为玉器加工专业村。建筑业发展迅速,有4家建筑公司走出武山,闯入天水、兰州等建筑市场,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山丹蜂窝煤厂,以其质优价廉、服务上门而远销四方。
历史沿革:
明代,属宁远县在城里。
清代,属宁远县十甲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山县山丹镇。
1949年8月,武山解放后,属县城区,设山丹、韩川、清池、水峪1镇3乡。
1953年10月,属县城区,设贾河、山丹、清池1镇2乡。
1955年11月,3乡(镇)并为山丹镇。
1958年9月,并入超英公社,设水峪、山丹2管理区。
1962年1月,改为山丹公社、水峪公社。
1965年8月,撤区并社,水峪公社并入山丹公社。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