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十里铺镇 | 隶属:崆峒区 |
区划代码:620802106 | 代码前6位:6208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L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辖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清福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清福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马坊村 | ~200 | 镇中心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8月撤销行政村、自然村建制,1961年属平丰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立马坊村…[详细] |
长沟门村 | ~201 | 村庄 | 原属高堡大队,1991年从高堡村委会分出设长沟门村委会。…[详细] |
米家湾村 | ~202 | 镇中心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8月撤销行政村、自然村建制,1961年属平丰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立新庄村…[详细] |
演武村 | ~203 | 镇中心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8月撤销行政村、自然村建制,1961年属平丰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立演武村…[详细] |
新庄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8月撤销行政村、自然村建制,1961年属平丰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立新庄村…[详细] |
二十里铺村 | ~205 | 镇中心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8月撤销行政村、自然村建制,1961年属平丰公社,1965年与四十里铺乡合并为…[详细] |
七府村 | ~206 | 村庄 | 1958年成立七府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七府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
上甲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上甲属平丰乡,1965年与四十里铺乡合并为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乡时设上…[详细] |
下甲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平丰乡,1958年成立下甲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83年社改镇时设下甲村委会。…[详细] |
三十里铺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四十里铺乡,1958年成立三十里铺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84年社改镇时设三十里铺村委会。…[详细] |
殷家湾村 | ~210 | 村庄 | 1953年属平凉五区清福乡,1956年6月区划调整后属四十里铺乡,1958年成立殷家湾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85年社改镇时设殷家湾村委会。…[详细] |
民张村 | ~211 | 村庄 | 1958年成立民张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民张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军张村 | ~212 | 村庄 | 合作化时设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军张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军张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
上湾村 | ~213 | 村庄 | 1958年成立上湾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改镇称上湾村民委员会。合作化时设初、高级社,公社化时设大队建制,20…[详细] |
瑶峰头村 | ~214 | 村庄 | 原属曹湾大队,1991年从曹湾村委会分出,设瑶峰头村委会。…[详细] |
曹湾村 | ~215 | 村庄 | 合作化时社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曹湾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曹湾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庙底下村 | ~216 | 村庄 | 原属曹湾大队,1991年从曹湾大队分出设立庙底下村委会。…[详细] |
高堡村 | ~217 | 村庄 | 1958年成立高堡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高堡村委会。…[详细] |
嵋岘村 | ~218 | 镇中心区 | 民国时为郿岘镇,1949年后合作社时设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郿岘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郿岘村委会,名…[详细] |
马峪口村 | ~219 | 镇中心区 | 1958年成立马峪口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64年与窦家沟大队合并为马峪口大队,1983年社改镇时设马峪口村委会,名称沿用至…[详细] |
芦寨村 | ~220 | 村庄 | 合作化时设初、高级社,公社化时设大队建制,1958年成立芦寨大队,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芦寨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
清街村 | ~221 | 镇中心区 | 1949年后是清福区所在地,1958年由刘家沟社、清街社、对沟堡社合并为清街大队,属四十里铺乡,田家壕隶属该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清街村委会,沿用至…[详细] |
洪岳村 | ~222 | 村庄 | 1953年设洪岳乡,1958年成立洪岳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洪岳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
吴岳村 | ~223 | 镇中心区 | 1958年成立吴岳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吴岳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
杨原村 | ~224 | 村庄 | 合作化时设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杨塬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公社,1983年社改镇时,设杨塬村委会。…[详细] |
庙庄村 | ~225 | 村庄 | 合作化时设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庙庄大队,属四十里铺乡,1965年属四十里铺乡,1983年社改镇时,设庙庄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因距平凉城40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四十里铺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4年7月,四十里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四十里铺镇继1997年被甘肃省确定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7年12月又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镇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面积4.53平方公里,镇区内公安、法庭、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机构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医院、商饮、娱乐、法律等服务功能齐全,粮油、果菜、商贸、木材、牲畜、货运、食品7大专业市场已经形成。
为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乡镇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省体改委等11个部门《关于转发〈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知》精神,按照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聘请专
文化旅游:
瓦窑山遗址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陶窑、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泾河公社。
1961年,改称四十里铺公社。
1983年,成立四十里铺乡。
1984年,撤乡成立四十里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