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绩溪县旅游

绩溪县文物古迹介绍

霞间窑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绩溪县华阳镇霞间村南,已发现五处:姑嫂塘、对面窑、栗树下、陈家湾和黄金坦,为古代窑群。霞间窑开创于五代,面积8000平方米,均竖向修建在土丘上,属龙窑系。文化堆积层1—2米不等。其产品种类繁多,以瓷器为主,也有少量的陶器。瓷釉分青瓷和黑瓷两种,施釉均匀,色泽晶润,有细碎开片。胎色深灰,胎质坚密。器型有碗、盘、盏、钵、执壶、油壶、花瓶等。花纹装饰以素面为主,一些碗、盘口沿刻成葵花式,壶身大多做成瓜棱形。执壶的手上模印出带状花纹,造型和谐优美。陶器主要有青釉陶、红陶和灰陶。器型有碗、钵、盆、罐等。该窑烧造方法绝大多数器物用窑柱支烧,部分碗、盘等用匣钵装烧。碗与碗之间用5~9个长条支钉托起,痕迹明显。自霞间窑发现后,该县又相继发现了十亩园、巷口、湖里、梅树坦、孔灵等窑址。这些窑……[详细]
霞潭古建筑群
  霞潭古建筑群(邹峨新宅、邹柏林宅、霞潭造纸坊)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其中邹峨新宅、邹柏林宅、霞潭造纸坊三栋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原为中共旌绩县委驻地之一。1945年,旌绩县委机关以此为基地,开展军事活动及群众工作,领导游击战争,对研究霞潭红色革命历史,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邹峨新宅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平方米。一进三开间,单层,三和土地坪,人字顶,青瓦,整体无雕饰。外墙用红砖垒砌,右侧为厨房,已有部分倒塌。该宅曾是旌绩游击队居住场所,门口的空地是练兵场。邹柏林宅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平方米。一进三开间,单层,三和土地坪,人字顶,青瓦,整体无雕饰。外墙用红泥垒砌,左侧为厨房,已部分倒塌。厨房左侧有42平方米的附属房。曾为旌绩游击……[详细]
胡适故居
  胡适故居在上庄村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是胡适先生父亲胡铁花所造的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正屋南向,砖木结构,二进三间两厢,“回”形通转楼。占地2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门面二柱单门一楼式,上嵌砖雕等。前庭有天井,两旁有厢房,楼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栏板隔扇,精雕细刻,梁托上一对荷花仙子栩栩如生,门窗上饰以兰花雕板,出自胡开文墨庄制模高师胡国宾之,返映出胡适“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和立出风格。辟为庵堂。大门前和正厅上各悬着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亲题的“胡适故居”直,横两块黑底金字牌匾。厅内摆设如旧。门前黑底金字“胡适故居”横额,下挂胡适中年画像,两旁对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东西分列茶几、靠背椅,壁间挂胡适直系亲属图表。胡适先生……[详细]
西山古民居群
  西山古民居群坐落在县城西山顶南向一带地方,为清代徽派建筑之精品含18、19、22、43、44号宅。章恒本宅地处西山43号。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94平方米,硬山屋顶,马头墙,抬梁穿斗并用,上下对堂法式,室内的槅扇、斜撑和雀替都有很精美的雕刻,是清代盐运大使章道基的官厅。章洪柏宅地处西山18号,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占地面积380平方米。硬山屋顶,四围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三合土地坪。章志勇宅,地处西山44号。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硬山屋顶,四围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三合土地坪。程玉庭宅地处西山19号。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90平方米,此宅上下对堂,中间设置天井,前堂为拱形轩顶,后堂为正厅,上下楼房,东西厢房,天井两边的过厢上层用……[详细]
祝三胡氏宗祠
  祝三胡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318平方米,为三进五开间,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前为歇山式五凤楼、拱轩顶,中进的前部分为拱轩顶,后部分为人字轩顶,后进为上下二层,三合土地坪,前、后天井,-封火墙,祠堂内的斜撑、驼峰、平盘斗雕刻精美,祠堂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长虞秀坤。此外,尚有皖浙支队直属文工队30余人,队长朱凡、指导……[详细]
上庄古建筑群
  时代:明至民国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上庄古建筑群主要包括胡适故居、胡适私塾、胡传旧居、胡寿基宅、敦履堂、胡开文旧居和胡开文纪念馆等古建筑。其中胡适故居建于清代,是胡适童年-及青年返乡完婚的住宅,胡适先生在故居内前后-了11个春秋;胡适私塾建于晚清,前后两进,是胡适幼年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胡传旧居建于清代早期,是一进三开间厅式建筑,是胡适父亲胡传出生和-的老宅;胡寿基宅建于晚清,是一栋集书法与雕刻于一体的徽派艺术建筑,胡寿基是胡适的学生,新华社记者,与胡适同族同宗;敦履堂建于明代,是上下对堂二楼通转的建筑,同时也是上庄村现存唯一的一栋明代建筑;胡开文旧居建于清代,前后两进,是我县最先根据外地建筑式样修建的洋式民宅;胡开文纪念馆建于清代,是上下对堂二楼通转建筑,是胡开文的嫡系后裔自建的纪念馆,……[详细]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旺川。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旺川太平天国壁画的一个支祠内,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内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据有关资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为太平天国将士的宿营地。“九思堂”内的壁画就是当时太平天国将士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写照。这组壁画,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图”据有关专家的考证和有关资料表明,“攻城图”是太平天国将士攻克旌德的真实记录。是太平军战士宿营九思堂时的真实笔迹。除攻城图外,其他几壁绘画,也从不同侧面讴歌了太平天国这场伟大的农民战争,高高擎起、迎风飘扬的旗帜,声势浩大,威震天下的炮队等,无不强烈地再现出革命战争的正义和战斗力。旺川太平天国壁画,发现于1951年2月。196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缮保护。现馆内存有太平天国……[详细]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绩溪县家朋乡石勘头村中央。许氏宗祠面积为335平方米。该祠坐东南朝西北,面临涧溪。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硬山式屋顶,-封火墙。方砖墁地。棱柱,丁头拱,垂莲柱,荷花驼峰,卷云叉手,月梁下肚饰以雕刻。该祠系明中叶以前所建。是传统徽州至今仍保存的明代祠堂建筑的上品,实为罕见。听泉楼与许氏宗祠相隔十米许,占地面积30平方米,听泉楼分上下二层,基脚呈长方形,面临涧溪,设美人靠,并悬挂匾曰“听泉”,歇山式屋顶,中部有腰檐,可登楼凭眺。其雀替、斜撑、驼峰饰以雕刻。面临涧溪的两大戗角上悬挂风铎。为古村落石勘头的“画龙点睛”之笔。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皖政【1998】16号。保护范围:宗祠及听泉楼本体建筑外东、南、西、北各10米建控地带:西北向……[详细]
石门太尉庙及古戏台
  石门太尉庙及古戏台坐落在扬溪镇大石门村,太尉庙总面积239.5平方米,古戏台总面积124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太尉庙为殿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小青瓦,硬山式屋顶,外墙粉以红色,木构架上有众多的雕饰构件,其中后檐的额枋上的“百鹿图”雕工精细。保存基本完整。太尉庙东侧有一古戏台,翼角腾飞,下部以短柱撑起台面。该戏台建于清代,面阔12米,进深9.2米,歇山屋顶,戏台后步设“出将”、“入相”二门,左台口设“文武场”,整座戏台由几十根矮柱支撑,前额枋雕刻非常精美,石门古戏台保存完整,且艺术性较高,在绩溪独一无二,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97】35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2019年,被安徽省……[详细]
绩溪魁星阁
  魁星阁坐落于上庄镇石家村,清人石承谟为振文风兴建魁星阁,乾隆十六年(1751)告竣,1984年重修,整幢建筑保存完整。占地47平方米,平面正方,歇山式屋顶,飞椽承挑屋檐。台明四角立方形石柱四根,支撑梁架,四周设廊。中间西向安装木鬲扇,上首悬匾“山溪揽胜”,南北金柱有楹联:“十里溪流,溪水绕青襟翠带,一村北向,山峰环凤阁龙楼。”相传,石氏家族为表达“复明反清”思想,在建阁时大作文章。楼阁上大下小,蕴含明在上,清在下,明强清弱之意。檐水落地十七尺,象征明代十七君:翼角距地十九尺,四角之和七十六,再加每方用椽五十根共二百,两数相加,刚好是明王朝统治年数二百七十六,设计巧妙,寓意颇深。1986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祝三高氏宗祠
  祝三高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门楼,拱轩顶,中进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进的后墙新砌,后进改造成平房,祠内有狮撑、驼峰、雀替、平盘斗装饰,该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长虞秀坤。此外,尚有皖浙支队直属文工队30余人,队长朱凡、指导员黄士芳。高氏宗祠为五支连队所驻地。……[详细]
三雕博物馆(周氏宗祠)
  徽州历来重视祠堂和祭祀。因为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隶属古徽州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绩溪,古民居、古祠堂随处可见。坐落在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宗祠,以它独特的魁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周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原来两堂北面有濂溪书院、桂花厅、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阁,因历史原因现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寝室已被后人改为平房,现存建筑面积为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规模宏大,蔚为大观,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七间,进深两间。走进周氏宗祠,仰望顶部,木雕额枋上的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跃入眼帘,反映出周氏先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而下一块额枋雕刻的是福、禄、寿三星图。俯首须弥座……[详细]
仁里下祠堂
  仁里下祠堂坐落在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村中,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祠堂名为“敬爱堂”。分前、中、后三进,占地面积687平方米,前进门楼,面阔五间。歇山屋顶,砌封火墙,抬梁式构架,设拱轩顶,中开仪门。斗拱承挑出檐,三合土地坪。门楼后是庭院,条石地坪,东西两侧是廊,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构架,三合土地坪,寝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前檐及东西稍间有石雕栏板11组,条石踏步登上寝楼,有天井。祠堂内的额枋、雀替、驼峰雕刻非常精美,艺术价值较高。2011年6月21日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保单位,批准文号为绩政【2011】46号;2016年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详细]
冯村进士坊
  冯村进士坊,石牌坊名。位于绩溪县浩寨乡冯村。四柱三门五楼,花岗石结构。高8米,宽8.2米,进深2.米。正面上层有恩荣匾,下层额坊正中有进士第三字,落款小字:钦差巡抚南直隶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王恕,钦差巡按提调学校监察御史戴珊、翟谦与巡按南直隶监察御史崔渲,赐进士及第翰林编修曾追为戊戌春闲同年冯溶书。背面落款:徽州府知府王勤、经历张聪、同知张英、知事袁顺、同判娄宗、照磨王憋、推官杨宣、检校谷英与绩溪知县吴迁、主薄张进、县函江筏、典史程刚、儒学教渝李痪、巡导涂寅,大明成化己亥岁七月吉日立。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坊体外,东、南、西、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详细]
章恒悰宅
  章恒悰宅位于县城内西街秦家巷18号,占地面积为357平方米。此宅坐西北朝东南,硬山屋顶,四围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三进三开间建筑法式。前进明间人字轩顶,大门开在前檐墙中部。设五飞砖门罩,大门内有木板影壁,后为厢房二间与厅堂,有天井。中进明间设人字轩,后部有木板影壁,由其两侧入后进。后进前檐设天井,方砖地坪,明间前檐设拱轩,露面立柱方形,后部原为人字轩,现已改为半阁,后檐设有天井。此宅装饰木构件有撑拱、雀替、驼峰、平盘斗、木鬲扇、窗门等。此宅为清代早中前期建筑,内饰带有苏式风格,是研究苏州、徽州文化交融的重要依据。200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201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7】45号。……[详细]
胡祠文昌阁石狮、石雕栏板
  胡祠文昌阁石狮、石雕栏板坐落在绩溪县华阳镇北门外县委党校内。文昌阁,原是胡氏宗祠的一个组成部分。胡祠现已拆毁,仅保存了专为存放谱牒、文稿及祭拜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和部分石雕。文昌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100平方米。始建于明隆庆已巳年(1569)。现存建筑为清代建。在原胡氏宗祠的门楼和庭院两处,保存了狻猊一对,石雕栏板八块、望柱十根。青石圆雕狻猊,面目狰狞,形态威武。望柱头饰“锦簇花团”栏板均用回纹饰边,画面为松鹤延年,凤凰对歌、喜鹊闹梅、母鸡哺雏、燕集红梅、画鹛栖枝等内容。形象丰富,栩栩如生。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86】128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详细]
胡晋接故居
  胡晋接故居坐落在华阳镇城区良安路10号,为民国初期的砖木结构建筑,1917年建成。整个房子中西结合,由门房、庭院、正厅、厨房、书房、菜园几部分组成。主体结构正厅为前后两进三开间二层通转楼。楼前建有走廊,用木柱支撑。天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为简易封闭式天井。整栋建筑基本保持原貌,结构简朴大方,是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存比较完整、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民居。胡晋接是清代“礼学三胡”后代。是民国时期教育家,是徽州现代教育先驱,是安徽省现代中等师范教育开拓者之一。生前死后受到当时名流梁启超、黄炎培、章士钊、胡适等人的好评与赞誉,更受到他的学生和后学的敬仰和怀念。房屋产权属胡晋接子胡翼谋、胡广范、胡广度等所有,历经百年,是研究其人及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详细]
方祠文昌阁
  方祠文昌阁坐落于华阳镇梨尖角县工业局内。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占地2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二层建筑,高9.5米,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现仍保存原貌,是方氏家族存放谱牒、文稿及祭拜文昌帝君之所在。文昌阁平面正方,象征四方如意。墙体封至阁高的三分之二处,向外挑出下层屋檐。二楼四周有可启闭的槛窗。木结构采用抬梁、穿斗两式结合之做法,山墙柱通顶,明间一、二楼柱子错位归安。雀替、梁驮、斜撑等均饰以精美雕刻。结构严谨,小巧玲珑,线条奔放,明快轻松。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86】128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程裕有故居
  程裕有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66号,建于民国,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程裕有(1890-1956),绩溪县西川村人,出身清苦。1914,在芜湖创办同庆楼酒菜馆,成为当时芜湖市最著名的饭店。直至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程裕有返籍安度晚年。该宅坐东南朝西北,硬山屋顶,砌风火墙,抬梁、穿斗並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不设天井,前檐步设明瓦、漏窗,后步为人字轩顶,撑拱承挑出檐,檐部装置裙板和矮窗。设楼,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东西厢房,室内的挂落、雀替、窗栏板、矮窗雕刻非常精美,大门开在南山墙西南隅,饰五飞砖门罩,门匾中有砖质阳文“风光月霁”四字,砖雕精致,整幢建筑保存完整,艺术价值较高。……[详细]
陈凤仙宅
  陈凤仙宅位于宣城市绩溪县,年代为明。坐落在华阳镇上马石紫园内,占地面积60平方米。该宅原坐落在临溪镇孔灵村老街中段西侧,此处因不适合建筑的保护。2005年易地迁至华阳镇上马石紫园内进行异地保护,占地面积60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两层建筑。屋内木结构及二楼的美人靠均雕饰精美,是明代徽派建筑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201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7】45号。2019年,陈凤仙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