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河镇 | 隶属:武都区 |
区划代码:621202108 | 代码前6位:6212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K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阳山村 | ~200 | 村庄 | 阳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庙坪村 | ~201 | 村庄 | 庙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竹林村 | ~202 | 村庄 | 竹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柏林村 | ~203 | 村庄 | 柏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台村 | ~204 | 村庄 | 李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苍院村 | ~205 | 村庄 | 苍院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汉坪村 | ~206 | 镇中心区 | 汉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杨坪村 | ~207 | 镇中心区 | 杨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马河村 | ~208 | 村庄 | 以马姓人士居多,且村内有河流经过,故而命名马河村。…[详细] |
小石村 | ~209 | 村庄 | 小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半山村 | ~210 | 村庄 | 张半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山村 | ~211 | 村庄 | 因坐落于福津河南岸山上而得名。1950年为三河区三河乡张家半山村。1958年为张家半山初级社,后转为张家半山高级社。1958年为三河公社张家半山生产队…[详细] |
宣河村 | ~212 | 村庄 | 宣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歇台村 | ~214 | 村庄 | 歇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姚沟村 | ~215 | 村庄 | 姚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黑沟村 | ~216 | 村庄 | 黑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三河镇的得名,源于福津河、石家河、郭家河三条河流在此交汇。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三河镇位于县城东南部,总土地面积12.65万亩,总耕地面积1.41万亩,平均海拔1340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15.4°C,全年无霜期253天。
行政区划:辖1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620户,乡镇总人口12248人,乡镇从业人员7324人。
六通情况:16个村通电、通邮,15个村通公路,13个村通电话,8个村通自来水,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7所,教师49人,在校学生182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4人,病床2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01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070公顷,粮食总
文化旅游:
广严院,俗名柏林寺,是古代著名的阶州古刹,也是保存较完整的宋代建筑。“险崖栈道居天险,广严寺院乃壮观。”是武都八景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福津河畔、甘川公路线上的广严院,距武都县城东
武山圣寿寺,又称官寺,原名寿圣院、寿圣寺,位于武山县城南门坡西侧,是城内现存的唯一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官寺承载了700多年的历史信息,原建筑规模较大,从北向南,分山门和下、中、上三院,曾有天王
历史沿革:
清属阶州迭石里。
1912年属前迭石里。
1935年为福津乡。
1950年7月福津乡由汉王区划入并改称三河乡。
1955年10月大安、北山乡并入。
1958年3月花椒乡并入。
1958年10月组建三河公社,11月郭河、玉皇公社并入。
1961年6月分出郭河、玉皇公社,仍设三河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
2002年10月瓦舍沟村并入宣河村。
2003年改置镇至今。
红芪:又名红兰芪,产于甘肃省,为多序岩黄芪的根,产量较大,最早种于武都县光明乡。身长条直,质地密实,粉性足,甜度高。红芪是黄芪的一种,为一种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陇南红芪以武都区安化和宕昌县将台一带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