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昆山市旅游

昆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81、姚宅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宅
  姚宅位于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桥镇)天福湿地公园内(天福庵东南侧),年代为清-民国,为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蓬朗药材店旧址
  蓬朗药材店旧址位于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老街北街38号,年代为清-民国,为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蓬朗陆宅
  蓬朗陆宅位于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老街西街29号,年代为清-民国,为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蓬朗西街20号
  蓬朗西街20号位于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老街西街20号,年代为清-民国,为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千灯葛宅
  千灯葛宅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千灯葛宅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北大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建于民国时期。二层砖木结构,硬山顶,保存较完整。为昆山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6、稍里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稍里桥
  稍里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张浦镇新龙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年间重修,道光元年(1821年)、咸丰十一年(1862年)重建。东西走向,跨于南塘河上。桥长74米,宽3.60米,矢高4.5米,由东往西,跨径分别为7.60米、9.80米、7.30米。桥系花岗石质地,三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置,保存完整,为不可多得的江南三孔古桥,具有较高文物价值。2004年,稍里桥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锦溪镇古内河水道
  锦溪古内河水道总长度约6公里,两岸分布着古桥、驳岸、河埠、水墙门、过街廊棚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物。……[详细]
金粟庵遗址
  金粟庵遗址在昆山市正仪镇绰墩村。元未名士顾阿瑛(号金粟道人)在其家祠辟金粟庵,成为昆曲的发祥地。原有古戏台、绰山亭等建筑,后被破坏,现存石拱古桥(广陵桥)、古银杏树一株。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蓬朗北街7号
  蓬朗北街7号位于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老街北街7号,年代为清-民国,为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玉峰遗址
  玉峰遗址位于玉峰山西山南,因在玉峰山附近发现而命名为玉峰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文化遗址.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中部圆形土台高出地表7.8米,面积约366平方米。1992年11月修筑公路取土时发现。采集到大量马家浜文化红陶片、黑陶片、灰陶器残片,崧泽文化黑皮陶片、灰陶片和良渚文化石斧、石锛共11件,现存部分高地。2004年7月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玉峰山、绰墩山、赵陵山、少卿山、黄泥山、太史淀等地均留有远古先民印迹。6500年前,东海海面有一次波动下降的过程,海水东退,海平面比现在低于3~4米。那时候,昆山的先民从地势较高的马鞍山南麓(玉峰遗址)逐渐向绰墩山等靠近湖泊的地区转移,开始了定居生活,玉峰遗址是昆山原始先民最早生活的地方。……[详细]
91、卫泾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泾墓
  卫泾墓位于石浦镇六鳌山,原是其隐居读书处,故旧名“状元山”,墓是卫泾的衣冠冢。现存封土高约4米,底径约10米,在2004年被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2、隐庐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隐庐
  南后街下塘与察院前的交会转角处有一座院落,名曰“隐庐”,乃是民国时期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占地面积25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两间8.3米,进深七檩7.65米,高5.9米,檐高2.5米,硬山式顶。屋北临察院前河,有内河埠一处。后因城市建设需要,察院前河被填平,内河埠亦随之消失,故现在的“隐庐”并非完全是原来的面貌。此宅先属陆姓人家,后归王姓,是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电脑大王”王安博士的旧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安父亲王传勋在这所宅院里悬壶开诊,王安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详细]
93、唯一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唯一亭
  唯一亭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亭林公园东部。又名“方还亭”,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纪念辛亥革命后昆山第一任民政长,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近代著名书法家方还所建。1904年,方还带领民众在马鞍山遍栽树木,初步形成园林规模,并于1906年辟为马鞍山公园。1936年,民国政府将其更名为亭林公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昆山民众在亭林园--,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使这句出自昆山先贤的名言,再次传遍神州大地。在沦陷期间,昆山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敢抗击日寇。1939年,新四军伤病员、民运工作人员8人在马鞍山英勇就义,亭林公园的保国亭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1932年4月方还病逝于南京,故乡人士特地将他的灵柩挂上专列运回昆山,公葬于亭林公园马鞍山东南麓东斋荷花池畔,并建一……[详细]
94、迮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迮厅
  迮厅位于周庄古北市街。明崇祯年间,吴江望族迮文焕自莘塔迁居周庄后所建。据《迮氏家谱》记载:清道光年间,状元陆润庠曾在此启蒙。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二十日,陆润庠殿试夺魁后,欣喜地称迮厅为“大书房”。“迮厅”吴江望族迮文焕宅迮宅坐东朝西,原有前后五进,一进门厅沿街,二进为轿厅,三进为主厅又称大书房,四、五进为内堂楼,至后箬泾是后花园。现只剩后二进,占地面积534.31平方米,建筑面积207.74平方米。……[详细]
95、吴家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桥
  吴家桥是位于昆山市千灯镇的一座桥,桥长31.96米,宽4米,净跨9.3米,矢高5.8米。原名“三善桥”,始建于明初,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由木桥改建石桥,清康熙年间重修。东西走向,跨于尚书浦上。桥系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置,保存完整。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6、种福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种福桥
  种福桥,位于江苏苏州市,创建于明朝,桥长31米。东西走向,跨于尚书浦上。桥长31米,宽3.7米,净跨9.5米,矢高5.3米。桥系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栏已失。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千灯谢宅
  千灯谢宅年代为清末,类别为古建筑。为昆山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千灯镇棋盘街,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向东,硬山式顶,二层堂楼,工艺精细。挑梁雕刻精美。有砖雕门楼,上有“四宜小筑”题字,天井铺设石板。厅堂为演出场所,二楼是顾坚纪念陈列馆。……[详细]
98、全功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功桥
  全功桥位于江苏苏州市周庄镇北市街。俗称“北栅桥”。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东西走向,跨于北市河上。桥长24.1米,宽3.06米,净跨7.35米,矢高4.6米。桥系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拱券分节并列砌置。栏杆青砖砌,上压花岗石条石。保存完整。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歇马桥石板街
  歇马桥石板街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歇马桥石板街位于千灯镇歇马桥村,石板街总长74米,街宽2~2.15米不等,石板街二侧有小楼27间,平房17间,大部分是民国年间建造,房屋均为砖木结构。为昆山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0、徐公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公桥
  徐公桥位于江苏苏州市花桥镇徐公桥村,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东西走向,跨于徐公浦上。桥长19.6米,宽2.90米,净跨7.10米,矢高3.96米,桥系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北侧有望柱,长系石、桥栏、抱鼓石全。保存完整。……[详细]