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蹄藏族乡 | 隶属:肃南县 |
区划代码:620721200 | 代码前6位:6207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甘G |
长途区号:0936 | 邮政编码:734000 |
辖区面积:约1879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泉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村委会前面泉水得名。20世纪50年代起现今村委会门前就有泉水,一直以自然实体命名,故大泉名称延续至今。…[详细] |
东城子村 | ~201 | 村庄 | 解放前为部族驻地,后更名东城子村。解放前,系藏族东五族驻地,解放后建政祁连直属乡,属民乐县管辖,1957年划归肃南县管辖。…[详细] |
新升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大泉沟二队分为两村,其一为新升村。1950年为大泉沟合作社管辖,属民乐县,1957年交肃南县管辖,1958年为大泉沟大队管辖,1962年为大泉沟公社管…[详细] |
南城子村 | ~203 | 村庄 | 解放前为部族驻地,后更名南城子村。解放前,系藏族东五族驻地,解放后建政祁连直属乡,属民乐县管辖,1957年划归肃南县管辖。…[详细] |
石峰村 | ~204 | 村庄 | 因村委会前面山峰得名。20世纪50年代在各户原房屋底子基础上重建,至今保持原貌。…[详细] |
圈坡村 | ~205 | 村庄 | 因30年代姓王的牧主在此圈地得名。1950年为大泉沟合作社管辖,属民乐县,1957年交肃南县管辖,1958年为大泉沟大队管辖,1962年为大泉沟公社管…[详细] |
徐家湾村 | ~206 | 乡中心区 | 1957年由民乐县整体移交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详细] |
荷草村 | ~207 | 乡中心区 | 以前叫荷草湾,1956年改名为荷草村,去年成立荷草村民委员会。…[详细] |
二道沟村 | ~208 | 乡中心区 | 1957年由民乐县整体移交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详细] |
楼庄子村 | ~209 | 村庄 | 因以前修建的二层楼的名字为楼庄子得名。1949年设协和乡,属张掖县辖。1957年划归肃南县。1962年设西水公社,1983年属西水藏族乡管辖,2004…[详细] |
正南沟村 | ~210 | 村庄 | 正南沟村所在地地形是一条正南方向的山沟,山沟长约15千米,方向正南所以取名正南沟。…[详细] |
嘉卜斯村 | ~211 | 村庄 | 相传马蹄曾有东南十四个部落,其中一个部落名称,用其原藏语名称音译为“嘉卜斯”。…[详细] |
八一村 | ~212 | 村庄 | 因历史上多次军队援建和村民踊跃参军得名。…[详细] |
芭蕉湾村 | ~213 | 村庄 | 因很久以前从孟加拉国随活佛过来的信徒将原来的地名带来,为梵文,具体意思不详。…[详细] |
黄草沟村 | ~214 | 村庄 | 因地形及冬季景观得名。1950年改制为黄草沟村,2004年12月撤区并乡后改为马蹄藏族乡黄草沟村。…[详细] |
肖家湾村 | ~215 | 村庄 | 1949年至1956年归现民乐县新天镇管辖,名:肖家湾生产队,1957年交肃南县大都麻乡管辖,叫肖家湾生产队,1968年至1971年改名为前进村,19…[详细] |
横路沟村 | ~216 | 村庄 | 20世纪90年代在各户原房屋底子基础上重建,为东西-南北走向,至今保持原貌。…[详细] |
大都麻村 | ~217 | 村庄 | “大都麻”为藏、汉复合语地名,因在金塔寺东北侧有一自然形成的红崖,外形酷似“都麻”,为与另一条小河区别在“都麻”前面加了一个“大”字,故称为“大都麻”…[详细] |
马蹄村 | ~218 | 乡中心区 | 因马蹄寺所在地得名。历史上叫长老沟,人民公社化是起名马蹄村,文革时期更改为东风村,改革开放时正式命名马蹄村。…[详细] |
药草村 | ~219 | 村庄 | 因种植天然中药材多得名。人民公社时期命名为药草洼,文革以后正式命名为药草村。…[详细] |
长岭村 | ~220 | 村庄 | 因当时整条沟长满了荆刺得名刺沟。1949年至1958年归民乐县南古乡管辖,命名刺沟生产队,1953年走合作化道路时交于肃南县马蹄区大都麻公社管辖,改名…[详细] |
小寺村 | ~221 | 乡中心区 | 小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大坡头村 | ~222 | 村庄 | 20世纪90年代在各户原房屋底子基础上重建,为东西-南北形成大坡走向,故以自然实体命名延续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天马下凡时,在此留下印记,后得名马蹄,该乡居民多为藏族同胞,因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马蹄藏族乡为2019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马蹄藏族乡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马蹄藏族乡成立于2004年12月,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城东南165公里处,东靠民乐县,西与本县康乐乡隔河相望,南与青海省祁连县、北与民乐县、甘州区接壤,距张掖市区65公里,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187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居住着藏、裕固、土、回、蒙古、汉6种民族,共1141户4379人。其中:少数民族2517人,占总人口的59%。
马蹄是一个以牧为主的乡,境内有丰富的矿藏、水能、草畜、生态、旅游资源。全乡有草原面积240.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46.7万亩,2004年饲养各类牲畜9.8万头(只)。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煤、铜、铁、石灰石、锰
历史沿革:
1954年,在东五族、西八族、白头目家14个藏族部落的基础上成立了民乐县马蹄藏族自治区,辖祁连、协和、黄藏三乡,驻地马蹄寺。
1957年,马蹄区由民乐县整体移交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同时移交了民乐顺化乡新升大队的7个汉族村、民乐县南古大队的5个汉族村。
2004年在区域划分调整中,肃南县决定撤销马蹄区公署建制置,合并马蹄区公署所属大泉沟乡、大都麻乡和西水藏族乡,设立了马蹄藏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