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仙游县旅游

仙游县文物古迹介绍

灯塔顶旧厝蔡氏民居
  灯塔村顶旧厝72号蔡氏民居,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顶旧厝72号。始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1498.88平方米,一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以及旁开各3组前厅、天井、正厅和厢房组成。整体建筑通面阔60.93米,通进深24.6米。正厅面阔三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山墙搁檩土木结构,天井11个,遗存大门口一对门枕石和精美浮雕石构,前廊山墙面留存部分毛主席语录图文。整体建筑规模宏大,保留清代民居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建筑艺术风格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顶旧厝72号。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2 米;西至自墙外2米;南至自墙外11米(埕沿)……[详细]
仙游一中“石室”
  仙游一中旧址“石室”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城内社区一中街239号,始建年代不详。旧址为清乾隆十四年(1749),仙游知县陈兴祚兴建的“金石书院”。旧址内的“石室”,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为230平方米,前后座建筑相连,前座为卷棚式歇山造,后座双坡面悬山造。底层外墙条石垒砌,二层土木结构。前座依地势而建。建筑形态较为特色。存清代抱鼓石一对。附属文物顶天阁建于1957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409平方米。悬山造。仙游一中旧址“石室”及附属文物是研究仙游一中历史及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鲤城街道城内社区一中街239号。保护范围:东至自校史馆,西至金石路,南至围墙,北至校路5米。……[详细]
五星“1890”土楼群
  五星“1890”土楼群,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古寨下自然村。建于1947年-1955年,由近似“1890”数字造形的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共有300多个房间,最高楼层三层半,平均高度约10米。悬山顶,基本为合院式土木结构,中为天井,周绕厢房,二、三层基本设有木长廊,梁柱、门窗、栏杆等木构件造型古朴耐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为莆仙境内最大的土楼群,极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古寨下自然村。保护范围:东(左)至“0”字形外檐滴水沟外2米;西(右)至“1”字形外檐滴水沟外2米;北(后)至整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2米;南(前)至整体厝场围墙外侧……[详细]
麟山陈湟墓
  陈湟墓位于仙游县枫亭镇麟山村鸡公山上,陈湟(生卒年不详),字善宗,号光山。唐光启三年(887年),陈湟携家眷入闽,居枫亭东门。因孙子陈棱封为国公,当地人将陈湟墓称为“国公墓”。墓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己丑年(1589年)重修。 历代浮山陈氏后裔均有维修。坐西北朝东南,总面积63.5平方米。龟状墓丘,三埕,高墓台。红砖砌筑及三合土压面。墓后巨石上刻“唐光山陈公墓”。墓道碑,圆首,碑额篆书“皇明”,碑刻楷书“唐光山处士陈氏始祖墓道”,左刻“万历己丑春兴化府推官宋应题”,右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裔孙志立石”。墓体保持完好。陈湟墓对研究唐、明代墓葬形式、埋葬习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枫亭镇麟山村鸡公山。保……[详细]
中岳锦溪宫
  中岳锦溪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始建于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176.78平方米。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通面阔8.96米,通进深19.73米。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宫内遗存前殿石门槛刻“同治辛末年孟冬立”的“庙貌芳传连攝水溪光彩焕锦添花”楹联,和前廊“同治十年重修”石柱联,以及两对精美镂雕龙柱,枋额等木构件金漆雕花卉瓜果、人物等,宫门旁立清代螺纹抱鼓石。建筑保存完整,是仙游地方宫庙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保护范围:东南至门前10 米大埕外沿;东北至……[详细]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又称龙田宫三教祠(德心堂),位于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下溪227号。两座建筑物连在一起。始建于嘉庆己巳年(1809年),1928年重修,现代屡有重修。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12.18平方米,均为一进廊院式建筑,悬山顶。由德心书院、中小厅过道、龙田宫组成。通面阔24.86米,通进深15.3米。德心书院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天井、瞻拜亭、正殿、偏房组成,前殿抬梁式木结构,中作拱券顶瞻拜亭,正殿山墙搁檩结构,挂“嘉庆庚午年秋立”的“德心书院”匾额。中小厅过道悬山顶,山墙搁檩结构,中开门,门额遗存嘉庆己巳年石刻“超然”,前廊山墙遗存四幅1941年张英(1920~1984年)创作的壁画。龙田宫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中门遗存一对门枕石,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详细]
顶东湖昭灵宫
  顶东湖昭灵宫,位于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始建于明朝中期,1984年12月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93.84平方米。单体建筑,建于石构平台上,通面阔10.2米,通进深9.2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侧面建有护栏,其上设置雨披。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全木结构,保留明代素覆盆石柱础,整体建筑保存完好,是仙游地区少有的纯木构建筑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保护范围:东南至自山墙外延10米;东北至自山墙外延10米;西南至自山。……[详细]
108、锦丘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丘宫
  锦丘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度峰社区,年代为明至清。又称锦邱宫,始建于宋,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建,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合院式建筑,由前殿、主殿和两侧庑廊围合而成,通面阔11.46米,通进深17.75米,占地面积203.42平方米。主殿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宫内山墙保留八幅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壁画,其中前殿山墙壁画内容为“四聘”典故,正殿两侧山墙壁画为意喻风、调、雨、顺的四尊大将。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向东外延25米至仙度路,向南外延20米,向西外延22米至度峰中心小学围墙,向北外延18米。……[详细]
砺山南潮宫
  砺山南潮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度西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清乾隆己酉年(1789)建,嘉庆甲子年(1804)重修。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27.1米,通进深17.2米,占地面积466.12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宫中主要奉祀田公元帅、三圣天书、杨公大使诸神。沿中轴线依次为砖埕、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及左右配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抬梁式土木混合结构,悬山顶。驼峰、枋等构件雕刻花卉、人物等纹样。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砺山南潮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剑山杨泗宫
  剑山杨泗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又称锦凤坛,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坐东朝西,通面阔9.3米,通进深18.6米,占地面积172.98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悬山顶。宫内的石柱、石门以及墙壁角柱上雕刻着龙、花鸟、人物、楼阁亭榭等浮雕。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剑山杨泗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星温氏古厝
  五星温氏古厝,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洋头自然村。建于清同治年间,系洋头温氏始祖温贤洲所建。占地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共有房间76个,大厅、侧厅共10个,主要由上厅、天井、下厅和厢房组成。悬山顶,单层土木结构。遗存雕有吉祥图案的清代石础、门枕石、石圭,以及人物、花卉、诗文设色壁画等,天井以青石条砌就,左、中、右各有五级石阶连接上厅,天井上方的屋檐装饰有形状精美的倒葫芦状的木质瓦当。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仙游民居建筑和雕刻技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洋头自然村。保护范围:东南(前)至大场围墙外侧1米;西北(后)至本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1米;西南(右)至本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1米;东北(左)至本体……[详细]
中峰黄氏大厝
  中峰黄氏大厝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外洋组,始建于清末年间(1816年),为度尾黄氏家族开基始祖所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2038平方米,廊院式建筑,悬山造,天井17个,中设厅堂,山墙搁檩。前廊有雕刻精美的青石门枕、柱础和木门簪、檐梁、垂莲悬柱等木雕件,门旁木隔扇开光内浮雕博古花卉纹。廊墙灰塑彩色“松鹤延年”图和“竹鹿兰鸟”图。廊墙下为浮雕花卉、凤凰、马、麒麟图纹石板。外墙贴精美砖雕博古纹、钱纹、花鸟图纹等,前廊槛窗为精美的几何纹、花纹木雕。建筑规模宏大。近代小修,基本保持清代原样式原风格,是研究仙游地区红砖文化和雕刻艺术及清末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外洋组。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5米……[详细]
海安朱氏民居
  海安朱氏民居位于仙游县枫亭镇海安村坪顶自然村墘下,年代为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朱杞始建,于1929年竣工,1961年续建两边护厝。坐北朝南,堂横式建筑,平面呈横向长条形。通面阔十一间52.2米,通进深3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下堂、上堂,左右各二列横屋及砖埕两侧护厝。上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明间山墙搁檩,后设福堂。2013年5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民居四周外延10米。……[详细]
霞桥灵慈庙
  霞桥灵慈庙位于枫亭镇霞桥社区。主祀天妃娘娘、中军老爷、田公元帅等。始建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1978年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1.6米,通深21.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尚存5对清道光十八年(1838)石柱对联。2013年5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薛金焕厝界;西至薛正龙厝界;南至海岸界;北至村大道。……[详细]
枫亭桥头观音亭
  观音亭又称集英亭,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兰友社区太平桥桥头。主要供祀观音。始建于宋代,清代重建,1986年重修。建筑坐东南朝西北,通面阔8.472米,通进深8.15米,总面积68.62平方米。为单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重檐歇山顶,穿斗木构架建筑。雀替、垂花等构件均精雕细刻人物、花鸟图案并贴金,内棚顶施精致八卦藻井。亭中存有宋代木雕观音像一尊,清代匾额三方。1980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仙东见贤桥
  见贤桥位于仙游县西苑乡仙东村仁山自然村古渡口上,据传郑纪年少顽皮,受撑船大爷劝学诗:“逆水行舟勿分心,一篙不力退千寻。读书如渡君如篙,一寸光阴一寸金 ”启醒,发奋读书成名,倡建并命名。桥建于明中叶,因大水冲毁,仅存一块石桥板。清道光年乙酉(1825 年) 一位纪姓人士捐资修葺,拼铺三块桥板,桥墩西拼一块桥板。现存船形桥墩一座,桥面四块条石两两铺就。见贤桥位于木兰溪源头,有“木兰溪第一桥”之美誉。保存完好。对研究仙游地区人文、古桥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西苑乡仙东村仁山自然村。保护范围:东至自古渡口外延 30 米;西至自古渡口外延 30 米; 南至自古渡口外延 10 米;北至古渡口沿外延 10 ……[详细]
高阳云顶岩寺
  高阳云顶岩寺位于仙游县石苍乡高阳村,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 (1102-1106年),由僧智通请地师温子玉择地选址。元至正、明万历、清康熙年间均有重建、扩建。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60.6平方米,歇山顶,穿斗抬梁式结构,分前、后殿,两侧设回廊,前殿保存清末绘山水等壁画,东回廊石壁嵌有2通石碑,其一,“康熙壬辰(1712年)岁桂月榖旦”刻碑《云顶岩记》;其二,“乾隆十年(1745年)岁次乙丑荔月,住持比丘净高重勒”刻碑《云顶记》。邑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状元及第郑侨曾在云顶岩寺读书,民间流传:“漈坑卿监无人识,云顶峰前出状元”。近年为纪念郑侨而建“状元亭”。保存基本完整。对研究仙游地区人文、书法、寺院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详细]
石山朝天宫
  石山朝天宫位于仙游县游洋镇石山村汾头自然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单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42平方米,歇山造,抬梁式土木结构。宫内留存“咸丰岁次壬子年(1852年)”的“昭明护庇”匾额,满雕精美的龙凤图案。正殿后部中、左设神案,居中神案上枋板浮雕花卉纹、博古纹图案,石砌须弥座正中浮雕莲花。柱、梁用材粗大,使用大量素面石柱础。保存完整。是当地传统宫庙建筑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游洋镇石山村汾头自然村。保护范围:东至自管理房,西至自管理房,南至埕外沿小路,北至自墙外8米。。……[详细]
木兰节孝坊
  木兰节孝坊位于仙游县木兰社区和平路八卦石巷。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褒奖陈配侯妻林氏节孝而建。坊为石制,两柱亭式牌楼,两柱间距离3.3米,坊通高5.2米。两柱分别阴刻楷书上下联“冰雪作心肝铭传百世”“松筠徵节操石泐千秋”,石梁中间浮雕双龙戏珠。枋匾额阴刻楷书“节孝”,左右分别刻“皇清旌表故儒士陈配侯妻林氏”“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元春穀旦立”,匾额背面阴刻“节孝”,左右分别刻“乾隆四十九年”“元春榖旦立”。匾框下部阴刻楷书“從祀节孝祠”,背面各阴刻“辛勤妇职”“妋植坤维”。坊顶层竖匾阴刻“玉旨”,两旁浮雕龙纹,竖匾背面阴刻“恩荣”,该石坊雕工精美,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乾隆年间的石坊建造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剑山杨乾菴墓
  剑山杨乾菴墓又称“宋开封法曹乾菴杨公墓”,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梁山山麗。杨乾菴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官至开封府法曹。墓始建于宋宁宗年间,清代后裔维修。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69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型,二层墓埕,墓丘龟背状,石构,墓门石板浮雕乳钉状门扇,高墓台,杂石垒砌,墓埕前沿立素面石柱。墓后存石墓碑一通,圆首浮雕双龙、云日纹,碑楷书阴刻“宋开封法曹乾菴杨公墓”。保存较好。该墓为研究仙游地区宋、清代墓葬风俗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梁山山麗。保护范围:以墓丘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