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飞云镇 | 隶属:泾川县 |
区划代码:620821106 | 代码前6位:6208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L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辖区面积:约8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7万人 |
人口密度: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南庄头村 | ~200 | 村庄 | 因地处泾河以南而得名。1957年底撤区并乡时属飞云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1961年始成立飞云公社,1983年更名飞云乡政府建立南庄头村村民…[详细] |
闫崖头村 | ~201 | 村庄 | 闫崖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老庄村 | ~202 | 村庄 | 因薛氏家族繁衍众多,分户后将以前居住的地方称为“老庄”。…[详细] |
坡头村 | ~203 | 村庄 | 地处于山坡上头而得名。1957年底撤区并乡时属飞云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1961年始成立飞云公社,1983年更名飞云乡政府建立坡头村民委员…[详细] |
南峪村 | ~204 | 村庄 | 相传祖先逃难至此而得名“难峪”,后改名为“南峪""。…[详细] |
元朝村 | ~205 | 村庄 | 因驻地元朝自然村得名,相传元朝王姓人系王彦龙的家族(因王彦龙为元朝皇室后裔),故名。…[详细] |
东高寺村 | ~206 | 村庄 | 因东城门内东南角上有一座寺庙而得名。土改时属窑店区第八乡,1958年公社化后为高平公社东高寺大队,1961年为飞云公社东高寺大队,1984年改为东高寺…[详细] |
飞云村 | ~207 | 镇中心区 | 明清设“飞云驿”,以古驿站得名。1957年底撤区并乡时属飞云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1961年始成立飞云公社,1983年更名飞云乡镇府建立飞…[详细] |
西高寺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因西城门内西北角上有一座寺庙而得名。1957年底撤区并乡时属飞云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1961年始成立飞云公社,1983年更名飞云乡政府建…[详细] |
毛家村 | ~209 | 村庄 | 因毛姓人居多而得名。1957年底撤区并乡时属飞云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1961年始成立飞云公社,1983年更名飞云乡政府建立毛家村村民委员…[详细] |
岸门村 | ~210 | 村庄 | 古时地处泾河岸口,故名。土改时期归高平区毛家乡辖,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毛家大队,1961年后为飞云公社岸门大队,1984年改为岸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古时此地有寺院“飞云观”,明清设“飞云驿”,因古驿站而得名,俗称瓦云镇。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飞云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飞云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1年8月,飞云镇入围2021年度中国苹果产业百强镇。
基本介绍:
泾川县辖乡。1949年为飞云乡,1958年并入高平公社,1961年析置飞云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81.5平方公里,人口1.7万。312国道横贯境内东西,飞(云)长(庆桥)公路沟通境内南北。辖南庄头、飞云、老庄、坡头、南峪、元朝、东高寺、西高寺、阎崖头、岸门、毛家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从事建材、服装加工等行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高粱。
历史沿革:
清时,属王曲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组保甲时,设新民乡,后改飞云镇。
1949年以后,为高平区飞云乡,辖飞云、西高寺、东高寺、毛家、岸门等村,老庄、坡头、南峪、阁崖头、南庄头、元朝6村属窑店区。
1957年,底撤区并乡时,设飞云乡。
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平公社。
1961年,始成立飞云公社。
1983年,改设飞云乡。
2015年,撤乡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