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锹峪镇 | 隶属:渭源县 |
区划代码:621123108 | 代码前6位:6211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J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辖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6万人 |
人口密度:23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锹峪火车站社区 | ~001 | 特殊区域 | 锹峪火车站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
裕丰村 | ~201 | 村庄 | 因人们期望丰收富裕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裕丰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裕丰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裕丰大队改为裕丰村,沿用至今。…[详细] |
毛家窑村 | ~202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毛家窑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毛家窑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锹峪公社毛家窑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毛家窑大队改为…[详细] |
古树村 | ~203 | 村庄 | 以村内有一株年代久远的大杨树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古树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古树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古树大队改为古树村,沿…[详细] |
乔杨村 | ~204 | 村庄 | 因村内原有的乔家山、杨家山大队各取首字而命名。…[详细] |
石咀村 | ~205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石咀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1964年合并于民丰大队,1973年析置石咀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石咀大队改为石咀…[详细] |
罐子口村 | ~206 | 村庄 | 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刘家河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1964年合并于民丰大队,1979年单独社立石咀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锹峪公社罐子…[详细] |
曹家庄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中寨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为锹峪公社中寨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中寨大队改为曹家庄村,沿用至…[详细] |
锹峪村 | ~208 | 镇中心区 | 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锹峪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锹峪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锹峪公社锹峪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锹峪大队改为锹峪村,…[详细] |
新丰村 | ~209 | 村庄 | 因人们期望夺取新丰收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新丰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1967年合并于永丰大队,1979年又分出单独为新丰大队,1…[详细] |
永丰村 | ~210 | 村庄 | 因人们期望永远获得丰收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永丰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永丰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锹峪公社永丰大队,1983年公…[详细] |
峡口村 | ~211 | 村庄 | 因地处峡谷之口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清源公社峡口大队,1962年划归锹峪公社峡口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锹峪公社峡口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详细] |
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有锹峪河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锹峪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锹峪镇位于渭源县南部,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6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锹峪村距县城12.5公里。全乡有11个村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3740户,15574人。总耕地面积34088亩。
近年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乡各类商业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网点148个,药材年交易额在230万元以上。
交通通讯便捷。梁锹公路、西五公路两条县乡公路贯穿而过,辐射全乡,投资98万元的贯子口大桥连接东西,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村社 道路纵横交错,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汽车的目标。开通了程控电话,全乡80%以上的社通了电话。有线电视与县城联网,农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全乡1
文化旅游:
渭源水磨群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锹峪两个乡镇,共有水磨坊11座,大多始建于清代,现仍在正常使用,均为单檐硬山顶建筑。水磨由引水道、水轮、磨盘和磨轴等部分组成,磨盘为青石凿成,质较细密。渭源水
历史沿革: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锹峪乡。
1950年1月为二区公所。
1958年12月撤销渭源县后为清源公社锹峪大队。
1962年12月恢复渭源县为锹峪公社。
1983年7月改称锹峪乡。
2017年撤乡改镇锹峪乡改为锹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