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村镇 | 隶属:泾川县 |
区划代码:620821104 | 代码前6位:6208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L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泾源村 | ~200 | 村庄 | 泾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塬村 | ~201 | 村庄 | 位于王村镇塬区上部,因此得名“上塬”。上塬村1961年前与崇信县柏树公社、信家庄大队为一体,1961年划归泾川县王村人民公社,成立上塬大队。下辖薛庄、…[详细] |
中塬村 | ~202 | 村庄 | 地处王村塬片中段,因此而得名。公社化后为王村公社中塬大队,1962年中塬公社改为中塬大队,1964年复归王村公社,更名为前进大队,1970年恢复中塬大…[详细] |
四坡村 | ~203 | 村庄 | 原名“寺坡”,因此地建有“佛爷寺”,且地处塬区,地势略有起伏,后因破除迷信,遂改名为“四坡”。…[详细] |
掌曲村 | ~204 | 村庄 | 该地从整体地形观测,形如一只弯曲的手掌一样,故而取名掌曲村。相传古代有一位旗手落户于此地,故取名为“掌旗”,后人读转音为“掌曲”,沿用至今。…[详细] |
光明村 | ~205 | 村庄 | 光明,取前程光明之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详细] |
二十里铺村 | ~206 | 村庄 | 解放后隶属王村区、王村乡管辖,1960年命名为二十里铺大队,1962年和王家沟大队合并,1980年恢复二十里铺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二十里铺村民…[详细] |
向明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以人们的美好愿望命名。取走向光明之意。解放后隶属王村区、王村乡所辖,公社化后成立向明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向明村委员会。…[详细] |
王村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古时名柳家川,传说某皇帝巡查至此停留数日,之后得名王村。…[详细] |
百泉村 | ~209 | 村庄 | 泾川古八景之一“百泉漱玉”的所在地,因此而得名。…[详细] |
墩台村 | ~210 | 村庄 | 古时该地有一处烽火台,后应常年未用,逐渐形成一个土墩,因此命名。…[详细] |
徐王村 | ~211 | 村庄 | 居民多以徐、王两姓。解放前称徐王,解放后先后为王村区岳寨乡、章村乡所辖,公社化后建立徐王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徐王村民委员会。…[详细] |
燕雷村 | ~212 | 村庄 | 居村民多以燕、雷两姓为主,因此得名。解放后隶属王村区章村乡、王村乡管辖,公社化后属王村公社章村大队,1962年成立燕雷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燕…[详细] |
朱家涧村 | ~213 | 村庄 | 因此地村委会有一个沟涧,加之村民多以朱姓为主,故名。…[详细] |
章村村 | ~214 | 村庄 | 因驻地居民多以章姓为主,因此得名。人民公社化后成立章村大队,“文革”中更名为向新大队,1972年恢复章村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章村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
刘家沟村 | ~215 | 村庄 | 因驻地山沟为刘姓居民得名。该村从解放前就称为刘家沟,解放后隶属王村区雷李乡、王村乡所辖,公社化后属王村公社刘家沟大队,1966年起命名刘家沟大队,至1…[详细] |
雷李村 | ~216 | 村庄 | 因最早主要以雷姓和李姓群众居住而命名雷李村。…[详细] |
完颜村 | ~217 | 村庄 | 因完颜部落后人居住地命名。解放后,先后属王村区雷李乡所辖,人民公社化后属王村公社章村大队,1962年建立完颜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完颜村村民委员…[详细] |
地名由来:
王村镇因镇政府驻王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王村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05年10月,王村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王村镇地处泾川西部,总土地面积16.28万亩,耕地面积6.63万亩。平均海拔1270米,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08天。
行政区划:辖10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079户,乡镇总人口27555人,乡镇从业人员员14308人。
六通情况:18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3个村通自来水,17个村通电话,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28张。有各类学校20所,教师325人,在校学生5824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65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176公顷,粮食总产量
文化旅游:
红25军四坡村战斗遗址,位于泾川县王村镇四坡村,红军楼为当时红25军四坡村战斗指挥部。1935年8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长征在泾川县王村镇四坡村掌曲一带,与国民党35师114旅208
历史沿革:
清时,设十八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一部分归百泉乡,一部分属纳澄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王村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设王村区。
1958年,改为王村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王村乡。
2002年8月,撤乡设王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