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松江区旅游

松江区文物古迹介绍

方塔天妃宫
  方塔天妃宫是现今上海地区唯一幸存的妈祖庙遗迹,1978年,因市政建设影响,从上海市河南路桥桥堍迁建于方塔园。它坐落于方塔园中心广场的东北隅,大殿俊秀,飞檐翼角,基座坦荡,气势恢宏。面积为330平方米,高17米,砖木结构,雕刻精致华丽,体现了晚清建筑的特色,殿内悬有当今书法家吴健贤、陈佩秋、周慧珺等书写的匾额、楹联。1993年10月,方塔天妃宫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方塔园茶室。2001年,方塔天妃宫进行了大修。2002年,方塔天妃宫浦江妈祖文化内涵及其设施得以恢复,并于同年9月28日举行了“浦江妈祖开光典礼”和“上海方塔天妃宫开放仪式”。……[详细]
佘山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2004年,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以百年老台为基础,建成了国内第一家专业天文博物馆――上海天文博物馆。博物馆包括“时间与人类”和“中外天文交流”两大展馆,前者展示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以及上海天文台为我国时间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后者又分为“天学交流”、“子午测时”、“远镜沧桑”、“百年老镜”、“天书宝库”等展区,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近代天文科学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发展历史,并穿插介绍有关的天文知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也是我国天文……[详细]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GuangfulinGuwenhuaYizhi)位于松江县佘山镇广富林村北。遗物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1959年发现,1961年、1979年两次发掘,采集与发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春秋战国时代吴越文化两层,出土生活、生产器具及玉器,为典型的良渚文化遗存。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的纺织历史也很久远,遗址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东周至两汉时期,当地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渐衰弱。地层概况是:第一层为灰褐土层,深0~0.48米(其中包括开河时从下层翻上来的厚约……[详细]
知也禅寺
  知也禅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上海唯一一家供养五方文殊菩萨的寺院,旨在修学文殊菩萨的大般若智慧,树立正知正见,为广大莘莘学子顿开智慧,提供良好的修学场所。寺庙还提供精致琉璃菩萨,有琉璃文殊菩萨、琉璃观音菩萨、琉璃地藏菩萨,供十方善男信女请捐供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辰公路(广富林文化遗址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电话: 021-37761706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松江史量才故居
  史量才故居,为报业巨子,爱国进步人士史量才抽隙居住之地。建于二十世纪初,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修复开放的史量才故居内现有“坎坷人生、泗水情深、报业春秋、魂系中华”四部分内容介绍和史量才使用过的部分原物陈列。 地址:泗泾镇开江路 邮编:201601电话:57621143开放时间:9:00~16:00……[详细]
云间第一桥
  云间第一桥(YunjianDi-1Qiao)俗称跨塘桥。位于松江县松江镇西端,跨古浦塘。始建于宋代,名安就桥。明成化年间(1465~1489年)桥毁,在旧址重建石桥,为当时松江(别称云间)最大一座桥,桥顶东边栏石下刻有“云间第一桥”五字。三孔拱形大石桥,拱圈用青石,桥面、石阶、栏杆用花岗石,长49.3米,宽3米,高约8米,古朴壮观。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松江西林塔
  西林塔(XilinTa)又名崇恩塔。位于松江县松江镇中山中路西塔弄东侧。南宋咸淳年间建接待院,后改名西林禅寺。塔因寺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僧淳厚重建,更名圆应塔。后渐倾圮。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修。砖木结构,七级八面,高46.5米,塔壁夹墙中砌有砖梯,塔身除顶层木结构平座及腰檐是明代建筑外,大部系宋代原物。1990年有关部门筹备重修时,发现砖身还是宋代原物,而各层外檐斗拱、罗汉枋、撩檐枋等都是明式,说明明代确曾重修。具有明清建筑特色,但因年久失修,独存围庙和砖身,其余的已残缺不全。现已全部修复并发现一批重要文物。1992年5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松江县政府组成松江西林塔修缮领导小组和修塔办公室,1993年10月修缮工程开工。先拆除损坏之塔刹,在宝瓶内发现金银佛像、……[详细]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PingyuancunGuwenhuaYizhi)位于位于城西北约13公里、小机山东侧山脚下。1960年,市文管会组织考古调查时发现,在南北穿过山脚下平原村的新开河道的两岸,暴露出古代遗物。采集的遗物主要属于晚期印纹陶文化亭林类型,有灰陶三足盘--纹圈足簋,夹沙陶圆锥足鼎,以及曲折纹、绳纹、席纹等印纹陶片。1979年,小机山附近的天马公社农机厂在基建挖掘深坑时,在深0.80米的黑土层内,出土崧泽文化型长方形磨光穿孔石斧,镂孔纹粗把灰陶豆,四系鸡冠耳罐和压划网纹坛等遗物。从而认定,这一遗址早期部分属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类型。……[详细]
姚家圈古文化遗址
  姚家圈古文化遗址(Yaojiaquan Guwenhua Yizhi)位于松江县小昆山镇姚家圈。1980年当地社员在田野翻地时,发现一口古井,从井的下层和附近新开河两岸断面上,采集到数十件新石器时代遗物,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其中有早期印纹陶等马桥类型的文化遗存,崧泽文化类型的各式夹沙陶残物。1985年被列为县级保护地点。……[详细]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TangmiaocunGuwenhuaYizhi)位于县城西约11公里、小昆山西南汤村庙及其周围地区。1962年,市文管会组织考古调查时,在华田泾两岸发现许多古代遗物。1980年12月,市文管会组织对遗址试掘。遗址面积约6.4万平方米,有早、晚两期文化遗存。晚期遗存位于深1.34~2.20米的黑土层,出土遗物有属于早期印纹陶文化、马桥类型的三角形石刀,半月形石刀和篮纹、叶脉纹的圜凹底印纹陶罐,有晚期印纹陶文化、戚家墩类型的米筛纹、米字纹的硬陶坛残器,也有汉代的绳纹瓦和窗格纹的印纹陶片。早期遗存,位于深2.20米左右的黄色锈斑土层,堆积极薄,主要清理了墓葬4座。出土遗物有长方形穿孔石斧、三角形穿孔石犁、扁凿足陶鼎、腰鼓形花瓣足杯、假腹盘、豆等,属崧泽文化,距今近6000年。1……[详细]
31、大仓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仓桥
  大仓桥(DacangQiao)位于松江镇西部玉树路东。系南北向、五孔拱形大石桥,高约10米,跨度约50米,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桥原名永丰,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旧志记:西仓桥在钱泾西,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允儒建。南仓,即水次西仓。明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随着河道变浅变狭,现在五孔桥只有中间三孔尚在河面上,两端两孔下的河道已淤成河岸。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重建。原名:永丰桥,桥额刻“重建永丰桥”五字。因桥南有旧时松江府粮仓水次西仓,故俗称:大仓桥,西仓桥。南北横跨老市河。桥全长50米,桥宽5米,桥高8米,五孔不等跨,中拱最高。纵联分节并列起券。青石砌筑桥身,青石护栏,花岗石石级。2002年,松江人民政府和永丰街道共同出资修缮。施工中,在北堍桥拱内发现……[详细]
西林禅寺
  西林禅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666号。西林禅寺原名“西林精舍”,由胡曾初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由僧睿增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易名为云间接待浴(又名云间接待院)当时占地数十亩。寺前同时建有宝塔一座,名“崇恩塔”,前塔后寺,是典型的寺塔合一的佛教建筑群。寺西原有胡曾建于唐咸通名胜听鹤亭,为送迎憩息佳所。府志记载:“西林禅寺原在府庆云桥(俗称陶行桥)北,寺前建有宝塔,高七层,八角形。”寺原有齐及三层塔高的大雄宝殿。中供三尊大佛。又有大钟一口,早晚佛事,声闻数里,余音缭绕于三泖九峰之间。“百八钟声醒世梦,五千慧典印禅机。”塔东原有干霄蔽日的罗汉松两株,传为宋代扩寺时僧睿圆应法师所植。傍松建有“双松精舍”;俨然佛教道场。相传这里曾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每逢秋天,雨霁初晴之傍晚,此处一……[详细]
松江望仙桥
  望仙桥(Wangxian Qiao)位于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31~1162年)。为单孔平板石桥,桥面为武康石,石梁上刻有莲花纹图案。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桥。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4、圆应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应塔
  圆应塔又名西林塔、崇恩塔,在松江区松江镇(今中山西路的西塔弄内),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所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该名“园应塔”。正统九年(1444年),迁建该塔于佛殿后。塔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七层,高46.50米,为上海市古塔之冠。原为楼阁式,每层均有腰檐、平座、栏杆,1965年时因其年久失修,逐拆去。现仅存围廊和砖身。塔内登高之梯为石级,藏于砖身内,各层四面设壶门,相互转换。底层外加围廊,砖身每面3.05米,往上逐层收缩。有的壁砖上有“任勉之夫妇捐献”等字样。任勉之为明洪武至正统年间人,曾任福建参政、徽州知府等职,可知砖身系明代(1368—1436年)之物。1992年5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松江县政府组成松江西林塔修缮领导小组和修塔办公室,1993年1……[详细]
辰山古遗址
  辰山古遗址位于佘山镇辰山南麓市河两侧,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2009年初被发现。辰山植物园早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将辰山山体划为植物保育区,并且深挖辰山历史文化资源,向广大游客开展辰山历史文化导游和科普讲解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3年上海辰山植物园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辰山古文化遗址”石碑的设立标志着辰山文化建设走上新台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绝不是一句空话,今后将联合各方文化资源共同为辰山旅游市场开拓和游客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2013年上海辰山植物园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泾圣母领报堂
  中泾圣母领报堂位于松江区车墩镇新兴村。中泾圣母领报堂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1936年10月,拆除老堂、重建新堂,1937年落成。1999年,进行修复。2000年11月,正式复堂。中泾圣母领报堂于2014.4.4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方塔园内天妃官
  方塔园内天妃官位于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园内,宋代初建于上海小东门,称顺济庙,祀妈祖。元、明、清屡次修建,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于苏州河河南路桥北堍。天妃宫大殿为五开间,歇山顶,前后落地长窗,四面环廊。梁柱粗硕,月梁、额枋雕仙鹤卷云纹,悬“湄州圣母”匾。1980年搬迁至方塔园。2002年,松江区人民政府重修。现已恢复妈祖神像。列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