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果园镇 | 隶属:肃州区 |
区划代码:620902109 | 代码前6位:6209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F |
长途区号:0937 | 邮政编码:735000 |
辖区面积:约127.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3万人 |
人口密度:1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边湾农场社区 | ~001 | 村庄 | 边湾农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果园沟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因以旧水渠“果园沟”而得名。1949年10月建政时属嘉峪区果园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新立的中所乡。1958年9月为果园公社“果园沟大队…[详细] |
高闸沟村 | ~203 | 村庄 | 因地属旧渠道“高闸沟”灌溉区域而得名。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河北区(三区)高黄乡,1953年2月划入嘉峪区(二区)果园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详细] |
中所沟村 | ~205 | 村庄 | 因以河北坝十条水道之一的旧水渠″中所暖水沟″灌溉区域而得名。按:明代肃州卫下辖七所,经略西北部边防的中所营在此设置,水道由此得名。…[详细] |
西沟村 | ~206 | 村庄 | 因地处旧水渠″西沟″灌溉区域而得名。1949年10月建政时地属嘉峪区(二区)老鹳闸乡,1950年7月改为四乡,1953年2月改为新建乡;1955年撤区…[详细] |
丁家闸村 | ~207 | 村庄 | 因清代河北坝十条水道之一——“丁家闸”水道灌溉其境而得名。…[详细] |
小坝沟村 | ~208 | 村庄 | 因旧时水渠“小坝沟”灌溉区域而得名。1949年10月建政时为嘉峪区(二区)樊小乡(1950年7月改为二乡),1955年撤区并乡时并入新成立的中所乡;1…[详细] |
地名由来:
果园镇旧称火焰沟,因沟堤上有果树,寄意花果园,故得此名。
荣誉排行:
2022年4月,果园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9年1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果园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5年7月,果园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基本介绍:
酒泉市辖乡。1950年设中暖乡、樊小乡、果园乡,1958年果园、中所两乡合设果园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5公里。面积127.7平方公里,人口1.3万。312国道线沿乡南缘通过,酒(泉)果(园)公路跨越乡境。辖高闸沟、北闸沟、中所沟、小坝沟、果园沟、西沟、丁家闸、佘家坝、屯庄堡9个村委会。境内土质较肥活,气候干燥,温差大,降雨少。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白菜。境内有 ` 酒泉气象局、地区农科所等。丁家闸、佘家坝、西沟村有汉、晋墓群,已挖掘出的丁家闸五号晋墓对研究东晋十六国的历史和我国美术史有很大价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以前,属嘉峪关乡一、二、三堡和河北乡十一堡。
1950年,建政,属嘉峪关区(二区)中暖乡、樊小乡、果园乡和河北区(三区)高黄乡。
1955年,撤区后,建果同、中所、新城、峪关、西坝5乡。
1958年,果园乡、中所亥合建果园公社。
1983年,改为果园乡。
2015年,果园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