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大理州 > 巍山县 > 南诏镇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南诏镇古建筑群

南诏文化古街,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古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正式建县,定名“诏安”,意为“南诏安靖”。这里保存着许多古牌坊,如“关帝坊”、“父子进士坊”、“天宠重褒坊”等。此外,还有武庙、城隍庙、玄天上帝庙、东岳庙、朝天宫、文昌宫、慈云寺、澹园寺、功臣庙、青云寺、西觉寺、灵侯庙等十几座古遗景点。清晨的阳光,穿过东山顶上薄薄的雾霭,洒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从大理巍山古城最北端一脚踏进南诏古街,恍如进入了梦里的另一个世界,让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长长的街巷,青石板铺就的街面,高大的进士坊,青瓦黛墙青苔绿,屋檐鸟儿嬉戏,台阶兰草飘香……相对于群力门外车来车往

等觉寺及双塔

等觉寺(又名报国寺),位于巍山古城东北隅。始建于南诏,是巍山地区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佛教寺庙,为明、清两代僧纲司驻地。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寺僧无用自应天溧水(江苏溧阳县)来,与蒙化府土官左氏、蒙化大族善信等合力拆建,建成五进四院,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开始塑像。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土知府左氏建双塔于二门左右,诸善信增建殿宇五座。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三十四年(公元1605年),僧纲司住持性定募修各殿,又新建后殿两庑及更衣厅并塑罗汉,至此,等觉寺为规模最大时,清代咸丰年间兵焚,大部被毁,仅余太阳宫等处,清光绪年间,於太阳宫之左建禄位祠,祀云贵总督林则徐,太阳宫之右改建昭忠祠,祀咸同年间阵亡、殉难诸人

巍山文庙

文庙在古城西门内,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庙毁,随即重建。清代咸、同年间(1851年—1874年),杜文秀大理政权驻蒙化守将李芳园、马国忠等复加扩建。民国初期设劝学所,1938年开办中学至今。文庙规模宏大,占地约10000平方米。呈坐北向南,前设照壁,上镶“万仞宫墙”大理石匾。大门开于左右二侧,在中轴线上依次为泮池、石桥、棂星门、大城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尊经阁等;东西二侧有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兴文祠、承祭斋、学官署、射圃等。现存大城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大成殿前设月台、环以石栏,殿面阔七间,进深15.6米,高11米。单檐歇山顶,檐下四周置五踩重翘斗拱

巍山文笔塔

文笔塔又名白塔,位于大理州巍山县城南文笔村,相传建于武侯时,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塔坐南向北,与文庙相对,为九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29米,塔身为正方形,边长5.1米,第一级至第四级逐渐外扩,第五至九级逐渐收分,使得外观秀丽挺拔。塔门开于北面,门额有 “岳峙渊渟”大理石匾,塔门两侧有灰塑楹联一对,塔身四面设龛及通风瞭望孔,龛内各置佛像一尊,塔顶安铸铜葫芦宝顶,通高1.82米,葫芦四角有凸起的兽面,口中衔链直通塔顶的四个角,两个兽面之间各有2个八卦卦爻。文笔塔内为空腔,内腔与外部的弧度协调一致,原先有旋转木楼梯登顶。    文笔塔为风水塔,是巍山现存古塔中建筑年

星拱楼

星拱楼又名文笔楼,位于巍山古城正中,为明代蒙化府府城中心过街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咸丰七年(1857年)毁,咸丰十年(1860年)由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将领左参军马国忠重建。楼顶中梁尚存“太岁纪年”题记。楼通高11米,由木结构城楼与砖石结构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面阔、进深均为18.7米,通高6.3米,基座石砌,四向贯通,门洞作券顶。楼作亭阁式,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9.75米,楼底层四周设廊,内外均饰斗拱,四面悬“瑞霭华峰”、“巍霞拥鹤”、“玉环瓜浦”、“苍影盘龙”匾额,绘写巍山四环景色,凭栏可望巍山全景。城楼上下比例匀称,保存完整。1981年4月巍山彝族回族

梁大小姐宅院

梁大小姐宅院位于巍山县南诏镇人文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996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为当时巍山四大家族之一梁美声的大女儿的宅院。宅座东向西,大门开于北,一进两院,基本格局为三方一照壁,富于变化。由照壁、主房及两耳、南北厢房及跨院组成。照壁为一字形,两边开门洞。主房和厢房举架较高,前廊为卷棚顶,厢房两边各有一个小花园,曲径通幽。花枋、吊柱等木构部分雕刻精美。整个宅院布局简洁敞亮,主体建筑尊崇传统做法,大门及照壁一反传统,采用了三角形等几何图案,明显受到了当时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潮流,是巍山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代表。2006年11月,梁大小姐宅院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东岳宫

东岳宫又名东岳庙,位于巍山古城东门外,始建于明末,由陕西人梁好德捐资修建,清康熙、道光年间有修,咸丰年间毁,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并在东岳宫之西建十王殿和太保殿。东岳宫坐北向南,占地5632平方米,由东、西两条并列的轴线组成,东轴线为山门、大殿,西轴线为十王殿、太保殿。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举架较高,屋脊高耸,檐下设七踩斗拱,山花和墀头做工精巧。东岳宫格局保存完整,建筑工艺精湛,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2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东岳宫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东岳宫修缮保护后向公众免费开放(逢周一闭宫)。

巍宝山文昌宫

巍宝山文昌宫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巍宝山前山,原名龙潭殿,始建年代不详,是巍宝山著名的道观和古建筑群之一。文昌宫初为本地土著彝族祭龙潭之所,两汉时彝师孟获之兄孟优曾居此-,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因士兵误饮哑泉水,不会说话,诸葛亮曾亲往殿内访问孟优解药以救士兵。明代重修后改称文昌宫,清代以后屡有修缮。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中殿、道舍及厢房等;大殿内供文昌帝君,中殿内祀关圣帝君。宫中有一龙潭,潭心建有文龙亭,亭左边临水墩壁上绘有一幅彝族“松下踏歌图”,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所绘。

拱辰楼

巍山古城拱辰楼原为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原为三层,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维修时改为二层。拱辰楼建在长47.1米,宽26.6米,高8.1米的砖砌城墙上,楼下为城门洞。拱辰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5.76米,进深15.7米,高16米,由28棵合抱大柱支撑,四面出厦,楼四周设廊,整个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南北城墙有城垛。登上顶楼犹入云天,东看文华层叠山峦,南观巍宝名山文笔塔,西望瓜江垒玉,北眺苍山积雪,全川村落,万家灯火,尽收眼底。拱辰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同知康勷所书,显示唐初蒙舍

柯家宅院

柯家宅院位于巍山古城东街64号,建于民国初年,占地835平方米。宅院座北向南,由两个三方一照壁的院落和一个后花园组成。宅院虽临东街,但建筑由南向北纵深发展,使得宅院渐离城市喧嚣,曲折幽深,引人入胜,有回归自然之感,加之建筑雕饰甚多,做工精美,两座照壁及墙上均绘各种书画,艺术性高,足可发人之幽思遐想,为巍山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之精品。2005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洞

长春洞位于巍宝山西麓,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道人李法纪、杨法荫创建。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又增其规制,始成现今之规模,为国内全真教纯阳派著名宫观。长春洞呈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占地1656平方米。平面布局按道家“八卦”形制排列组合而成,依次由山门、前殿、大殿、厢房、道舍、花园等组成。大殿建在1.85米的石砌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与穿斗式结构,上、下檐皆施斗拱。内塑玉皇,两侧塑起、问二帝。大殿藻井为八卦图,内雕蟠龙,四周天棚板满绘“天宫诸神”,四周裙板绘“二十四孝”以及山水、花鸟等道教壁画,是我国道教建筑的代表作。长春洞为巍宝山胜景之一,被称为“古洞藏春”。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群力门

群力门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1951年,类别为近现代建筑。为大理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玄龙寺龙华寺古建筑群

玄龙寺龙华寺古建筑群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大理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西竺庵

西竺庵位于巍山古城西门内,始建年代无考,清康熙年间陈鞠增建,咸丰年间兵燹毁,光绪初重修。庵座北向南,建筑布局一反传统中轴线布局,由东、西两条平行错落的轴线上的四进三院组成,东轴线为山门和三官殿,西轴线为前殿和观音殿,观音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举架较高,屋面四角及两山弧度较大,整个建筑外观舒展,秀丽飘逸,正面檐下以本地木工称作“吊斗”的结构装饰,结构变化多姿,富于层次感。西竺庵不但布局精妙,梁、枋、雀替等构件雕刻极佳,为巍山地区同类建筑中较精美的一处。2013年10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西竺庵为第五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西街民居,南至西街,西至蒙化南路,北至城隍庙商业区。建设控制地带:执行古城规划的规定。

圆觉寺及双塔

圆觉寺俗名大寺,位于巍山县城东灵应山,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万历年间重修,后焚毁。天启二年(1622年)重建,清代康熙重修。寺座东向西,依山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南北为观音、文昌、地藏、伽兰等殿。共有十个院落,其布局巧妙而引人入胜,把寺庙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层层升高,步随景移,且在有限的山坡上,向中轴线两侧发展,体现出小中见大的建筑格局。双塔分列于寺门南北二侧,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为方形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17.8米,大小结构相同,塔基石砌,设二层砖砌须弥座,上建塔身,第一级四面各设塔龛一个,置大理石佛像各一尊,塔身密檐以菱角牙子与叠涩向外挑出,使双塔秀颀厚重,高耸壮

巍山官署

官署位于巍山古城大水沟街,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清代康熙、乾隆数次增修扩建,形成较大规模,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兵燹,部分被毁,民国时期沿作蒙化县衙,现为巍山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官署座北向南,占地约8000平方米,现存大门、过厅和照壁,大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建,过厅单檐硬山顶、面宽五间,照壁位于大门正南,民国时期改建为蒙阳公园大门。官署自明代设立至今,一直是巍山地区的政治中心,见证着巍山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作为古城的组成部分,对保持古城格局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05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官署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巍山县人民政府东围墙,南至大水沟

嵯耶庙

嵯耶庙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家宅院

梁家宅院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施家宅院

施家宅院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刘家宅院

巍山刘家宅院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近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春桥

永春桥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吊桥

西门吊桥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南、北社学

巍山南、北社学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大理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杜文秀起义碉楼

杜文秀起义碉楼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蒙阳公园建筑群

蒙阳公园建筑群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民国,类别为近现代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大理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河桥水渠

小河桥水渠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城墙残段

明代城墙残段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土坡火葬墓群

黄土坡火葬墓群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元—明,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雷应龙墓

雷应龙墓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熏桥

南熏桥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