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郑氏十七房景区,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海滨小镇澥浦镇,紧邻329国道,距上海240公里、杭州170公里、舟山40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杭甬高速、甬台温高速贯通四周,交通十分便捷。十七房是个古建筑景区,它的建筑多以明清建筑居多,但不同于乌镇、西塘等国内同类古镇的是,它的规模不是个城,不是个镇,只是一个村落。十七房的建筑除了少数明代建筑以外,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包括路沿郑中央房、东房、西房;庙基头全盛郑房;郑家村三房堂前、大祖堂房、小九房、恒德房、恒祥房、后堂楼房、兴房、栈房、源茂房、立房、鼎丰房、当典房、郑氏宗祠等。经过历代的增扩,如今的十七房规模恢宏,气势磅礴,更为可贵的是,建筑的总体结构布局至今仍然保存良好
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分布涉及海曙、江东、镇海三个区。2011年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奉宪勒石碑刻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柒月。该碑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至今镇海境内唯一的航运水利碑,记述了镇海内河航道货船的通行路线、关卡设置、免捐区域、巡查惩处等内河航运管理章程,对研究该时期内河航运管理提供重要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甬东天后宫碑位于庆安会馆内,庆安会馆地处宁波市江东区江东北路156号。建于宋代(1911年)的天妃宫,系宁波最早的天后宫,位于今江厦街(已毁)。现存的天后宫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的东岸,故称为“甬东天后宫”。碑铭写于1884
蟹浦都神殿戏台,位于蟹浦镇街西约500米处。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乾隆年间拓建。旧有中军殿、前殿、戏台、看楼、大殿、流芳厅、角亭等建筑,现存戏台、看楼,系民国九年(1920年)重修。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都神殿戏台,建筑面积25平方米,座北朝南,戏台铸铁台柱,歇山顶,藻井构筑精致,金碧辉煌,实为难得的艺术珍品;看楼左右为对称的两层楼,硬山顶,建筑面积480平方米,上下层各为相通间,上楼设木栏杆、木作小花格栏板。
蟹浦月洞门,位于蟹浦镇凤凰山南麓的蟹浦镇街东约150米处。该月洞门处在原蟹浦行门口,为原蟹浦闸洞,约建于元、明之间。穿东西向,蟹浦在清康熙后渐淤,闸遂废。今城长10米,城门高3.9米,深5.4米。两侧有矮翼墙,拱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门上刻有匾额、楹联,东额:“海不扬波”,西额:“迥澜毓秀”。上立沙碗塘碑记,时为光绪七年(1881年),记载沙碗塘的历史变迁。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刘洪、刘光父子先后举进士,在村建牌坊,已毁。在清晚期,其后代在街心建进士亭。该亭原建在路中,后因修建北大路迁至路旁,仍保持原貘。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亭系木结构建筑,四柱歇山顶,面宽4.05米,亭高6.20米,为清晚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